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罪时效期限是多久
诈骗罪的时效期限,即追诉时效,依据法定最高刑而定。
若诈骗数额较大,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五年。这是因为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经过一定时间后,社会危害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当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时,追诉时效为十年。此类情况犯罪危害程度较高,需较长时间对犯罪行为进行追溯。
而要是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追诉时效则为二十年。若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因为这类犯罪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重大。
时效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二、诉讼诈骗属于诈骗罪吗
诉讼诈骗并不直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民事诉讼中通过伪造证据等手段,欺骗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从而非法获取他人财物或财产性利益。
虽然诉讼诈骗与诈骗罪在非法占有目的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存在明显区别。诉讼诈骗侵害的客体不仅包括公私财产所有权,还包括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秩序;其行为方式是借助司法程序实施欺诈,通过法院的裁判来实现非法占有目的,与诈骗罪直接针对被害人实施欺骗行为不同。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诉讼诈骗一般以虚假诉讼罪定罪处罚。虚假诉讼罪旨在规制通过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不过,如果诉讼诈骗行为同时符合其他犯罪构成要件,可能会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三、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从多个方面考量。
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即通过欺骗手段,意图将对方的购房款等财物据为己有,而非因客观困难暂时无法履行合同等正当原因。
客观行为上,通常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比如,虚构房屋产权情况,谎称有房屋出售实际并无产权;隐瞒房屋已抵押、查封等影响交易的重大事实。以这些欺诈手段诱使被害人签订并履行房屋买卖合同,进而骗取财物。
数额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才构成犯罪。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数额标准也有所不同,一般需达到当地规定的较大数额。
合同履行能力也是重要判断因素。若行为人根本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与他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骗取钱财,可认定构成此罪。例如,没有房产来源,却不断与多人签订购房合同收取款项。
此外,还要考察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交易过程、款项流向等综合判断是否构成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诈骗罪时效期限是多久啊
●诈骗罪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诈骗罪有时间限制吗,多久就不能算是诈骗了
●诈骗罪有时效期吗
●诈骗罪有效期
●诈骗罪的时效性
●诈骗罪多久失效
●诈骗罪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诈骗罪有效期多少年
●诈骗罪的法律时效
●诉讼诈骗属于诈骗罪吗判几年
●诉讼诈骗属于诈骗罪吗
●诉讼诈骗属于诈骗罪吗怎么判
●诉讼诈骗是否构成诈骗罪
●诉讼诈骗是什么意思
●诉讼构成诈骗的要件
●诉讼型诈骗罪
●诉讼诈骗的主要表现形式
●诉讼 诈骗
●诉讼诈骗的定性
来源:中国法院网-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