施工扰民找什么地方投诉,施工扰民24小时投诉电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张海延

施工扰民找什么地方投诉,施工扰民24小时投诉电话

大家好,由投稿人张海延来为大家解答施工扰民找什么地方投诉,施工扰民24小时投诉电话这个热门资讯。施工扰民找什么地方投诉,施工扰民24小时投诉电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施工扰民打12345还是110

如何让居民们的智慧,在社区治理中得以体现?江浦路街道从“一脉三园”起步用了六年时间,探索建立了“从共商起步,从共建开始、以法治为依托,以共管为长效,以共享为目的”的江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在这六年的实践中,江浦路街道各居民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新时代先锋堡垒作用。

原辽二(1)居民区与辽二(2)居民区部分小区属于162街坊动迁地块,由于动迁后两居民区户数减少,现合并为辽二居民区。然而,动迁后新工地启动,施工扰民问题成为了大家的烦恼。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辽二居民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因施工造成困扰的居民,又建立微信群,让大家提出自己的困难和诉求。刚开始,这项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同质化较高,且不少居民以“抱怨”为主,一时间难以开展有效沟通。

经过前期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居民区组建一支“162街坊议事会”自治团队,让居民切实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实践中,引导居民从“议论纷纷”转变为“纷纷议事”。

为做好团队的组建,辽二居民区党总支认真物色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服务能力强的社区党员居民担任“牵头人”。同时,动员楼组长、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积极加入到项目中。

“楼道的墙面开裂了,能不能帮忙处理一下。”“施工方不按规定时间,影响到居民正常休息,麻烦帮忙沟通反映一下。”楼组长和志愿者们生活在社区,活跃在社区第一线,作为“社区情报员”及时准确发现各种问题,通过“162街坊议事会”进行讨论协商,构建起解决问题的“便捷通道”。

党建联建、长效共管

在对问题进行梳理后,“162街坊议事会”成员发现,居民反映的大多数问题都与动迁后施工相关。例如,由于动迁,打虎山路14弄、辽源二村97-100号、辽源西路84号、辽源西路94号等区域地下管道及污水管等遭到拦截,需要进一步维修。为此,议事会成员们按照“轻重缓急”和“解决层面”,对各项问题分级分类整理。

为了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在辽二居民区党总支前牵头下,与施工方建立党建联建,让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再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最终,多方协商确定由施工方路桥集团担起维修重担,为相关隐患进行维修维护。

为推动“162街坊议事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经过集中讨论,团队设立了议事会工作流程与议事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该机制的建立,为化解各类社区矛盾纠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助力实现“矛盾不出小区”。

辽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云丰表示,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社区将坚持以民生为导向,聚焦居民需求,采纳群众建议,有效推动民主协商自治,真正做到让辖区居民“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

(来源:上海杨浦)

施工扰民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深惠城际铁路龙城站工程项目夜间施工现场画面。 受访者供图

深惠城际铁路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的重点轨道交通项目,不过,近期多位龙岗区万科时代广场V寓的居民反映,该工程龙城站施工噪声影响周边居民夜间生活休息,投诉多日情况未缓解。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相关负责人称,施工场地紧邻建筑物且地质环境复杂,噪声源自地面工程,地面工程维护结构施工预计在三月底完成,届时,产生较大噪声的大型设备将撤场。工作人员上门拜访过居民,并给需特殊照顾的家庭加装隔音窗。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回应称,自去年12月以来,累计开展专项巡查72次、立案处罚7宗,查封施工设备1次。已督促施工单位负责人做好降噪措施并优化作业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市民投诉:

