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鉴定需注意什么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二、工伤认定享受哪些待遇
(一)工伤的认定: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1996)规定,职工由于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而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二)工伤认定程序: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期限可延长30日。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亲属没有可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由本企业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提出待遇申请。职工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企业不签字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取证,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不超过30日。
(三)工伤医疗待遇:职工因工负伤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全额报销。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3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四)住院期间工资问题:职工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实行工伤医疗期。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
通过上面的文章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工伤认定要提交的哪些材料和鉴定时的注意事项,对于工伤的员工,其除了可以索要工伤赔偿以外,还可以要求您的单位向您支付工伤期间的工资,以及工伤以后的护理费用,其具体的标准视各地的赔偿标准计算。那么希望以上内容能够解决您的问题,如果还有不清楚的问题,羽航法律科普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三、工伤鉴定时要注意什么,提交哪些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鉴定需注意什么事项
●工伤鉴定需注意什么问题
●工伤伤残鉴定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伤鉴定需要做些什么
●工伤鉴定准备什么材料
●工伤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工伤去鉴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工伤鉴定需注意什么问题
●工伤鉴定需要些什么
●工伤鉴定做些什么
●工伤认定享受哪些待遇呢
●工伤认定享受哪些待遇政策
●工伤认定享受哪些待遇和补贴
●工伤认定有什么待遇
●工伤认定有什么赔偿
●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条件包括
●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
●工伤认定的范围
●工伤认定有什么用处?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鉴定时要注意什么,提交哪些材料,工伤鉴定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