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休制度碰上节假日,公司轮休制度
大家好,由投稿人周茹来为大家解答轮休制度碰上节假日,公司轮休制度这个热门资讯。轮休制度碰上节假日,公司轮休制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轮休制度是谁提出的
作者|军路君
咨询:
请问这个士官轮休有什么硬性规定没有,就拿我们这儿来说,我们规定一个月只能休两次也就是四天假,但因为任务原因一个月只休了一次怎么办,是下个月补上还是?
答复(本期由军路君解答):
主要从轮休的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试行》来解答两个问题:1)士官轮休,如何规定;2)轮休与休假探亲的关系;3)轮休,会补休吗?
1)士官轮休,如何规定?
2018年5月1日施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试行》规定,其中第第九节 留营住宿第一百八十七条 士官应当在连队(队、站、室、所、库)住宿。在不影响士兵在位率以及执行任务和管理的前提下,已婚士官可以按照下列规定离队住宿:
(一)在配偶来队探亲规定的留住期间,可以到家属临时来队住房住宿;(二)配偶在驻地长期工作或者生活的,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可以按照统一安排轮流回家住宿(休息日和节假日前1日下午操课结束后离队,休息日和节假日结束当日晚饭前归队)。回家住宿的士官应当按照本条令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的权限请假销假。
特殊岗位士官的留营住宿办法,由军级以上单位确定。《条例》第一百八十八条 女军人怀孕和哺乳期间,家在驻地的可以回家住宿,家不在驻地的可以安排到公寓住房住宿。这里的女军人,包括女士官。
此外,第一百八十九条 空勤人员和舰(船)艇上的军官、士官以及连队(队、站、室、所、库)的专业技术军官回家住宿制度,由战区、军兵种规定。
2)轮休与休假探亲的关系?
轮休假期,是不会扣除探亲假的。但轮休的士官,不再享受探望配偶假。按照规定,军官、士官与配偶不在一地生活的,每年享受探望配偶假2次,探望配偶假期天数军官与士官相同,2次累计共为40天。
这并不是因为轮休,才不享受探望配偶假,而是享受探望配偶假,其明确要求军人与配偶不在一地生活。故军官、士官配偶在驻地长期工作或生活,显然不符合享受探望配偶假的规定,即使本人放弃轮休,只要夫妻实际处于一地生活,就不享受探望配偶假。
3)轮休会补休吗?
《条令》规定,普通岗位士官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可以按照统一安排轮流回家住宿,这个“统一安排轮流回家住宿”,各单位具体的情形都是不同的,有的单位符合轮休的士官多,轮流的时间就长,有的单位符合轮休的士官少,轮休的次数就多。具体由单位统一安排。
另外,在各类政策法规中,因任务未安排轮休的补休的是否安排补休,并没有具体规定。从现实工作中来看,各单位是不补休的!
轮休制度碰上节假日怎么排班
12月9日,第73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上士周建辉办理好“驻地已婚士官申请周末假”审批手续,愉快地乘车回家,与妻儿共度“幸福周末”。
改革调整后,旅常委把驻地官兵周末轮休、家属来队派车接送、服务小分队进班排等一系列暖心工程排上议事日程。根据相关规定,他们结合各单位实际,在保证人员战备在位率的情况下,适时调整“家门口”士官的训练和工作安排,保证他们能按照规定回家过周末。
一批“红利”出台后,官兵纷纷点赞。可接连几周,营连上报周末轮休名单时,还是清一色的驻地干部,只有极个别家中有急事的士官,才向人力资源科申请了休周末假。
好福利缘何不受“待见”?正在该旅侦察营蹲点的政委王振栋找到几名官兵了解情况。
符合轮休条件的作战支援营士官曹际刚说:“如果一到周末就往家里跑,难免会在领导和战友们心中留下‘恋家’的印象,特别是年终岁尾,影响评功评奖,甚至耽误士官选晋。”
侦察营营长廖东阳则不好意思地说:“士官回家轮休两天,等于脱离管理两天,容易失管失控,所以,只要他们不申请,我们也不主动增加管理‘负担’。”
“我们一定要对照条令落实制度,打消士官们的疑惑顾虑,让他们享有正当权利。”交班会上,王振栋语重心长地说。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旅队鼓励士官回家轮休的同时,细化已婚士官离队住宿条件,区分配偶在驻地长期工作生活、一方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距营区100公里以内等6类情况安排轮休。同时,他们积极与士官配偶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士官回家期间的管理工作。
“认真履职尽责,依法享受福利!”符合轮休条件的士官没了后顾之忧,大大方方地回家与家人共度周末。
法规链接
《内务条令》规定,“在不影响士兵在位率以及执行任务和连队管理的前提下,已婚士官可以按照下列规定离队住宿”,其中第二款明确规定,“配偶随军或者符合有关规定在驻地找对象结婚的,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可以按照统一安排轮流回家住宿”。
《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若干规定》中明确,“配偶未随军又确定在驻地长期工作生活的士官,可以同符合离队住宿条件的其他士官一样,在休息日、节假日按照统一安排轮流回家住宿”。
什么是轮休制度
随着军队法治化建设的推进,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以下简称“新条令”)在保障官兵休息权方面进行了多项调整,尤其是对轮休制度的规范更加细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军理念。本文结合新旧条令内容及实际案例,从适用条件、时间安排、保障措施、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适用对象与条件的明确化
旧条令特点:
旧条令(如2018年版)对轮休的适用范围较为模糊,主要侧重于探亲(休假)人员的管理,未明确区分工作日与节假日的轮休权益。例如,仅规定配偶探亲期间可回家住宿,但对配偶长期驻地的官兵缺乏具体安排。
