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婚内、离婚协议如何约定有效,婚前协议中关于离婚财产分割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彭志南

婚前、婚内、离婚协议如何约定有效?

一、婚前、婚内财产协议是否有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男女双方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该财产协议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婚后,男女双方对财产的归属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的内容进行处理,双方选择离婚,然后分割财产的,也必须按照协议的内容进行分割。

双方各自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会按照个人债务处理,由双方各自偿还。

二、婚内财产协议有效要满足什么条件?

婚内财产协议约定,必须要建立在夫妻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不存在胁迫、欺诈的情况;约定的内容不能侵犯国家、集体或者其他第三人的利益;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免后续产生纠纷没有依据。

三、婚内财产协议是否可以解除?

夫妻之间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出自双方意思表示,只对夫妻二人产生效力,所以夫妻二人可以达成一致意见解除该协议。

四、婚内财产协议与离婚协议的区别?

离婚协议只有在领到离婚证后才会生效,而婚内财产协议无需离婚便会生效。如果夫妻一方违背财产协议的约定,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

五、哪些婚内财产协议存在风险?

1.约定财产归子女。夫妻双方考虑到子女的抚育问题,会约定某一部分的财产归子女所有。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财产仍然是由父母掌控着。从法律角度来讲也就是赠与没有履行。

2.约定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是并未作产权变更,同样是一种赠与未完成的行为。

3.约定提出离婚一方净身出户。夫妻恩爱之时,双方常会约定任何一方提出离婚则净身出户,从而保障婚姻稳定性,实际上,此类约定属于限制离婚自由权,违背离婚自由原则,而被认定为无效。

六、婚内财产协议哪些内容无效?

1.免除抚养义务。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虽然约定免除一方抚养义务,但是当承担孩子抚养费的一方经济上陷于困顿,无力独自承担孩子的抚育费用时,另一方仍有抚养义务。

2.约定婚姻关系期间所负债务由一人偿还。

婚姻生活中形成的债务,一般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可以约定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由其本人承担。但是,该约定无法对抗第三人,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时才有效,否则,债权人可要求夫妻俩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免除夫妻间扶助义务。

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对于家庭生活的开支若协议上没有约定,应由双方共同承担。虽然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但一方患病等需要救治时并不能因此而免除另一方的扶助义务,。

七、离婚协议约定财产归子女是否有效?

实践中,经常出现协议离婚后,一方反悔拒绝交付离婚协议中约定赠与房屋的情形。离婚协议中关于房屋赠与的约定并不构成一般意义上的赠与合同,这是赠与人为换取另一方同意协议离婚而承诺履行的义务。该义务的特殊之处在于,赠与人的给付房屋义务不是向离婚协议相对方履行,是按约定向合同外第三人履行。这类离婚协议中双方主要义务表现为,受赠人配合赠与人办理协议离婚,受赠人向第三人交付房屋。在相对方已经按约定于赠与人协议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形下,赠与人也应按约定履行给付房屋的义务。 如果赠与人不履行该义务,则构成违约,离婚协议相对方有权请求法院判决履行房屋交付义务。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婚前,婚内,离婚协议如何约定有效的

婚前协议在离婚时的法律效力

婚前协议离婚时有法律效应吗

婚前协议离婚时有效吗

婚前协议中关于离婚财产分割

婚前协议对离婚后财产分割有效吗

婚前立的婚内协议有效吗

婚前协议能约定离婚后财产分配吗

婚前协议在离婚时的法律效力

婚前协议离婚后还有效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