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皮试是干嘛的多少钱,皮试正常图和过敏图对比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范志

做皮试是干嘛的多少钱,皮试正常图和过敏图对比

大家好,由投稿人范志来为大家解答做皮试是干嘛的多少钱,皮试正常图和过敏图对比这个热门资讯。做皮试是干嘛的多少钱,皮试正常图和过敏图对比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打针前做皮试是干嘛的

正躺在值班室床上迷糊着,职业的敏感性,让我嗅到了隔壁诊室似乎有动静,爬起来,开门,睁开朦胧的双眼,见一对男女正和值班护士说着什么,我赶忙摇了摇还混沌着的大脑,走了过去。

原来这是两位外地来的游客,男的左脸颊部长了个脓肿,需要挂水,挂的是青霉素,需要一天挂两次,白天已经挂了一次,晚上又准备来挂。

我问他,白天挂了青霉素有什么不舒服吗?

他说,没有,已经挂了好几天了。

我打开电脑,点开他的账户,找了一会,发现没有他白天输青霉素的记录,我觉得有点奇怪了,就问,你白天哪里配的药?

他说,是上海带来的。

我想这个就有点麻烦了,按规定,不是一个型号或者同一批次出产的青霉素,都要重新做皮试的,就怕药物生产的工艺不同,导致药性不同,从而发生药物过敏反应,而药物过敏反应有时是相当凶险的,尤其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更是高一些。

昨天下午,还在抢救室,见到一位老人挂左氧药液时,发生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医生正在紧张地急救着,真怕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扛不住这次药物过敏反应的打击。

尤其晚上,我们这种基层医院,值班的医务人员少,急救水平还有限,突发严重药物过敏反应时,真的得会手忙脚乱,应对棘手的。

想到这,我只能不无遗憾地说:

挂青霉素,过敏反应概率大,所以换不同批次的青霉素都要重新做皮试的。

那病人信心满满地说:

哦,医生,你放心,白天我特意问了你们的医生,还拿了药瓶给药房的人看,一位女药师说,你们医院有这一模一样的。

“可是,即使这药是一样的,哪怕是同一厂家的,只要不是同一批次的药,还是要重新做皮试的。”我还是耐心解释着。

病人就有点生气了:

“医生,你们这不是耍我吗?白天,看病 的医生,还有药房的人都说可以的,到现在,你又说不可以,那让我怎么办?不挂吗?耽误了治疗,你负责吗?”


我心里哀叹,白班的同事怎么没告诉他医院的具体的规定啊,青霉素这种药物特殊,它产生过敏反应的元凶,往往不是青霉素本身,而是在合成青霉素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杂质,和青霉素一起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发生生过敏反应,而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青霉素的合格率,原料,生产工艺,运输过程,存储,温度,碰撞等各种问题,导致每批次青霉素的杂质含量也不同或者其他理化数据不同的,这就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

我只能再次和患者解释了青霉素发生药物反应的简单原因和可能的危险,可是,两位游客就是不答应,你一句,我一句的,气恼地认为我是在推诿病人,不负责任!

我也非常无奈啊,我说,要不这样,你重新做个皮试吧。

病人却一脸痛苦状:医生,皮试很疼的,你给我挂吧,出问题,我自己负责!

我也不管他如何纠缠了,走到护士站,问值班护士,这怎么处理比较好,

护士说,这样的情况只能拿我们医院的药,重新做皮试,没有哪位护士敢不做皮试就给挂青霉素的,出了问题咋办?我们也遇到过,不同批次的青霉素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出现了过敏反应。

是啊,这里不是国外啊,人家的原料好,生产工艺高级,有的国家。输青霉素不用皮试的,直接上,这是在国内,一支普通的80万单位的青霉素只有几毛钱啊!好像多少年都是这个价,你让厂家怎么活?不做皮试?你无所谓,我们医务人员可是一万个不放心啊,用药经验告诉我,必须皮试的啊。

我想到这里,连忙对护士说:

那咱们给他做一个皮试吧。

护士却一脸无奈地说:

我们医院的青霉素皮试只能去门诊输液室做,晚上病区里没有皮试液,不能做的。

这下,我也只能一脸失望地跟病人说:

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医院的规章制度啊,这也是正常的操作流程啊。

病人不干了,两个人都火了,盯着我和护士又嚷起来了:你们白天明明答应我可以,怎么到晚上就变卦了,这是你们的问题,你把白天的医生,找来,问他,是不是说可以的?

