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对小夫妻遇上了难事,整日围着个手机研究不停。原来两人的小孩蕉蕉(化名)在闲暇之余用母亲小贾的手机下载一些网络游戏,在玩游戏时用小贾的银行账户以及支付宝花呗充值2万元,支付给某少儿游戏。苦于没有监控或者其他证据能证明此项花费是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在场情况下自行充值的,小夫妻瞬间陷入了难处。
事情发生后,两人立即致电某游戏客服并告知这一情况,客服在了解事情因果后口头答复会尽快退还蕉蕉的充值款,但迟迟未履行。无奈之下,小贾只得将某游戏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受理了小贾的诉讼,案件进入诉调阶段。证据材料仅有5页支付宝扣款凭证,既看不出是谁真正发起充值也不知道是谁享用了充值后的游戏便利,在这两个难点下实在难以切入,案件调解陷入了僵局。法院诉调中心的调解员并没有就此放弃,选择电话联系小贾获取更多的案件信息。“我们也找不出其他证据才对这件事没有抱多大信心,想让法院中间做做工作,真不行该怎样就怎样吧。”小贾也无奈的说道。
随后,调解员三次联系某游戏公司负责人,调解过程中有理有据地讲出了两点原因:一、从事件联系性来说母亲小贾一直以来没有玩手机游戏的习惯,更别说是少儿类游戏。二、没有充值游戏币爱好的小贾突然在某一时刻出现多次不合理充值行为,这可以排除是小贾本人所为。经调解,某游戏公司与小贾协商后同意将2万元退还。
近年来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熊孩子充值”事件屡见不鲜。在诉讼过程中,家长几乎无法提供确切的充值监控或者确实由孩子进行的消费足够证据,使得维权变得相当艰难。希望家长们能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教导孩子形成正常的消费观,从根源上杜绝这一现象。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孩子在游戏里花的钱能退吗
●游戏里面小孩子玩的钱能退回来吗我已经提交了
●孩子游戏花钱能追回吗
●玩游戏孩子花钱能退吗
●孩子们玩游戏把钱花了能不能要回来
●孩子游戏花钱游戏公司退还
●小孩游戏花的钱可以退回来吗
●因小孩玩游戏花掉的钱能否要回
●游戏里面小孩子玩的钱能退回来吗我已经提交了
●玩游戏孩子把钱转走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