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是什么意思,企业重组主要表现为
大家好,由投稿人马洁来为大家解答企业重组是什么意思,企业重组主要表现为这个热门资讯。企业重组是什么意思,企业重组主要表现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重组的9种方式
“两船”合并有新进展。5月8日晚间,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重工(601989.SH)同时公告,上交所已受理中国船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
根据此前公告,中国船舶拟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以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成为存续公司,实际控制人不变。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总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一季度,中国重工实现营业总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这起合并的源头可追溯到2019年10月14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两者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的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由此,中国船舶集团承诺于2026年6月30日前,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合并等方式,稳妥推进符合注入上市公司的相关资产及业务进行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24年9月3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双双披露《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宣布启动本次交易。
类似这样的央企并购案并不少见。在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市值管理加快落地的背景下,央企进一步加大了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的力度。
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作用;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整合优势资源;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数次发声,政策思路更加明确。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现伟认为,未来国企并购重组、专业化整合将进一步聚焦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要注重从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要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整合,同时注重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技术创新和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记者 王璐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企业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
“两船”合并有新进展。5月8日晚间,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同时公告,上交所已受理中国船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
根据此前公告,中国船舶拟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以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成为存续公司,实际控制人不变。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总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一季度,中国重工实现营业总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这起合并的源头可追溯到2019年10月14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两者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的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由此,中国船舶集团承诺于2026年6月30日前,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合并等方式,稳妥推进符合注入上市公司的相关资产及业务进行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24年9月3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双双披露《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宣布启动本次交易。
类似这样的央企并购案并不少见。在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市值管理加快落地的背景下,央企进一步加大了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的力度。
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作用;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整合优势资源;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数次发声,政策思路更加明确。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现伟认为,未来国企并购重组、专业化整合将进一步聚焦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要注重从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要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整合,同时注重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技术创新和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王璐)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企业重组债务怎么解决
“两船”合并有新进展。5月8日晚间,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重工(601989.SH)同时公告,上交所已受理中国船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
根据此前公告,中国船舶拟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以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成为存续公司,实际控制人不变。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总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一季度,中国重工实现营业总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这起合并的源头可追溯到2019年10月14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两者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的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由此,中国船舶集团承诺于2026年6月30日前,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合并等方式,稳妥推进符合注入上市公司的相关资产及业务进行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2024年9月3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双双披露《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宣布启动本次交易。
类似这样的央企并购案并不少见。在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市值管理加快落地的背景下,央企进一步加大了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的力度。
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作用;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整合优势资源;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数次发声,政策思路更加明确。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现伟认为,未来国企并购重组、专业化整合将进一步聚焦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要注重从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要围绕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整合,同时注重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技术创新和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记者 王璐)
企业重组契税
“两船合并”迎新进展。
5月8日晚间,中国船舶公告,拟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
5月8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通知》。上交所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中国船舶称,本次交易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予以注册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必要批准、核准、备案或许可(如需)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回溯此次交易的历程,2024年9月2日晚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公告称,两家公司正在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事宜,并在2024年9月18日晚间发布了交易预案。
交易预案显示,中国重工将被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得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重组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这也是A股市场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
上述换股比例按照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计算,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换股价格分别为37.84元/股、5.05元/股。
2025年4月30日,中国船舶发布的《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2024年,中国船舶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0元(含税),中国重工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18元(含税)。
若上述利润分配实施后,经除权除息后的中国船舶换股价格将为37.59元/股,经除权除息后的中国重工换股价格将为5.032元/股,则换股比例相应将调整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修订稿》称,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均未发生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国船舶集团领导班子也迎来调整。
1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官网更新内容显示,王国强已任中国船舶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此次调整前,王国强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2024年12月30日,中国船舶集团网站“集团领导”栏目显示,徐鹏任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详见本报此前报道《千亿元重大资产重组!批复同意》)
业内人士称,上述重大资产重组是继“南北船”两大集团合并五年后,中国船舶集团又一次开展大规模资产整合。
2021年10月,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实控人均变为中国船舶集团以后,前述两家公司主要承担中国船舶集团的船舶总装业务。官网显示,2019年10月14日,中国船舶集团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修订稿》显示,本次交易前,中国船舶总股本为44.72亿股,中国重工总股本为228.02亿股。若不考虑合并双方后续可能的除权除息等影响,按照本次换股比例1:0.1335计算,中国船舶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发行的股份数量合计为30.44亿股。不考虑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行权影响,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船工业集团持有存续公司的股份数量为20.07亿股,持股比例为26.71%,为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合计控制存续公司的股份数量为37.05亿股,控股比例为49.29%,为存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修订案》称,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消除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巩固与突出其船海主业。存续公司将整合双方资源,优化船舶制造板块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
2024年,中国重工实现营业收入为554.36亿元,同比增长18.70%;归母净利润为13.11亿元,同比增长266.60%。
截至5月8日收盘,中国船舶市值1348亿元,中国重工市值989.6亿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编:左宗鑫
编辑:马锶宇(实习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企业重组是什么意思,企业重组主要表现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