新条令变化:
1. 适用对象扩展:新条令明确已婚官兵若配偶在驻地长期工作或生活,可在休息日和节假日按统一安排轮休,且不局限于基层连队军官,军士同样适用。
2. 条件细化:在保证单位人员在位率的前提下(如军官需50%在位且至少一名主官在位),其余人员可轮休,避免因战备任务冲突影响权益。
3. “驻地”定义灵活化:未统一限定“驻地”范围,允许各单位结合交通条件与实际情况调整,确保官兵能按时归队。
意义:新规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军人配偶随军后“同城分居”的痛点,增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
二、时间安排与补休机制的完善
旧条令问题:
过去轮休常因任务冲突、交通不便或单位管理僵化而难以落实。例如,边防部队因恶劣天气导致山路难行,官兵被迫放弃轮休;部分单位将周五晚交班会延迟至周六,挤占休息时间。
新条令改进:
1. 错峰轮休:部分单位将每月“集中轮休”(如2次4天)调整为“错峰轮休”(3次4天),减少单次往返的经济与时间成本,提高灵活性。
2. 补休制度:若因任务错过轮休,单位需制定补休计划。例如,新疆某边防团官兵执行任务后可通过补休弥补,避免权益受损。这点比较人性化。
3. 时间保障:调整会议安排(如提前大交班时间)、严禁非紧急任务占用周末,确保官兵周五下午即可离队。
案例:第73集团军某旅通过优化流程,使轮休官兵每周五下午即可准备离队,大幅提升政策落实效率。
三、保障措施的全面升级
旧条令短板:
旧制度下,轮休保障多依赖单位自主决策,存在交通、经济成本高等问题。例如,某排长因集训地距离家远,需额外支付交通费,被迫放弃轮休。
新条令应对:
1. 交通保障:开设班车专线,覆盖多个营区至驻地方向,降低官兵经济负担。
2. 基础设施改善:如新疆某边防团修复山路,确保恶劣天气下车辆通行安全,打破“天气阻休”困境。
3. 经济支持:通过优化轮休频率和时长,减少单次轮休的时间紧迫感,提升官兵幸福感。
四、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制度激励
旧观念矛盾:
部分官兵因担心影响晋升或遭战友非议而放弃轮休。例如,某军士因轮休被疏远,评奖时遭冷落,最终选择减少休假以“表忠心”。
新条令引导:
1. 消除偏见:通过政策宣讲、讨论会等形式,纠正“轮休等于偷懒”的刻板印象,强调轮休是合法权益,与工作表现无关。
2. 任务统筹:要求单位科学分配工作,避免轮休官兵的工作压力转嫁他人,确保公平性。
3. 正向激励:鼓励轮休官兵以更高热情投入训练,用成绩回馈组织关怀,形成良性循环。
五、实践效果与未来挑战
成效:
新条令实施后,已婚官兵家庭团聚时间显著增加,家庭幸福指数提升,间接推动练兵备战积极性。例如,北部战区海军某部军士表示,轮休后“与家人情感更融洽,工作动力更足”。
待解决问题:
1. 经济与时间成本:部分官兵仍因轮休成本高选择放弃,需进一步优化班车线路或补贴机制。
2. 单位执行差异:不同部队落实力度不一,需加强监督确保政策“到底到边”。
3. 观念固化:少数管理者仍以“在位率至上”为由限制轮休,需持续推动思想转型。
总结
新《内务条令》通过明确轮休条件、优化时间安排、强化保障措施、扭转思想观念,显著提升了官兵的休息权保障水平。这一调整不仅是依法治军的体现,更是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支撑——官兵后顾之忧的减少,直接转化为练兵备战的更高效率。未来,如何平衡战备需求与官兵权益、细化配套措施,仍是政策落地的关键课题。
驻村轮休制度
今日(3月1日),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印发《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务人员轮休方案》,方案规定了休整轮替原则如下:
(一)平常轮休。
1.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原则上每工作5天可以轮休1天。
2.集中收治医院和区县(自治县,含开发区,以下统称区县)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呼吸科、感染科医务人员,疾控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原则上每工作4天可以轮休1天。
3.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原则上每工作3天可以轮休1天。
(二)集中轮休。
从事重症医疗救治人员工作2周以上,从事其他医疗救治人员工作4周以上的,结合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合理安排休整轮替。援鄂医疗队原则上以增派医务人员的形式,原地进行休整轮替,增派比例不超过前期派出人员的15%。
(三)集中医学观察。
1.各集中救治医院和区县定点医院进入隔离病区人员,医疗救治任务结束,原则上从与病例或者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后,集中医学观察14天。
2.援鄂医疗队返渝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区县政府组织安排集中医学观察14天。
此外,方案还对集中住宿场所进行了如下规定:
各集中救治医院和区县定点医院进入隔离病区人员,由所在区县政府统一安排适宜的固定场所,充分保障其居住、饮食、安保、健康监测和人文关怀等生活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援鄂医疗队返渝后,按照派员医疗机构属地原则,由各区县政府负责统一安排集中住宿场所。集中住宿场所应当选择在下风向、相对偏远,交通便利、距人口密集区有一定距离、相对独立区域的酒店、宾馆或者农家乐;能够满足正常生活条件并能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水、电、气和通信等设施,提供餐饮、一次性洗漱用品和热水等服务。(总台央视记者 陈杨)
责编:张燕萍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轮休制度碰上节假日,公司轮休制度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