夜间开窗自测噪声超60分贝

万科时代广场V寓居民周先生称,位于龙广三路和龙翔大道交叉口的深惠城际铁路项目工地,自2024年12月起随着施工地逐渐靠近该小区,噪声对其影响愈发强烈,夜间施工噪声影响尤甚。其近三个月多次通过12345、区生态环境局夜间信访电话投诉,但夜间噪声仍未缓解。“经常过了晚上11点楼下还在施工扰民。我打投诉电话,监管人员过来都晚上12点以后了。今天噪声停止,隔天半夜又开始,近几个月反反复复都是这种情况,实在投诉无门了。”周先生表示,连日夜间噪声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状态。3月5日夜间,周先生在家用自购的分贝仪对噪声检测。其提供的录像画面显示,夜间11:06,小区楼下工地仍在施工,大型器械发出持续性嗡鸣声和敲击声混杂在一块。分贝仪数据显示,房屋不关窗时,室内监测值在61.8dBA左右,关窗情况下,监测值在39.1dBA左右。

该项目外占道施工信息公示牌显示,工程为深惠城际龙城站,施工单位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许可期限为2024年9月6日至2025年7月31日。南都·奥一新闻记者检索发现,3月5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规划共纳入重大项目798个,涉及轨道交通的项目非常多,其中便包括深惠城际铁路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深惠城际大鹏支线。

深惠城际铁路起于深圳前海保税区,止于惠州市惠东县。其中,深惠城际铁路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起自深圳市前海保税区,途经深圳市前海、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东莞市凤岗镇,终至龙岗区坪地低碳城,正线长约58.9km(深圳市52.836km,东莞市6.024km)。线路设计时速160km,工程总投资约为476.5亿元,全线设地下站11座。项目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12月完工,建成后将实现前海自贸区至东莞市、惠州市“1小时交通圈”。

施工单位:

施工场地紧邻建筑物地质环境复杂

对此,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相关负责人杨先生解释称,工地周边环境复杂,深惠龙城站标准段宽52.7米,长539米,为超长超宽车站,而车站又位于龙岗核心区,与周边建筑物距离较近,紧邻龙岗区政府等。另一方面,施工场地内岩性复杂,场地内岩溶主要为覆盖型岩溶,勘察已揭露溶洞855个,其中在处理范围内预计共429个。他表示,施工区域均设置了两米高标准化钢制围挡以减少噪声扩散;所有区域均安装TSP自动化检测系统,数据实时传输至信息化中心,对于出现超分贝噪音区域,会及时报送现场责任工程师;因施工抢险、施工工艺必须连续作业的工序,会在产生噪声处搭设钢结构噪声防护棚。噪声源自地面工程,地面工程维护结构施工预计在3月底完成,产生较大噪声的大型设备将撤场。“正常需要连续施工的,我们都会按要求申请夜间施工许可。但是这一块施工场地底下地质环境复杂,溶洞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时施工到某个地方冒水了需要及时抢险。对于噪声问题,我们上门拜访过居民解释说明,在公共区域粘贴了噪声歉意书,家中有孕妇等需要特殊照顾的,我们会加装隔音窗。”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

督促施工单位对设备做减震处理

针对市民反映的噪声扰民情况,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称,2024年12月至今,深惠城际龙城站依法申请了《深圳市龙岗区建设工程中午或者夜间施工作业证明》共5份13天次。同时,该项目主管单位区轨道办于2024年11月来函表示:“龙城站位于我区岩溶强烈发育区,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不可预见因素多,部分工序需连续不间断以确保安全。根据施工计划,龙城站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进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针对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是否存在超标的情况,该局表示,经核实,该项目目前处于主体维护结构施工阶段,大型工程器械较多,且施工作业区域距离居民楼较近,受当前建筑施工技术条件限制,在主体维护结构施工阶段尚无法完全消除工程器械产生的噪声,该局已督促施工单位负责人采取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做减震处理、更新老旧设备、做好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进一步完善环境噪声防治方案、合理调整施工作业内容、将高噪声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加装降噪隔音棚等降噪措施并优化作业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该局回应称,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八条“在城市建成区内,禁止在中午或者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部分情形除外。该项目常因情形(二)(按照正常作业时间开始施工但是因生产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依法申请《深圳市龙岗区建设工程中午或者夜间施工作业证明》进行连续作业,同时因情形(四)(抢修、抢险、应急作业的),发函至该单位表示需进行应急抢险。该局执法人员到场对申请工艺的合规性进行核实评估。2024年12月至今,该局对该工地进行提前巡查及不定时突击检查共计72次,利用“远程喊停”在线监控设备非现场检查施工工地情况66次,远程喊停10余次,约谈施工单位负责人共计6次,“熔断”施工许可审批3次,对现场不符合夜施或抢险工艺的超时施工行为立案处罚7宗,查封施工设备1次。该局将联合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共同协调处理好该项目日常施工时间问题,发现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采写/摄影:南都·奥一新闻记者 李姗姗