我说,他下班了,不在。

他依旧喊着:你打电话给他,问他,是不是这样说的。

那女游客也说:你还可以去问药房的人,她们也说可以的。

我只能苦笑着,白天的人都下班了。

想想在病区里,吵吵嚷嚷,也影响其他病人休息的,还是带他们去楼下吧。

我说,要不这样,你去别的医院做个皮试,再配了挂?

那男病人说,我挂了几天青霉素了,干嘛还要重新做皮试?你们药房的人答应我的。说可以配的。你带我去药房找她们。


我只能陪着他们下楼,去药房的窗口,找到了值班的药剂师,告诉了他,事情的经过。

值班药师也说,这个不行的,口说无凭,再说,青霉素的种类很多,你挂的是哪个厂家的,哪个批次的,哪个品种,我们都不知道,又是不同医院配的,为你用药安全负责,还是必须做了皮试再配。


问题是晚上还不能做皮试啊,我也很苦恼。

病人和家属又开始和药师闹起来了。

病人对我说,把你们领导找来,不是拿病人开玩笑,推诿病人啊。

听着病人的嚷嚷声,看着他肿得老高的脸颊,确实也痛苦,人生地不熟的,来我们这里旅游,让他半夜里去哪里治疗呢?这里离市区40公里多呢,没有出租车,公交车更是没有了,怎么去啊?怪不得他急得不行了。

他还说,其他药也挂过,只有青霉素效果最好。

我就和药师商量下,病人这样信誓旦旦得讲,估计确实有可能白班的药师和他的药核对过的。

我就先和白天的医生通 了电话,此时已经是快12点,还好医生没有关机,说了声万分抱歉,打扰休息了,问了情况,果然,是这样,医生请他和药师和护士都去药房核对过了,是一模一样的药,而且医生确实叫他晚上来配药的。


夜班药师也拿来了白班药师的电话,在拨打的过程中,我心里在暗暗祈祷,千万别关机啊,真是万幸,美女药师还没有睡,正精神抖擞得追剧呢,药师说,确有此事,核对过的,是一样的药。

我心里就有底了,问了药师能不能配,药师说,按规矩说,口说无凭,真出了问题,我们都有责任的。

我只有苦笑着说,都核对过了,应该说发生的概率就极低了,我是医生,我开的药方,真有事,我是主责。

药师也只能无奈地点头了。


我又跑去三楼护士站,和值班护士商量,护士也在我的劝说下,勉强答应了,说,医生,这可是在冒风险啊,出了问题,我们都要挨处分的。


是啊,我何尝不知,哪怕是正常的流程,挂青霉素,有的还会出问题呢?

我们的一位老护士长生病了,挂了六天青霉素没有任何不舒服,在第七天再挂时,竟然发生了严重的迟发性过敏性反应,差点没有救过来。何况这次我们没有任何皮试检查的依据,只是几个人口说无凭地说,这药一样的,真一样吗?

现在我们这三位当事人可是一位也没有见到是何种药啊,哪种型号和批号的青霉素啊!真到了法庭,可是讲证据的!

好了,不想了,病人已经拿到了药,一瓶250毫升的生理盐水,5只青霉素粉剂,连输液费,一共是4块5毛钱!便宜啊,因为药品是零差价的!

我看着药单,苦笑,就为这4块5毛钱,我们和病人费了多少口舌,还要承受多大的潜在风险啊!

