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年度股东大会提前几天通知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毛璇

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年度股东大会提前几天通知

大家好,由投稿人毛璇来为大家解答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年度股东大会提前几天通知这个热门资讯。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年度股东大会提前几天通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年度股东大会是利好还是利空

作 者丨曹媛

编 辑丨孙超逸

图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梁远浩 摄


今年平安股东大会的提问次数,对比去年增长约一倍。


5月13日下午,深圳观澜平安会堂,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暨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会、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携一众高管出席,正式议程开始前,马明哲说道,“大家从各地来深圳很辛苦,我们希望会上能有更多股东提问、提问次数更多、高管回答也会简练一些。”


在这场约120分钟的会议中,面对股东提出的29个问题、建议,平安管理层一一作出解答,这一提问数量较去年大幅增长。


会议最后,马明哲补充说,“三天前我们开了一个会,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这次股东大会的提问数量一定要超过上次,争取超过一倍,那现在看基本达到了。”


记者了解到,此次股东大会吸引了平安108家A股股东及9家H股股东现场参会,会上他们对10项议案进行表决。


截至13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收52.46元/股,跌幅0.27%;中国平安H股收47.5港元/股,跌幅1.66%。



平安“爆买”银行股,提前布局才能穿越周期



平安的投资战略成为这次股东大会的热点问题。


股东大会的第一个提问,一位来自香港的股东举手说,“平安应该动用上千亿资金,大手笔买入茅台股份……”平安高管层并未正面回应上述建议,但足见股东对这家保险公司投资战略的高度关注。


去年以来,“平安系”公司频频增持举牌银行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显示,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险资已有13次举牌,其中6次为举牌银行股,其中仅平安人寿一家便举牌了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2次),目前平安人寿在招行的持股比例已升至12%。


为何格外青睐银行股?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回应称,“平安坚持研判长周期趋势进行投资。应对当前利率下行周期,我们已提前几年对高分红的国有大型银行股进行投资,目前投资收益非常好,这也让我们去年投资收益率行业领先。”


“现在时不时披露的(投资)信息,并不是我们今天才干的事,很早就在布局了,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多更靠谱、压舱石式的投资标的。”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补充说道。


对于整体投资策略,郭晓涛介绍称,目前中国平安的投资策略遵循“五个匹配”原则:投资周期匹配、资负匹配、收益匹配、风险匹配以及竞争匹配,“第一个匹配原则便是‘投资周期匹配’,一定要提前布局才能穿越周期。”


2024年年报显示,中国平安去年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综合投资收益率6.0%,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高管再称股价“被低估”,回应会研究“季度分红”



分红及市值管理也是平安股东关切所在,平安高管层会上也再次强调“平安股价被长期低估。”


“能不能开启季度分红?”一位股东现场提问,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回应称,公司管理层会认真进行研究和决策。


付欣进一步说,“公司注重股东回报,过去超过十年的年度分红均实现持续增长,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过4000亿元。”


中国平安此前披露,公司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1.62元(含税),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2.55元,同比增长5%。


股东也关心中国平安未来能否保持分红金额的持续增长,对此,付欣表示,核心业绩的稳健性是中国平安保持持续分红的底气。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国平安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均实现增长。同时,一季度,其核心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价值将会持续体现在利润和业绩回报上。


针对市值管理,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盛瑞生表示,“平安集团的管理层非常重视市值管理,把它当作我们的核心工作之一。”


他进一步说道,市值管理有一个最基础的事情,就是公司的战略是否清晰,是否被坚定地执行,以及是否能够产生良好的业绩,这是平安市值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平安综合考虑股东回报、公司发展需要、各项资本的筹集规划使用,做好市值管理工作。


此次股东会上审议了《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建议宣派末期股息议案及注销回购股份议案,平安集团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1.62元(含税),2024年末期派息总额为293.34亿元,回购注销1.03亿股A股股份。



平安拟发债500亿,马明哲称“珍惜股东的每一分钱”



中国平安拟发债500亿的消息近期也备受市场关注。


此次股东大会审议了《关于发行境内债券融资工具的议案》,中国平安拟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债务融资,在境内一次或分多次发行本金不超过(含)人民币500亿元债券融资工具。


