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事假怎么扣工资,请事假理由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王玲

请事假怎么扣工资,请事假理由

大家好,由投稿人王玲来为大家解答请事假怎么扣工资,请事假理由这个热门资讯。请事假怎么扣工资,请事假理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事假怎么写

在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事假制度多由企业自主设定,这也为劳动争议的发生埋下隐患——

事假怎么请、能请多长,劳动双方要商量着定

阅读提示

目前,各企业对事假的管理和审批“各行其事”。专业人士认为,应在劳动基准法中设置底线性的事假规则,明确放假规则和事假期间的工资支付规则等。同时,建议用工双方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事假规则。这样一来,既能让职工请事假有章可循,也可以有效避免肆意旷工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劳动关系双方实现“双赢”。

“谁没有父母,谁的父母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我请假陪我爸看病,没想到却因旷工被单位解雇。”近日,收到裁决书后,曾在辽宁某建筑工程公司工作的林昕心情低落。

他想进一步维权,咨询律师后,得到答复:“(以你的情况)赢的概率很小”。

职工在为工作打拼的同时要兼顾生活,总会遇到因个人或家庭原因请假的时候,可能是病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根据《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律法规,病假、产假、婚假用人单位必须批准,带薪年假、探亲假可酌情协商,唯独事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独生子女和林昕一样,面临老人无人照护的难题。但用人单位也有用工成本的考量。如何在制定事假制度时更好地平衡双方利益,是摆在劳动关系双方面前的一道题。

事假规定多由企业自主设定

2020年10月10日~11日,家住辽宁营口市的林昕听父亲说连续两天夜里心脏部位疼,因为此前在当地就诊时医生推荐林父去沈阳一家医院就诊,于是林昕周日连夜开车陪同父亲到沈阳看病。林昕当年的年假已在疫情开始时统一休完,因此他只能请事假。凌晨4点,他给部门负责人发微信,说明情况,希望能请两天假。7点得到回复,“请周三回来到人事补手续。”

没想到,林昕和父亲到医院后发现,看病需要做核酸检测。他们没挂上号,等了3天才做上检查,如此一来,周三时父亲的病还没看完,林昕并未返回单位。公司人事专员打来电话询问缘由,要求他周四赶回去上班并补办请假手续。但林昕是家中独子,母亲4年前过世,他选择继续陪父亲看病,未按要求返回单位。

次周周一,林昕收到《员工离职通知书》,理由是根据公司《员工管理办法》,连续旷工3天及以上的,属于严重违纪,企业可以无偿解除劳动合同。事后,当地仲裁委认为,劳动者未办理任何请假手续且公司召回后仍不返工,属于旷工行为,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事假是因私事请的假。2000年,辽宁省出台《关于辽宁省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管理暂行办法》,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事假作出详细规定。不过针对企业职工,辽宁尚没有明确的事假规定,多是企业内部的自主规定。

《工人日报》记者随机采访15家企业了解到,部分企业没有就事假的请假理由、时间、是否有工资作出明确规定,也未在劳动合同上标明相关事宜,仅明确“离岗多少天算旷工”。有的企业规定:“连续旷工两天、月累计旷工5天直接开除”;还有企业对请假程序作出严格规定:“手写表单上交并发送办公邮件,主管领导同意后,申报到人事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请假,不可事后补办手续。”

同时,记者采访这些企业的职工了解到,这15家企业均没有就事假规定与职工或职工代表进行民主协商。

频繁请假影响工作效率

说到企业设置较为严格的事假规定,在沈阳市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工作的戴飞表示理解。她所在的公司创立于2013年,目前有33名员工。“不是企业想压榨员工,而是没有规矩容易导致肆意旷工。”戴飞说。

“初创时,企业没有形成规范的请假制度,总经理比较宽容,员工有事就可以走,只要把工作安排好就行。”戴飞统计过,前3年,员工累计请事假近90个工作日,远超预期,“一开始大家试探地请事假,请得多的和请得少的工资一样多,慢慢请事假的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到年底一起补假条。”

《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明确,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资。不用支付工资,企业为何不肯轻易批假?戴飞认为,事假期间企业虽不发工资,但要缴社保,并担心因为请假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出。

通常,当劳动者因私事请假,而带薪年休假、公休假等假期也已休完,难以协调之际,劳动者一般请事假。不过,具体的请假理由是否充分,常常是企业难以明确规定的地方。

“审批事假时,我们要根据请假理由的充分程度,事由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等,来决定批或不批。不过,对这些情况的判断,常因人而异。”在人事总监岗位上工作10年的徐金龙说。

经手批复过无数事假条的他表示,在结婚之前,关于请假陪妻子产检、送孩子补课、送孩子上大学的事假,他一律不批。而在结婚之后,有了切身体会后的他变得“柔和”许多,连给子女过生日的事假条都批准过,“虽然企业的底线是不能影响工作,但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很大。”

应通过民主协商建立事假规章

“企业在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顾及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否则其用工管理行为或将被评为不合理,遭受舆论谴责,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中央财经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峰说。