那陪伴的女孩子突然走到我跟前,一本正经地说:

医生,谢谢你啊。

我心头一松,苦笑着点点头,病人和家属还是知道感恩的。


怕病人夜里挂水,空腹的话不舒服,问他有无饥饿感。

那病人见能挂上水了,口气也谦恭柔和了,再三感谢,到底是大城市来的,收放自如,目的达成,怒容难寻,笑意盈盈。

我递上一杯热开水,请他在输液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及时叫我们,输液结束后必须观察30分钟再走。

两人坐在那里连声说好的,再次感谢我们。

我终于疲惫地合衣倒在值班床上,脑海中还在想着这个病人,千万别有啥意外,平心静气,想听听外面有无动静,听着,听着,还是迷糊过去了,人死卵朝天,随他去吧。


正迷糊着呢,外面值班护士的呼叫声,急促的敲门声又响起,我从梦中惊醒,一骨碌爬起了,摸索着找眼镜,边穿鞋,边看手机,凌晨一点半!

心里长舒一口,看来那对上海人挂好了青霉素已经走了,安全就好,安全就好啊,心中大慰。

走进诊室,才发现此时里面正坐着一对摔伤的酒鬼,等我应对呢。

我的心啊,又抽紧了。。。

做皮试是干嘛的 体检

当前,PPD试验被广泛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和诊断,不少地区要求新生入学必须进行PPD筛查,发热病人在医院就医时也可能会被要求进行该项检查。

PPD是啥?如果是你做了PPD,当看到检验报告上那个大大的“+”号时,你是否心惊胆战?

PPD是啥?

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指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包括纯蛋白衍生物(PPD)和旧结核菌素(OT)。

PPD用来干啥?

PPD试验的主要用途包括:

①辅助诊断结核病。

②卡介苗接种3个月后,了解机体对卡介苗的细胞免疫反应。

③判断过敏素质(atopy)患儿的预后。

其中,PPD试验最主要的用途筛查结核病,因为肺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学校这样的密集人群场所中传播。

你需要做PPD吗?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要求,学校要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所以,接受安排没问题。当然,如果你接触过高危人群,主动筛查也未尝不可。

PPD怎么操作?

以PPD 0.1ml( 5U) 于左或右前臂内侧行皮内注射,在穿刺处周围皮肤将出现红晕、硬结反应,注射 48~72h 后测量和记录反应面积。

PPD结果怎么看?

测试结果通过硬结(明显突起的硬化区)的直径(垂直于手臂)来反映。受试部位无红晕硬结为(-);受试部位有针眼大小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结直径小于0.5CM为(-),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

0.5~0.9cm(+);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1.0~1.9cm为(++);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cm(+++);除出现红晕硬结外,局部出现水泡及坏死为(++++)。

阳性=结核?大错特错。阳性代表以下4种情况:

①曾经感染过结核菌但未发病;

②曾经患过结核病;

③接种过卡介苗;

④目前正在患结核病。

即便你是强阳性也不一定100%就得了结核病,只是发病风险比其他人高一些。需要进一步检查,临床专家判断。

阴性≠结核?也有问题。有可能你处于结核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也有可能是假阴性。这种情况,需要临床专家综合判断。

咳咳咳——划重点:任何情况,听从专业人士判断。

PPD事后该注意啥?

注射部位不能用手抓、擦,也不能涂抹任何药物和花露水、风油精、肥皂等等。密切观察试验后反应,不良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处理。试验后72小时准时到医院看反应结果。尽可能避免用激素类的药物。

文|感染疾病科 耿轩

审核|感染疾病科 李晓光

编辑|王丽

皮试正常图和不正常图

这天!真的开始进入疯狂模式了呢!

照这个剧情发展,非洲小伙大概也该收拾行囊准备回家避暑了,路边大约也该可以煎鸡蛋了,各种关于中暑的新闻也该占领各大媒体头条了,可是,这才6月份啊混蛋!

果然,武汉的夏天,年年都会有惊喜!

好吧,既然天气这么酷热难耐,作为大家的小可爱,永远为康粉身体健康着想的小天使,康康姐决定今天给大家讲点冷知识,消消暑吧!

喂!干嘛摆出这种表情?人家是讲冷知识!不是说冷笑话啦!人家很正经的哦!

