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拆迁过程中,征收方和被征收人都将目光锁定在“签协议”环节中。征收拆迁中,能逼着被拆迁人在拆迁协议上签字,征收方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为了尽快完成征收进程,各种逼迫被拆迁人搬迁的手段屡禁不止,断水、断电、断气、停断供暖等这些干扰被拆迁人生活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那么被征收人遇到这些情形应该如何应对维权呢?
在征收过程中,一旦遇到房屋被断水、断电、断气、停暖,首先第一时间联系供电供水公司,了解断电断水的原因和主体。根据《民法典》《电力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规定,供给公司对本片区内的住户连续提供电、水、气、暖等资源供给,是供给公司的法定职责,供给应当连续,不得随意中断。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供给公司需要中断供给,也必须提前通知住户,并及时恢复。就算是区域内房屋遇到拆迁,无故中断、停止对拆迁户的水电燃气供给也属于明显违法。
在与有关部门和人员沟通时,我们要及时录音采证。如果报修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可以进一步沟通,要求恢复供给,并将每一次的沟通情况都记录好,掌握证据才有维权的底气。如果供给迟迟得不到恢复,供给公司又没有给我们一个准确说法,根据供给公司提供连续不中断能源的合同义务及法定职责,断水、断电属于存在民事违约行为,我们可以一方面向供给公司投诉,同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同时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征收方不能采取暴力、威胁或者中断水电供给、断路等非法方式逼迫搬迁。发现因拆迁断水、断电、断路,被征收人应当及时报警,并在拨打报警电话时及时录音,要求警方对该情况调查处理。如果警方干预受到制约,那将会产生更大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除了报警,被拆迁人也可以向上级政府或房屋征收主管部门申请查处,要求政府履行查处职责,责令有关部门恢复供水、供电,通路,保障被拆迁人的基本生活不受干扰。
综上,遇到拆迁断水、断电、断气等问题看似无解,实际上并非无计可施。在权利受到侵害之时,老百姓一定要有及时取证的意识,通过拍照、录音等留存证据,并第一时间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自己征收中遇到的问题!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拆迁被征收人是什么意思
●被征收土地拆迁的补偿
●征地拆迁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征地拆迁谁负责
●征地拆迁合法程序
●征地拆迁过程中常见问题
●征收签字后发现补偿不合理几年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征地拆迁涉及法律
●被征收土地拆迁的补偿
●征地拆迁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