企业在事假批准上即便是合法,也要考虑是否合理。沈建峰认为,虽用人单位一般是基于劳动者旷工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而解除劳动合同,但从实践来看,基于不合理的规章而进行的解除,多被认为违法解除。

沈建峰认为,我国事假制度依然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其一,可以在劳动基准法中设置底线性的事假规则,包括放假规则和事假期间的工资支付规则等,为劳动者权益提供基础性保障;其二,应明确用人单位要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事假规则,为明确双方当事人事假问题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提供依据。

“用工双方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事假规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徐金龙说,他每两年都会作为企业方代表参与工资集体协商。

《辽宁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规定,工资集体协商内容包括病事假的工资标准。徐金龙认为,企业应主动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通过充分沟通,建立规章制度。这样一来,既能让职工请事假有章可循,也可以有效避免肆意旷工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劳动关系双方实现‘双赢’。”(部分受访者为化名)(记者 刘旭)

来源: 工人日报

请事假怎么说理由啊

□张 涛

“我请假陪我爸看病,没想到却因旷工被单位解雇。”近日,收到裁决书后,曾在辽宁某建筑工程公司工作的林昕心情低落。但用人单位也有用工成本的考量。如何在制定事假制度时更好地平衡双方利益,是摆在劳动关系双方面前的一道题。(5月24日《工人日报》)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病假、产假、婚假用人单位必须批准,带薪年假、探亲假可酌情协商,唯独事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事假怎么请、能请多长,多由企业自主设定,从而为劳动争议的发生埋下隐患。

一方面,一些管理宽松的企业,事假往往容易成为用工管理的漏洞,少数员工频频以各种理由请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对于事假管理和审批过于苛刻,一些符合人伦情理的事假也不予批准,如果员工强行休假则以旷工论处。此外,职工请事假期间并未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原则上无需向职工支付事假期间的劳动报酬。然而,一些企业擅自规定“请事假扣双倍工资”,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许是基于事假内涵和外延十分宽泛,难以进行统一界定。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凡事都要立个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央财经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峰建议,在劳动基准法中设置底线性的事假规则,包括放假规则和事假期间的工资支付规则等,为劳动者权益提供基础性保障。这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避免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其优势地位,滥用自由裁量权。

在此基础上,授权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事假规则。此前,一些地方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出台了相关规定,比如,辽宁省就规定,工作人员年内累计事假不超过年休假5个工作日的,发给原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超过上述时限的,每超过一天,减发工资的3%。企业可以进行借鉴,建立和完善事假规章。

值得一提的是,用人单位制定事假规则,应主动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通过民主程序确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平衡劳资双方的权益,实现“双赢”。

来源: 济南日报

请事假公司不批准,违反劳动法吗

之前有这样一则消息引发热议:上海某公司员工陆某因父亲病危,向其主管请事假后未获批准即回老家。公司以其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法院终审判决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违法。


一些用人单位的HR因此产生疑惑:员工请事假,必须批准吗?公司该怎么处理才合法合理?


笔者建议,用人单位要视具体情况处理。


事假一般指员工因私事或其他个人原因请的假。但并不是以“事假”名义出现的,都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假。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社会活动包括: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工会法》规定的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作活动占用的生产或工作时间;其他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


因此,员工请“事假”参加这些活动,用人单位不能以事假处理,更不能不批假而作旷工处理。此外,员工请假参加征兵体检,也属于依法参加社会活动,应当视为正常劳动,各地的征兵工作条例对此亦有规定。



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把婚丧假、陪护假(陪护产假中的配偶、住院父母)等都归为事假,对批假与否一刀切,这样不妥。用人单位在办理相关事项时要加以区分,考虑员工请假的背景缘由,不能机械套用规章制度。


对员工请婚丧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参照《关于国营企业员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在规章制度中明确给予婚假的条件(登记结婚多久时间内申请、给几天假等)。员工结婚时配偶在异地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职工本人的直系亲属(一般指父母、配偶和子女,用人单位单位可适当扩大范围,把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列入该范围)死亡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1至3天的丧假。


大多数地区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规都有规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给予其配偶陪护假(护理假、陪产假),时间为7至30天不等。用人单位需结合当地法规,对此进行细化,明确该假可否提前休,可否分段休,是否包括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并根据具体情况,与员工协商安排休假时间。



员工请事假陪护住院父母的,用人单位要按照当地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予以批准。


对其他没有规定但确需请事假的事由,用人单位要体恤员工的具体困难,协商处理好批假事宜及假期间的相关待遇问题。对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不请假、请霸王假的员工,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作者:贺飞跃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司法局)

编辑丨徐德金



请事假不能超过多少天

来源:工人日报

在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事假制度多由企业自主设定,这也为劳动争议的发生埋下隐患——

事假怎么请、能请多长,劳动双方要商量着定

阅读提示

目前,各企业对事假的管理和审批“各行其事”。专业人士认为,应在劳动基准法中设置底线性的事假规则,明确放假规则和事假期间的工资支付规则等。同时,建议用工双方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事假规则。这样一来,既能让职工请事假有章可循,也可以有效避免肆意旷工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劳动关系双方实现“双赢”。