那么

讲出这个冷知识之前

康康姐先问个问题

问题

你们有没有想过,把注射剂直接喝进肚子里?

告诉你们,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咧!连康康姐小的时候都想过!

因为很多注射针剂在注射的时候会引起局部疼痛,对于一些小盆友来说,注射的时候真的很难受,不方便操作啊,这种时候,如果能直接把那些药药喝进肚子里,不是更方便吗?

反正这些药也是要进入到人体内的,口服怎么也比直接注入血管安全吧!

好吧

今天的冷知识就是

注射液到底能不能直接口服呢?

面对如此清新脱俗

又极为奇葩的问题

康康姐的权威答案是……

绝!对!不!行!啊!

既然这些药药要做成针剂

而不是口服剂

当然有它的道理啊

道理就在下面几点哦

首先

很多药药在经过人体消化道的时候,会被咱们强大的消化功能破坏失效,或者吸收不好,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

比如肾上腺素啥的,口服就会被胃肠道的消化酶破坏,庆大霉素、肝素等在胃肠道内不易被吸收。

肿么办?这种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药药制成针剂,直接注入血液中,以求达到血药浓度,从而更好地给咱们治病啊!

第二

有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口服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

这种时候,反而是通过注射的方式进入咱们的体内会更舒适啊。

第三

有些药药可神奇啦,它们作为注射剂的时候,和作为口服剂的时候,作用竟然完全不同!

比如硫酸镁口服有导泻作用,但注射剂则是起镇静和抗惊厥作用,有没有很惊讶?

第四

有些药药做成针剂的时候,虽然看上去是液体,但并不是用普通的水溶解的哦!

有可能使用的是乙醇(酒精),甘油等等化学溶剂,这些溶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喝起来可是很难受的哦!

第五

针剂和口服剂使用的剂量也完全不同,针剂的剂量往往比口服剂大得多,随便就拿起来喝,小心药物过量中毒啊!

第六

有些针剂注射时需做皮试,如果不做皮试直接喝掉,可能会引起致命的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真的很恐怖,一定要小心啊!

别等了

不召唤神龙

没有第七啊

以上六点就足足可以告诉咱们

注射液不能直接喝,不能直接喝,不能直接喝啊!

最后

康康姐劝劝各位

药药这个东西真的很“神圣”,容不得咱们随意地“想当然”!

该注射的时候注射,该口服的时候口服,该嚼碎的时候嚼碎,该含化的时候含化,该用胶囊的时候用胶囊,该泡水的时候泡水……

每种药药都必须按照它规定的使用规则来,随便改变使用方式,后果可能很严重哦!

好了今天的冷知识就到这里吧!

还没有觉得凉快吗?

要不?

试试打开自己的银行卡余额?

可能会透心凉呢!

素材来源

“中国药闻”微信公众号

— 完 —

做皮试的操作流程

又是一年夏秋花粉季,往年的我此时正在跟过敏做斗争:专用洗鼻子洗液、抗过敏药、鼻喷药水、眼药水……多管齐下,方能正常工作生活。后来,在皮下注射300多针之后,我终于没有再过敏了!

厚厚的脱敏治疗注射单丨作者供图

每年秋天,早上起床先来十几个喷嚏

还记得小学五年级暑假尾巴的某天早上,父亲带我去跑步,一出门我就连着打了十多个喷嚏,父亲觉得我是感冒了。但我清晰地感受到那是不同于感冒的喷嚏,更像是过敏。

再后来,记忆最深刻的是我20岁那年的秋天,每天早上十几个喷嚏接连不断,嗓子也疼得要命。终于忍不了了,想到可能是过敏,我去买了抗过敏的氯雷他定,一粒下去症状果然好多了。

从此,这个药拯救了我两三年。但从最开始的一粒管几天,到后来一粒连一天都管不了,我就知道该去医院了。

此时我的过敏已经非常稳定,每年从立秋开始,起床时一定先来十几个喷嚏,涕泪横流;然后症状会持续到国庆节,时轻时重,重的时候我整个脑袋都是混乱的,鼻子痒、眼睛痒、耳朵痒、嗓子痛,同时还有打喷嚏、流鼻涕。

