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有哪些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赵世晨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

胎儿权益的保护在民法中是一直受到很多争议的,此次民法典将胎儿权益的保护纳入其中可谓是一项重大的举措,表明我国人民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而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状态还是死体状态将影响到他后续所享有的权利。

对胎儿保留份额的处理,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而不同:

1、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的,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可由其母亲代为保管。

2、如果胎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该保留份额为该婴儿所有,但应由该死婴的法定继承人按法定继承处理。

3、如果胎儿出生时即为死胎,则该保留的份额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再分割。

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中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规定

《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二、《民法典》中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具体内容

1、生命权。生命仅指出生后自然人的生命。胎儿虽然是生命形成的必经阶段,但未出生前他的生命和母亲是一体的,他所享有的利益也都是在出生后才能实现。

2、健康权。胎儿的健康权指的是其在孕育期间所享有的生理机能正常发育的权利。法律未规定胎儿的健康权意味着胎儿在孕育期间受到的诸如环境、药品、医生失职造成的疾病、畸形等其他危害得不到相应的补偿。这是对胎儿权益的严重损害。

3、财产继承权 顾名思义,财产继承权主要表现在继承法中规定。我国《民法典》规定: 遗产分割时对胎儿的遗产继承份额做出明确规定,需要跟出生的孩子一样保留继承份额,但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需要将保留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4、受遗赠权。虽然在《民法典》规定的受遗赠人享有受遗赠权,胎儿尚未出生,被认为不是法律上的自然人,胎儿并没有受遗赠权。虽然规定了受遗赠权,但需要进一步思考仍存在弊端。假如在遗嘱明确表示将遗产遗赠给胎儿,当出现胎儿没有出现的情况,是否由胎儿的母亲代其享受这项权利,会存在争议。而胎儿不幸没有出生,那么该权利应该归属于谁便不得而知。

虽然胎儿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行为意思,但秉持尊重人权的理念将胎儿利益保护纳入法律规范中是极为重要的。本篇文章中为您介绍了《民法典》中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具体内容,以及胎儿所享有的四种具体权利,综上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内容有所提升,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案例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 论文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是什么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是第几条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有哪些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包括

胎儿利益的保护范围

胎儿利益保护的理论意义

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 论文

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