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
在工伤认定过程中,举证责任主要落在劳动者身上,需证明与其所在单位具有劳动关系以及伤害系因工产生于工作期间及场所以内。
反之,若用人单位对此提出质疑,则必须负有举证责任,即证明该伤并非工作引发。
劳动者在平时应积极保留有关事故资料,如病历、现场目击者陈述等,而用人单位则应对与工伤有关的监控录像、工作记录等资料予以保存。
二、工伤一般是怎么赔偿的,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关于工伤赔偿事宜,通常涉及到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及其他相关费用的支付问题,且具体金额需依据实际情况与法律法规进行核算。
在当前劳动力市场环境下,工伤事故的发生实属在所难免。
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完善的工伤赔偿机制以应对这一社会现象。
一般而言,工伤损害赔偿主要涵盖以下多个方面:首先,医疗费用:即工伤员工在接受医疗救治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合理费用,其中包括手术费、药品费以及护理费等各类支出;其次,伤残津贴:若工伤事件致使员工身体残疾,则根据其伤残程度的高低,员工将有资格领取相应额度的伤残津贴作为补偿;再者,停工留薪期工资:当员工因工伤原因而必须暂停工作并休养时,雇主应按照其原有工资标准予以发放;最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对于因工伤致残后无法继续胜任原岗位工作的员工,根据其伤残等级给予一次性的就业补助金。
对于那些重度残疾且需要他人协助照顾的员工,还需支付生活护理费。
三、工伤保险责任和用工主体责任的区别
关于用人单位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之间的差异性,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用人单位责任的范畴相较于前者更为广阔深远,它甚至包括了当两类责任相互独立时,仍需由用人单位独自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特定情境。
工伤保险责任则仅仅局限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相应待遇,如医疗补助、伤残补助以及就业补助等项目。
相比之下,用人单位责任则必须履行支付员工薪酬、经济补偿金等众多职责。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是什么意思
●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是什么
●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工伤认定的举证责任在于哪一方
●工伤认定的举证责任方是谁
●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工伤认定的举证责任算民法选题吗
●工伤认定 举证责任
●工伤一般是怎么赔偿的,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工伤是怎么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以什么标准赔偿
●工伤赔偿是怎么赔偿
●工伤一般如何赔偿
●工伤具体怎么赔偿
●工伤是如何赔偿
●工伤应如何赔偿
●工伤都是怎么赔偿的
●工伤一般怎么赔付多少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保险责任和用工主体责任的区别,工伤保险主体责任包括哪些赔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