在网上查到我这种情况应该挂变态反应科,但家附近的三甲医院没有对应科室,只有耳鼻喉科。我想反正都是鼻子的事儿,耳鼻喉科应该也行吧。于是靠着从耳鼻喉科开的各种各样的药,我又熬过了几年。

再后来,跟一个同事聊天时得知,她春季花粉过敏,后续引发了支气管哮喘。想到自己一年比一年严重的过敏症状,我决定去变态反应科看看。

我开始了长达近5年的皮下注射

2015年秋天,我抢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号。医生听完我的病史描述后,首先问到:“家里有人过敏吗?”我这时才想起,姥姥一到秋天就离不开手绢,经常擤鼻涕,这有可能就是过敏啊,便如实告诉医生。

我问医生:“我这过敏是不是因为免疫力低下啊?我是不是应该多锻炼啊?”医生:“多少世界冠军也过敏,你能说他们锻炼不够?过敏主要和两件事有关,遗传和环境。遗传改不了了,环境的话,北方夏秋季有你的过敏原,你要不去长江以南生活?”我:“……”

医生告诉我,由于当时是我的过敏季,不适合做脱敏治疗,让我等国庆假期之后再来医院。说罢,医生还贴心地嘱咐我如果挂不上号就直接找他加号。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10月底才腾出时间去医院。遇到的第一个下马威就是过敏原皮试:首先要扎23针皮试;扎完后,医生用小刮板在我皮肤上刮了一下;等待15分钟后,去给医生看胳膊上起的大红包。加上抽血化验的结果,不出意外地,我被诊断为夏秋季花粉过敏患者

过敏原皮试丨作者供图

结合检查结果和病史,医生问:“你要不要试着做脱敏治疗?这个治疗疗程非常长,花费也大,医保不报销。”

“要几年?要多少钱?能根治吗?”我一脸懵。

“治疗要3~5年,花费在1~2万,一般能根治。皮下注射抗原,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从低剂量到高剂量,开始时一周两针,后面会一周一针,再到十天一针……就是一个让你身体逐渐接受过敏原的过程。”

“如果偶尔出去玩或者出差,不能保证按时打针怎么办?”

“偶尔的只要不超过21天就行。”

“那是打胳膊针还是屁股针?”屁股针就不治了,我想。

“胳膊针。”

“那好!我治!”咬着后槽牙,我下定了决心。

终于在11月初,我正式开始了脱敏治疗。药液是医院针对病人配置的,用号码来区分浓度,9号浓度最低,2号最高。其实还有1号,是给患者做皮试用的。

按照医生所说,我开始了从9号液到2号液、从低剂量到高剂量的治疗过程。从医院拿到药液后,我按时去社区医院皮下注射。

治疗流程图丨自制

从2015年11月到2020年10月,我终于结束了整个脱敏治疗。在治疗期间,我还做了两次过敏原皮试。

2017年11月去做第二次23针过敏原皮试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生也在做。妈妈一直在旁边鼓励他,小男生从开始时的每扎一下就“噢”“啊”“额”,变成了后面每一针都要咬牙质问“好了吗”“还有多少”,护士小姐姐则每一针都安抚他“快好了”“马上就好”“还有最后一针”。最后小男生带着哭腔:“你都说了好几次最后一针了,怎么还在扎?”整个皮试室的人哄堂大笑。

2017年11月做过敏原皮试时的左臂照片丨作者供图

2019年12月去做第三次皮试的时候,我又碰见一个男生。因为过敏原皮试时间一到,就必须立刻给医生看,否则过了时间风团就变小了。就在医生给我开药的时候,这个男生皮试时间到了。于是我有幸目睹了他的胳膊,不禁感叹:“哇!他这个比我还严重耶!”医生白了我一眼:“这是什么好事儿吗?比这个干嘛?”

