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贷款农商行能不能做,并购贷款80%创新试点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周一

并购贷款农商行能不能做,并购贷款80%创新试点

大家好,由投稿人周一来为大家解答并购贷款农商行能不能做,并购贷款80%创新试点这个热门资讯。并购贷款农商行能不能做,并购贷款80%创新试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金融监管总局正在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并尽快出台实施。我们进一步释放并购贷款的潜力,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并购贷款管理办法

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一系列新的金融增量政策出台,备受关注。其中,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的八项增量政策中,第六项就是“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两个月前,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在全国18个城市组织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工作。合肥市成为18个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政策红利释放,银行争先“跑步”入局,企业也跃跃欲试。

截至4月底,安徽试点银行已发放3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总额2660万元,涉及并购交易总额5830万元,另有12笔业务持续推进,预估贷款金额24.62亿元。

解决中长期资金匹配难题

3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宣布试点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部分条款,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对于“控股型”并购,试点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不应高于60%”放宽至“不应高于8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年”放宽至“一般不超过十年”。

并购贷款政策“松绑”7天后,3月12日,中信银行合肥分行落地安徽省首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为合肥市一家民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购交易发放并购贷款1300万元,占并购交易价款的80%,期限10年。

“在合肥落地的这笔贷款服务对象是国内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科技型龙头企业。”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政策红利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金融服务,解决企业并购中长期资金匹配难题。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核心技术资源,该企业将加速实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突破。

回顾历史,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限制的上一次放宽发生在10年前。

2015年,原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将并购贷款期限从5年延长至7年,将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的比例从50%提高到60%。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本次试点政策聚焦于科技企业,并在选择首批试点城市时,重点考虑了其科技资源禀赋。

在采访中,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属性,难以通过传统抵押物获得足额资金支持。而技术迭代快、市场整合周期长的特点,使得原有七年还款期限难以覆盖并购后的技术消化和协同效应释放周期。

并购重组是科技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此次试点“比例提高,期限延长”,科技企业并购方可以从银行获取额度更大、期限更长的资金,有助于提高并购成功的概率,推动科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行整合。同时,本次试点聚焦科技企业,也能引导并购市场更多关注科技创新领域。

更多活水注入创新浪潮

“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需求并不相同。”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刚认为,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一定要及时跟上。

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能源充电桩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其研发生产的充电桩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很多股权基金愿意投资,但此前我们是集团全资子公司,需要独立出来,以单独的财务报表数据接收资本入股。”何刚说。这意味着该公司需要反向收购母公司股权才可剥离。

2024年3月,银行为该公司提供了科创并购贷款服务方案,成功发放2800万元并购贷款,专项用于管理团队支付收购智能科技股权并购对价。同年12月,再次通过资产池业务为企业提供2000万元授信,解决其流动资金需求。

金融“活水”的注入激发了企业动能。2024年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约6.2亿元的销售业绩,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凭借约20%的市场份额,在新能源主机厂配套充电桩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

去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热度不减。

从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告来看,科技领域并购活跃度攀升,基于产业整合的并购愈发频繁。

“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作为创新主体,科技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常面临资金压力,而传统并购规则较为严格,难以满足其实际需求。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能够有效降低科技企业并购的门槛和成本,助力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安徽金融监管局负责人说。

“并购贷款+并购顾问”

合肥各类经营主体尤其是科创型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并购贷款试点提供了标的资源池,有助于实现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深度参与和投资。

因科创资源集中、股权投资市场活跃等特点,合肥成为18个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安徽金融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施其武介绍,为抢抓合肥首批试点政策红利,安徽金融监管局会同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合肥市政府等与13家试点银行共同解读试点政策,初步摸排科创企业并购需求。指导试点银行构建“并购贷款+并购顾问”服务模式,积极引入内外部资源,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交易撮合、执行、整合的全流程。

“我们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建立横向信息共享机制,指导15家省级银行保险机构加入安徽省并购联合会,向银行保险机构推送8类7.7万家科技企业名录信息,批量化、平台化提升并购项目融资匹配效率。”施其武说。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安徽试点银行已发放3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总额2660万元,涉及并购交易总额5830万元,另有12笔业务持续推进,预估贷款金额24.62亿元。

施其武表示,安徽金融监管局将持续引领做好试点,有序扩大并购贷款发放规模,通过优化考核、建立容错机制、加强政策配套等措施,提升安徽企业并购重组金融支持动能,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驾护航。(记者 何珂)