记者了解到,平安此次发债包括但不限于资本补充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及其他监管许可发行的境内人民币债券融资工具(上述境内债券融资工具不包括可转换债券)。


付欣回应投资者关于发债融资提问时表示,此次发行的债券融资工具的特点是:第一是在境内发行,第二不包括可转债,第三是考虑在低利率环境中,此举有助于提升集团资本回报ROE,最重要的是不会对股东权益造成摊薄。


“管理层珍惜股东每一分钱,让资本发挥最大的价值,所以(会考虑)采取何种融资工具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马明哲补充说道。


他进一步表示,“第二是资本需求和业务发展,金融、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很好,人寿保险、医疗保险逐渐变成刚需产品,资本规划需要兼顾不同时期。第三是作为管理层,需要考虑如何提高ROE。我们会在资本的筹集和使用方面可以兼顾各方面意见。”



平安三类养老服务,匹配“中国式养老”



针对中国平安的主营业务,一位股东提问平安高管层:“‘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模式具体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多位股东也关心平安在养老产业的布局情况。


“金融行业经过三个阶段,拓荒期、高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未来行业利差持续下降,如何保持盈利能力满足客户需求?”对此,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能为公司带来更好盈利、长期盈利。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养老变成刚需,‘综合金融+医疗养老’非常重要的效果是‘3低1高’,即低获客成本、低运营成本、低风险成本、高客户留存。我们的养老产业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可以让我们在利差方面不用去拼投资回报率,我们可以满足客户不同层面的需求,我们的‘产品+服务’理念能够更好地适应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从而让我们有多方面的竞争力。”他解释称。


此外,郭晓涛也详细介绍了平安在养老领域的布局,平安当前的养老服务有三类:一是居家养老,“线下+线上”的服务模式,通过整合2.4亿的客户需求,平安作为支付方,对接另一端的养老和服务的服务商,把服务送上门,让客户在家里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二是联盟式养老社区,管理运营和服务合作最专业的第三方进行服务;三是高品质养老社区,这是平安自己的品牌,平安自己运营。平安这三个类别的布局,核心逻辑匹配中国养老的“9073模式”,90%的老人是居家养老,7%是在社区、3%在养老机构。



AI时代,平安科技优势主要在数据、场景



面对AI浪潮,中国平安将“全面数字化战略”作为2025开年的首要任务。科技如何赋能主业,平安的科技优势等问题,此次也备受股东关注。


马明哲介绍称,人工智能时代的四大关键决定因素是“算法、数据、场景、算力”,在数据积累上,平安具备庞大的数据库(九大数据库,包括五大医疗数据库、四大金融数据库);场景上,平安具有综合金融和医疗健康方面丰富的应用场景,包括服务、理赔、风控等各类场景。


算力方面,据马明哲介绍,“平安有两个大机房分别位于深圳和上海,这两个机房可以支持平安和客户所需的算力。”


“人工智能已在平安主业的各个环节全面铺开,如在公司风控和计算方面,人工智能打开了一个天窗,让公司能够更精准地定价;在营销方面,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高效地出具方案。”


郭晓涛举例解释,“现在一个车险保单的成本,每年约以10%的速度下降,但车险的保费规模在不断增长,其中便是通过科技降本增效成本。”


据介绍,2024年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其80%的客服总量,“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平安的竞争力将会持续增强。”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21君荐读

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

降至新低!多家中小银行大幅下调存款利率

2029年进行人员优化?松下回应

年度股东大会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5月14日,贵州茅台(600519.SH)公告称,公司于4月25日披露了《关于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将于5月19日14点30分召开,因登记参会人数超过原定会议召开地点会场容量,计划调整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召开地点等内容:调整后的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召开地点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台会议中心;股东大会现场会议报到地点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台国际大酒店。股东大会现场会议报到时间为5月18日14:00-20:00,5月19日9:00-14:00。除了上述调整事项外,公司于4月25日披露的原股东大会通知事项不变。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年度股东大会后多久分红

贵州茅台股东大会的参会股东又超出了预期。

5月14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调整2024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召开地点”的公告,表示因登记参会人数超过原定会议召开地点会场容量,因此将本届股东大会改在茅台会议中心。

据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了解,这是连续第二年贵州茅台股东大会参会人数超预期。去年举行的贵州茅台股东大会同样因人数超出预期,因此将开会地点作出调整。