施工扰民投诉电话

如何让居民们的智慧,在社区治理中得以体现?江浦路街道从“一脉三园”起步用了六年时间,探索建立了“从共商起步,从共建开始、以法治为依托,以共管为长效,以共享为目的”的江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在这六年的实践中,江浦路街道各居民区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新时代先锋堡垒作用。

原辽二(1)居民区与辽二(2)居民区部分小区属于162街坊动迁地块,由于动迁后两居民区户数减少,现合并为辽二居民区。然而,动迁后新工地启动,施工扰民问题成为了大家的烦恼。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辽二居民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因施工造成困扰的居民,又建立微信群,让大家提出自己的困难和诉求。刚开始,这项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同质化较高,且不少居民以“抱怨”为主,一时间难以开展有效沟通。

经过前期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居民区组建一支“162街坊议事会”自治团队,让居民切实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实践中,引导居民从“议论纷纷”转变为“纷纷议事”。

为做好团队的组建,辽二居民区党总支认真物色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服务能力强的社区党员居民担任“牵头人”。同时,动员楼组长、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积极加入到项目中。

“楼道的墙面开裂了,能不能帮忙处理一下。”“施工方不按规定时间,影响到居民正常休息,麻烦帮忙沟通反映一下。”楼组长和志愿者们生活在社区,活跃在社区第一线,作为“社区情报员”及时准确发现各种问题,通过“162街坊议事会”进行讨论协商,构建起解决问题的“便捷通道”。

党建联建、长效共管

在对问题进行梳理后,“162街坊议事会”成员发现,居民反映的大多数问题都与动迁后施工相关。例如,由于动迁,打虎山路14弄、辽源二村97-100号、辽源西路84号、辽源西路94号等区域地下管道及污水管等遭到拦截,需要进一步维修。为此,议事会成员们按照“轻重缓急”和“解决层面”,对各项问题分级分类整理。

为了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在辽二居民区党总支前牵头下,与施工方建立党建联建,让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再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最终,多方协商确定由施工方路桥集团担起维修重担,为相关隐患进行维修维护。

为推动“162街坊议事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经过集中讨论,团队设立了议事会工作流程与议事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该机制的建立,为化解各类社区矛盾纠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助力实现“矛盾不出小区”。

辽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云丰表示,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社区将坚持以民生为导向,聚焦居民需求,采纳群众建议,有效推动民主协商自治,真正做到让辖区居民“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

文字/图片:江综

编辑:吴百欣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施工扰民怎么投诉

“有证”工地深夜施工噪声扰民怎么办?近日,南京市华阳家园华彩苑的不少居民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该小区的许先生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爆料称,最近一段时间,每到晚上9点,与小区一墙之隔的工地上,会有一二十辆渣土车作业。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非常大,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他向多个部门投诉,但得到的答复都是“工地有夜间施工许可证”。

读者爆料:床都在震动,无法入睡

许先生向记者爆料称,小区隔壁的工地上,晚上有一二十辆渣土车作业,从晚上9点多开始,持续到次日早晨,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许先生称,春节前,该工地就开始打桩,后来又有渣土车进来。