算一下,皮下注射加上三次过敏原皮试,我一共被扎了363针,每一针都历历在目、清清楚楚。

在这差不多5年时间里,给我看过敏的医生,从副教授变成了教授,而我也从刚开始不敢看护士扎针,到后来跟着护士学会了给自己注射。我们都在进步着啊!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我几乎不再去社区医院了。每次给自己注射时,我脑子里都会浮现电影里特工给自己扎针救命的场景。进针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控制在大概45度,1毫升的注射器要将针头扎入1/2以上,然后慢慢推针、迅速拔针。

我跟护士姐姐学习皮下注射的视频截图。丨作者供图

2021年9月的一天,我打了几个喷嚏,然后突然意识到,我的过敏季已经这么平淡无奇地过了大半

今天的秋天,除了有两天打过十几个喷嚏,我再没有别的过敏症状。是不是可以说困扰了我很久很久的夏秋季花粉过敏,基本上就算是翻篇了?现在只希望,医生说的以后还可能过敏的情况不会出现!特别衷心地感谢我的医生,感谢现代医学。


医生点评

陈小雪 | 山西白求恩医院过敏反应科 主治医生

首先为作者治疗成功感到高兴!

每年立秋过后,我国北方夏秋季杂草将开始长达2~3个月的气传播粉,花粉过敏患者随之出现症状。夏秋季花粉包括蒿属花粉、葎草、豚草花粉等,其中蒿属花粉是中国北方最常见的过敏原。

花粉过敏患者可出现连续性打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过敏性鼻炎症状,也可出现眼痒、流泪、结膜充血等过敏性结膜炎症状,甚至会有咽部发痒、咽干、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影响生活与工作。严重者还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就诊。

花粉症常见症状丨腾讯医典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四位一体”综合治疗原则——

①患者教育:向病人讲解过敏性疾病相关的知识,使其能够了解此类疾病的原因、防护与治疗方法。

②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最根本的措施,但难以完全实现。

③药物对症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鼻内减充血剂等等,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但因不针对病因,存在症状反复、反复用药的弊端。

④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这是WHO推荐的唯一可能影响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改变免疫应答机制的“对因”疗法。

脱敏治疗的原理简而言之就是先给予低剂量的过敏原药物,剂量逐渐增加,达到维持量后再持续足够疗程,使患者免疫系统趋于正常,能够逐渐“适应”外界过敏原,从而避免过敏症状的出现。脱敏治疗包括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文中作者分享的就是皮下注射脱敏治疗,也是更常用、治疗频率更明确的一种方式。

脱敏治疗通常适用于以下几类患者: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过敏原回避等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症状者;需要大剂量药物和/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方能控制症状者;药物治疗引起不良反应者;希望避免长期使用药物者;希望预防变应性鼻炎或哮喘发病者。

脱敏治疗疗效分为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短期疗效包括: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减少对症药物的使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长期疗效包括:预防疾病复发、预防鼻炎发展为哮喘、预防疾病加重、预防出现新过敏原。不过,脱敏治疗并不绝对有效,不同病人、不同过敏原效果可能有差异。

无论是皮下注射还是舌下含服,均有可能出现一些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比如皮下注射方式,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的瘙痒、风团、肿胀、硬结、坏死;舌下含服方式,可能出现口内麻木、瘙痒感和肿胀,或胃痛、恶心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因此,脱敏治疗应在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虽然作者有学习皮下注射的热情,但仍建议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注射。

随着标准化过敏药物种类和安全性的发展,以及对治疗方案的不断规范,相信脱敏治疗可以越来越多的造福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 修订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57(02):106-129.

[2]Cheng L, Chen J, Fu Q, ect. Chinese Society of Allergy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8 Jul;10(4):300-353. doi: 10.4168/aair.2018.10.4.300. PMID: 29949830; PMCID: PMC6021586.

[3]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tests-procedures/allergy-shots/about/pac-20392876

[4]https://www.msdmanuals.cn/home/immune-disorders/allergic-reactions-and-other-hypersensitivity-disorders/overview-of-allergic-reactions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开到荼蘼

编辑:小艾、黎小球

封面图原图:图虫创意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同时接受视频投稿合作相关事宜可私信后台留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做皮试是干嘛的多少钱,皮试正常图和过敏图对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