因参会人数超过原定会场容量,贵州茅台紧急调整股东大会召开地点。(截图来源:公司公告)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贵州茅台作为白酒行业的“风向标”之一,其股东大会释放的信号对行业影响较为深远。在参会股东和出席的券商方面,“私募大佬”林园、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等均是股东大会“常客”,另外部分股东是“拖家带口”前来参会,而在贵州茅台高回报影响下,有部分股东甚至是两代人均持有茅台。

就目前股东数来看,截至今年3月31日,贵州茅台股东达到19.24万户,较去年同期增加19.5%。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重仓的白酒股中,持股贵州茅台的基金增加至1192只,基金持股市值为1415.1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本届贵州茅台股东大会主要审议九项议案,其中包括《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下称《方案》)等与股东利益相关的议案。根据此前贵州茅台披露的《方案》显示,贵州茅台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6.24 元(含税),分红金额达到346.71亿元,创历史新高。而另外一项《关于选举董事的议案》则涉及贵州茅台董事会方面的调整,该议案主要是审议并选举周雪为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同时建议刘世仲不再担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

那么除了上述议案外,贵州茅台的股东在本届会议上将会关注哪些方面?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对部分股东采访时注意到,贵州茅台何时进行新一轮的股票回购注销系备受股东关注,有股东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回购注销是国际资本市场上公司提升股票价值的通行做法,“虽然茅台在这块处于起步阶段,但我还是希望公司能按照实际情况定期持续下去”。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自从去年贵州茅台决定以最高不超过60亿元回购注销股份后,其进展受到股东和行业关注。根据今年5月初贵州茅台公告披露,目前已累计回购约201.7万股,占总股本0.1606%,累计回购金额约30.38亿元。另外今年4月,贵州茅台还披露,称已着手起草新一轮回购股份方案。

除股份回购外,今年贵州茅台制定的经营目标,也受到股东的关注。根据此前贵州茅台年报披露,今年该公司将总营收增长目标定在9%。在去年至今白酒处于深度调整期、行业发展分化以及转入低速增长后,贵州茅台定下这一增长目标的依据、动力和策略等,备受股东关注。

实际上,在贵州茅台的股东大会前,被业界看作“股东大会前哨”的贵州茅台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该公司管理层对外披露了部分信号。

在业绩说明会上,贵州茅台董事王莉(代行总经理职责)表示,近两年,整个白酒行业经历了从上升到调整、从“熵增”到“熵减”、从无序向有序换档的过程,市场份额、产业资源向头部企业、核心产区集聚的效应逐步凸显,“理性消费”渐成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需要积极顺应“理性消费”时代的特点,做好产品功能价值、体验价值、情绪价值,以“真”取得信任,以“善”赢得尊重,以“美”获得认同,更好拥抱未来。

其中针对增长目标方面,王莉表示,贵州茅台在充分考虑行业形势、自身产能、市场环境和公司长期战略布局的基础上,制定了2025年度9%的收入增长目标。“我们会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努力解决供需不适配的问题,深入拓展市场,并强化内部效能管理,持续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那么,今年贵州茅台股东大会上该公司将会对外释放哪些新的信号?今年该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发展策略将如何定调?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在会议现场持续关注。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是利好吗

2014年登陆深交所以来,牧原股份(002714)已走过十年上市路。回顾过去十年,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在5月16日举行的2024年股东大会上感言:“在业务、治理、合规实现了满意的结果。”

经历阶段性周期下行后,2024年牧原股份业绩大幅增长。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

16日股东大会上,该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2025年中期分红规划的议案》,全年现金分红总额将达75.88亿元(含税)。同时公司审议通过了包括《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在内的多项相关议案,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可控核聚变概念创历史新高

始创于1992年的牧原公司,历经30余年创新发展,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于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上市十年间,牧原股份生猪年出栏量已从最初的不足200万头,发展到2024年超过7000万头的规模,公司营收规模也实现显著扩增。

5月16日下午,牧原股份在河南南阳召开的2024年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秦英林也在发言中表示,感谢股东跨行业的智慧、见解,为牧原发展带来很多方案和指导。