许先生表示,小区有一个群,里面有离工地近的五栋楼的住户,每天都有人在群里提前通知施工情况。尽管如此,但他还是觉得影响了正常生活。许先生也向街道和社区反映过,还拨打过南京市12345政务热线,得到的答复都是“工地有夜间施工许可证”。许先生说:“我家是边户,与施工现场仅隔一条小路。渣土车只要启动,我家的床都在震动,晚上根本无法入睡。”

记者探访:10分钟10辆渣土车进出

2月27日晚上9点40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刚到许先生口中的工地门前,就看到一辆渣土车从工地内开出。记者站在门口往里面望去,一位工人拿着水管在冲洗车辆,还有多辆车在排队等待。在工地门前的围挡上,记者看到了《南京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公示牌》,上面贴有一张落款为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南京市夜间施工证明》,申请施工时间为2月26日22时至2月28日6时,落款时间为2025年2月21日。

晚上10点20分,记者来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40号楼的2楼住户家中。即便紧闭窗户,车辆作业的响声仍震颤着耳膜。租客小刘(化姓)称,他们是2025年2月15日搬进来的,看房的时候是晚上7点左右,当时没有施工,没有噪声,搬进来后才发现噪声特别大。他告诉记者:“我们凌晨1点回来,发现工地灯火通明,不光是渣土车,还有挖掘机。窗户虽有隔音玻璃,但客厅内的噪声非常大,难以入睡。”

记者从小刘家的窗户往工地望去,里面有多台渣土车在作业,还有两辆挖掘机。晚上11点,记者在工地门前看到,不到10分钟就有10辆渣土车进出。建设单位:

召开协调会但未达成共识

2月28日下午,针对噪音扰民的问题,记者联系到该工地建设单位南京金基龙悦置业有限公司责任人宋先生。宋先生说:“我们有夜间施工许可证,不存在违规施工。”对方表示并不是每天都施工,如果有投诉就会停工,上周仅干了两天,“生态环境部门也和居民沟通过,街道和社区已经把夜间施工通知提前两三天贴在单元楼门口、岗亭等处。”

宋先生表示,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也做了很多措施减少噪声,比如让师傅开挖机的时候不掀钢板、不碰撞桩头等,还会告知司机不要按喇叭。 宋先生称,目前已开了多次居民协调会,但都没有达成共识,“这个项目很小,十几天就干完了。如果有投诉,就会延长工期,所以我们尽量趁天冷开窗少的时候把土方运出去。”

华阳家园属地环保部门:该工地曾被立案查处

2月28日晚上,华阳家园属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回应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该工地为2024G16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共申请过6次审批,曾有一次没有通过审批,曾有两次因投诉过多限批一周。2025年1月18日22时25分接到居民投诉,当天晚上工地没有夜间施工许可证明,擅自进行土方作业,已经立案查处。该工作人员说:“因为投诉较多,我们对该项目的审批比较严格,一共审批通过5次,后面3次是每周批准通过两天。我们夜班值班人员接下来也会加强巡查,加强监管。”

华阳家园所属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称,该项目属于房建项目,不属于重大项目。渣土车白天进不来,只能晚上进城,生态环境局给它批夜间施工许可证,车辆才可以到这边来拉渣土。该工作人员表示街道领导非常重视,已经向生态环境部门反映,控制夜间施工时长和天数。原本是开3天停4天,现在是开2天停5天。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也在征求居民意见,看具体哪两天施工,是工作日合适还是周末合适。该工作人员透露,由于工地临近扬子江大道,施工方也在协调交管部门,能否允许渣土车白天进场出土,目前正等待批复。

江苏亿诚律师事务所葛栋律师介绍,夜间施工许可证并非工地“护身符”,施工方夜间施工除需要取得夜间施工证明外,还需要结合国家规定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得超过一定的噪声限值。(闫春旭)

来源:扬子晚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施工扰民找什么地方投诉,施工扰民24小时投诉电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