并购贷款是什么意思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说,近期将修订并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并购贷款大白话

【来源:安徽日报】

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一系列新的金融增量政策出台,备受关注。其中,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的八项增量政策中,第六项就是“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两个月前,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在全国18个城市组织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工作。合肥市成为18个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政策红利释放,银行争先“跑步”入局,企业也跃跃欲试。

截至4月底,安徽试点银行已发放3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总额2660万元,涉及并购交易总额5830万元,另有12笔业务持续推进,预估贷款金额24.62亿元。

解决中长期资金匹配难题

3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宣布试点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部分条款,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对于“控股型”并购,试点将贷款占企业并购交易额“不应高于60%”放宽至“不应高于80%”,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年”放宽至“一般不超过十年”。

并购贷款政策“松绑”7天后,3月12日,中信银行合肥分行落地安徽省首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业务,为合肥市一家民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购交易发放并购贷款1300万元,占并购交易价款的80%,期限10年。

“在合肥落地的这笔贷款服务对象是国内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科技型龙头企业。”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政策红利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金融服务,解决企业并购中长期资金匹配难题。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核心技术资源,该企业将加速实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突破。

回顾历史,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限制的上一次放宽发生在10年前。

2015年,原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将并购贷款期限从5年延长至7年,将并购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的比例从50%提高到60%。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本次试点政策聚焦于科技企业,并在选择首批试点城市时,重点考虑了其科技资源禀赋。

在采访中,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属性,难以通过传统抵押物获得足额资金支持。而技术迭代快、市场整合周期长的特点,使得原有七年还款期限难以覆盖并购后的技术消化和协同效应释放周期。

并购重组是科技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此次试点“比例提高,期限延长”,科技企业并购方可以从银行获取额度更大、期限更长的资金,有助于提高并购成功的概率,推动科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行整合。同时,本次试点聚焦科技企业,也能引导并购市场更多关注科技创新领域。

更多活水注入创新浪潮

“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需求并不相同。”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刚认为,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一定要及时跟上。

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能源充电桩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其研发生产的充电桩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很多股权基金愿意投资,但此前我们是集团全资子公司,需要独立出来,以单独的财务报表数据接收资本入股。”何刚说。这意味着该公司需要反向收购母公司股权才可剥离。

2024年3月,银行为该公司提供了科创并购贷款服务方案,成功发放2800万元并购贷款,专项用于管理团队支付收购智能科技股权并购对价。同年12月,再次通过资产池业务为企业提供2000万元授信,解决其流动资金需求。

金融“活水”的注入激发了企业动能。2024年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约6.2亿元的销售业绩,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凭借约20%的市场份额,在新能源主机厂配套充电桩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

去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热度不减。

从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告来看,科技领域并购活跃度攀升,基于产业整合的并购愈发频繁。

“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作为创新主体,科技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常面临资金压力,而传统并购规则较为严格,难以满足其实际需求。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能够有效降低科技企业并购的门槛和成本,助力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安徽金融监管局负责人说。

“并购贷款+并购顾问”

合肥各类经营主体尤其是科创型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并购贷款试点提供了标的资源池,有助于实现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深度参与和投资。

因科创资源集中、股权投资市场活跃等特点,合肥成为18个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安徽金融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施其武介绍,为抢抓合肥首批试点政策红利,安徽金融监管局会同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合肥市政府等与13家试点银行共同解读试点政策,初步摸排科创企业并购需求。指导试点银行构建“并购贷款+并购顾问”服务模式,积极引入内外部资源,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交易撮合、执行、整合的全流程。

“我们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等部门建立横向信息共享机制,指导15家省级银行保险机构加入安徽省并购联合会,向银行保险机构推送8类7.7万家科技企业名录信息,批量化、平台化提升并购项目融资匹配效率。”施其武说。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安徽试点银行已发放3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总额2660万元,涉及并购交易总额5830万元,另有12笔业务持续推进,预估贷款金额24.62亿元。

施其武表示,安徽金融监管局将持续引领做好试点,有序扩大并购贷款发放规模,通过优化考核、建立容错机制、加强政策配套等措施,提升安徽企业并购重组金融支持动能,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驾护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并购贷款农商行能不能做,并购贷款80%创新试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