他提及,虽然目前公司业务还有不足,但牧原尽力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架构,在业务、治理、合规实现了满意的结果。公司管理层及早建立了接班人制度,培养了二代接班人,尝试是有效的,目前也是令人满意的。

秦英林表示,未来公司还将在生猪生产能力、服务能力、产业链综合能力、数智化能力实现全方位提升。在生产能力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指标、产品质量、财务指标和盈利能力。服务能力方面,牧原作为集团化公司要向外赋能,把成熟技术向外输出,带动更多养猪人高质量生产。在产业链综合能力方面,牧原将加强饲料的供给保障。此外公司也将提升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力,把外部的技术应用到养猪场景中,通过机器人、智能装备实现更轻松的养猪。

“基于长期价值投资视角,农牧业存在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现象,而具备优秀团队及成长基因的公司,比如牧原,可以在行业分散向行业集中的过程中,获得更快的规模和份额,并获得规模优势,形成技术、规模、成本优势的正向循环加强。牧原的成长也一步步印证了这种预判和期待。”股东大会上,一长期投资牧原股份的投资者对记者表示。

16日,牧原股份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2025年中期分红规划的议案》。该公司拟2024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72元(含税),分红总额30.83亿元(含税)。2024年全年该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75.88亿元(含税);回购金额为10亿元,全年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85.88亿元,占年度净利润的比例为45.38%。

拟港交所上市践行国际化战略

16日的牧原股份股东大会上还审议通过了包括《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在内的多项相关议案。

此前在今年4月牧原股份曾披露,将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H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包括但不限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等。

今年以来,牧原股份持续探索海外业务,拓宽公司发展空间。

据此前公开信息,早在2024年,牧原就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硬件支持、人员培训等。近期牧原股份也曾披露,为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支撑海外业务布局,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提供生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服务、智能化养殖设备等。

对于海外业务的进展,牧原股份曾在公告中表述,当前,越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生猪养殖行业从业者对于非瘟防控、猪场改造、硬件升级、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等需求较为迫切,这也成为公司海外业务开展的切入点。公司海外业务团队正在熟悉当地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将根据未来战略发展需求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公司推动全球化的出发点,有市场因素、技术积累因素,也有公司全球性价值的考量。”牧原股份高管表示,牧原30年的发展,就是基于全球养殖业技术进步不断发展。目前公司在营养、育种、环保、智能化等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经营,可以帮助养殖水平不太强的国家和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球猪病防治水平差异较大,一些国家还在和猪病斗争。公司也希望能够为这些地区带来价值,为全球养猪行业持续进步留下自己的印记。

谈及海外业务布局实现的方式,牧原股份上述高管也表示,中国企业向外发展,最重要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核心团队,实现人才本土化,这也是牧原正在发力布局的。公司资本国际化布局,也将有助于海外团队搭建,有助于在海外树立牧原自己的平台。

猪价涨、成本降是业绩增长主因

在2024年业绩实现同比显著增长的基础上,2025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再度延续业绩升势,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同比增加288.79%。当季,该公司销售商品猪1839.5万头,种仔猪426.2万头。

猪价涨、成本降是支撑生猪养殖企业业绩增长的主因。

通过低豆日粮、猪病净化技术,以及智能环控、智能巡检等智能装备在生产的应用,牧原近年来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养殖生产成本。该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从2024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到今年3月的12.5元/公斤,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此前牧原股份就公开表示,对标国内外优秀养猪水平,公司生猪养殖成本仍存在较大挖潜空间。近期该公司也公开表示,2025年全年公司平均成本将降至12元/公斤左右,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对于12元/公斤成本的实现路径及可能性问题,16日股东大会上牧原股份高管也提及,目前牧原股份最优秀区域,南阳、开封、襄阳等地完全生产成本已经低至11.6元/公斤;片区最低达到11.3元/公斤,场线最低可达11元/公斤以下。

他表示,目前国际优秀生猪养殖企业成本可达12元/公斤左右,今年公司成本目标也是12元/公斤。当下牧原股份养殖成本整体在12.4元/公斤,内部对比可以发现,高成本场线存在的是管理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成本下降路径比较清晰。

据披露,2024年牧原股份投入研发费用17.47亿元,专职研发团队6486人,加上技术人员达1万余人,累计申请国家专利2276项,切实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年度股东大会提前几天通知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