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售商品房的实测面积和房屋实测面积的区别
预售商品房的实测面积和房屋实测面积存在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测量时间不同。预售商品房的实测面积通常是在房屋竣工后,交付使用前进行测量所得。此时测量是为了确定最终的房屋实际建筑面积等数据,以便与预售合同约定的面积进行核对,处理面积差异相关事宜。而房屋实测面积的测量时间可能更宽泛,除了交付前的测量,还可能在后续因某些特定事由,如房屋改造、纠纷处理等情况下再次进行实测。
二是作用有所不同。预售商品房实测面积主要用于解决商品房买卖中面积差异的处理问题,根据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的差异,按照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来确定房价款的结算等。房屋实测面积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比如涉及房屋产权登记、房产交易、物业管理费用核算等,都需要准确的实测面积数据作为依据。
三是适用规范可能有差异。二者虽都遵循相关测量规范,但在具体细节和侧重点上,因测量目的不同而可能有所区别。
二、期房没有预售许可证是否可以进行买卖
期房没有预售许可证不可以进行买卖。主要依据和理由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取得该许可证,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活动。
从购房者权益保护角度讲,预售许可证是确保开发商具备合法预售资格以及相关建设条件的重要凭证。缺少此证,购房者难以判断项目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后续能否顺利交房等,容易陷入购房风险,比如可能面临项目烂尾、无法办理产权登记等问题。
从市场管理秩序层面分析,对期房预售进行许可管理,是规范房地产市场、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举措。若允许无预售许可证的期房买卖,将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损害公众利益。
因此,在购买期房时,一定要确认开发商是否取得了预售许可证,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怎么解决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
解决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协商。买卖双方应秉持理性和诚意,就争议问题展开沟通,自行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例如对房屋交付时间、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分歧时,可通过友好协商调整合同条款。
(二)调解。可向相关部门或第三方调解机构申请调解。比如向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等寻求帮助,由专业人员介入,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种方式较为灵活且成本较低。
(三)仲裁。若双方在预售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诉讼。若协商、调解不成且无仲裁约定,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提供充分证据支持自身主张,法院将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公正判决。当事人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预售商品房的实测面积和房屋实测面积的区别是什么
●房屋实测面积和预售面积相差
●预售面积和实测面积误差在多少合格
●实测面积与预售面积
●房子预售面积与实测面积误差怎么结算
●国家规定预售面积与实测面积的差异范围
●预售建筑面积与实测面积有差别
●房屋实测面积和预售面积相差
●房屋预售面积与实际测绘面积
●实测面积和预售面积差多少
●期房没有预售许可证是否可以进行买卖交易
●买的期房没有预售许可证怎么办
●期房没有预售证的房子能买吗
●期房没有预售许可证能交首付吗
●期房没有预售证能办理贷款吗
●买房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期房可靠吗?
●期房都没有预售证吗
●期房没有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
●期房没有预售证的房子交了定金能退吗
●期房无预售证退房赔偿标准
来源:头条-怎么解决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