“谁没有父母,谁的父母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我请假陪我爸看病,没想到却因旷工被单位解雇。”近日,收到裁决书后,曾在辽宁某建筑工程公司工作的林昕心情低落。

他想进一步维权,咨询律师后,得到答复:“(以你的情况)赢的概率很小”。

职工在为工作打拼的同时要兼顾生活,总会遇到因个人或家庭原因请假的时候,可能是病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根据《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律法规,病假、产假、婚假用人单位必须批准,带薪年假、探亲假可酌情协商,唯独事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独生子女和林昕一样,面临老人无人照护的难题。但用人单位也有用工成本的考量。如何在制定事假制度时更好地平衡双方利益,是摆在劳动关系双方面前的一道题。

事假规定多由企业自主设定

2020年10月10日~11日,家住辽宁营口市的林昕听父亲说连续两天夜里心脏部位疼,因为此前在当地就诊时医生推荐林父去沈阳一家医院就诊,于是林昕周日连夜开车陪同父亲到沈阳看病。林昕当年的年假已在疫情开始时统一休完,因此他只能请事假。凌晨4点,他给部门负责人发微信,说明情况,希望能请两天假。7点得到回复,“请周三回来到人事补手续。”

没想到,林昕和父亲到医院后发现,看病需要做核酸检测。他们没挂上号,等了3天才做上检查,如此一来,周三时父亲的病还没看完,林昕并未返回单位。公司人事专员打来电话询问缘由,要求他周四赶回去上班并补办请假手续。但林昕是家中独子,母亲4年前过世,他选择继续陪父亲看病,未按要求返回单位。

次周周一,林昕收到《员工离职通知书》,理由是根据公司《员工管理办法》,连续旷工3天及以上的,属于严重违纪,企业可以无偿解除劳动合同。事后,当地仲裁委认为,劳动者未办理任何请假手续且公司召回后仍不返工,属于旷工行为,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事假是因私事请的假。2000年,辽宁省出台《关于辽宁省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管理暂行办法》,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事假作出详细规定。不过针对企业职工,辽宁尚没有明确的事假规定,多是企业内部的自主规定。

《工人日报》记者随机采访15家企业了解到,部分企业没有就事假的请假理由、时间、是否有工资作出明确规定,也未在劳动合同上标明相关事宜,仅明确“离岗多少天算旷工”。有的企业规定:“连续旷工两天、月累计旷工5天直接开除”;还有企业对请假程序作出严格规定:“手写表单上交并发送办公邮件,主管领导同意后,申报到人事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请假,不可事后补办手续。”

同时,记者采访这些企业的职工了解到,这15家企业均没有就事假规定与职工或职工代表进行民主协商。

频繁请假影响工作效率

说到企业设置较为严格的事假规定,在沈阳市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工作的戴飞表示理解。她所在的公司创立于2013年,目前有33名员工。“不是企业想压榨员工,而是没有规矩容易导致肆意旷工。”戴飞说。

“初创时,企业没有形成规范的请假制度,总经理比较宽容,员工有事就可以走,只要把工作安排好就行。”戴飞统计过,前3年,员工累计请事假近90个工作日,远超预期,“一开始大家试探地请事假,请得多的和请得少的工资一样多,慢慢请事假的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到年底一起补假条。”

《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明确,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资。不用支付工资,企业为何不肯轻易批假?戴飞认为,事假期间企业虽不发工资,但要缴社保,并担心因为请假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出。

通常,当劳动者因私事请假,而带薪年休假、公休假等假期也已休完,难以协调之际,劳动者一般请事假。不过,具体的请假理由是否充分,常常是企业难以明确规定的地方。

“审批事假时,我们要根据请假理由的充分程度,事由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等,来决定批或不批。不过,对这些情况的判断,常因人而异。”在人事总监岗位上工作10年的徐金龙说。

经手批复过无数事假条的他表示,在结婚之前,关于请假陪妻子产检、送孩子补课、送孩子上大学的事假,他一律不批。而在结婚之后,有了切身体会后的他变得“柔和”许多,连给子女过生日的事假条都批准过,“虽然企业的底线是不能影响工作,但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很大。”

应通过民主协商建立事假规章

“企业在用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顾及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否则其用工管理行为或将被评为不合理,遭受舆论谴责,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中央财经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峰说。

企业在事假批准上即便是合法,也要考虑是否合理。沈建峰认为,虽用人单位一般是基于劳动者旷工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而解除劳动合同,但从实践来看,基于不合理的规章而进行的解除,多被认为违法解除。

沈建峰认为,我国事假制度依然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其一,可以在劳动基准法中设置底线性的事假规则,包括放假规则和事假期间的工资支付规则等,为劳动者权益提供基础性保障;其二,应明确用人单位要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事假规则,为明确双方当事人事假问题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提供依据。

“用工双方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事假规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徐金龙说,他每两年都会作为企业方代表参与工资集体协商。

《辽宁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规定,工资集体协商内容包括病事假的工资标准。徐金龙认为,企业应主动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通过充分沟通,建立规章制度。这样一来,既能让职工请事假有章可循,也可以有效避免肆意旷工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劳动关系双方实现‘双赢’。”(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请事假怎么扣工资,请事假理由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