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定金怎样投诉开发商最有效,退定金的法律规定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皮嘉

退定金怎样投诉开发商最有效,退定金的法律规定

大家好,由投稿人皮嘉来为大家解答退定金怎样投诉开发商最有效,退定金的法律规定这个热门资讯。退定金怎样投诉开发商最有效,退定金的法律规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退定金的最好办法

签订合同时,定金作为防止悔约的保障,其数额能否随意约定?定金对双方有何法律约束力?近日,湖北省黄梅县人民法院独山法庭审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就上述问题依法作出合理判定。

案情简介

2022年6月,原告胡某向被告张某支付3万元,用于购买石料,张某向胡某发货22车石料,价值18040元。同年7月,胡某再次向张某支付2万元,张某当月发货4车石料,价值3280元。后因县域矿山恢复治理,矿山停工,张某无法继续供货,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2023年12月,在辖区派出所组织的调解中,双方出具了一张收条,收条中“定金收条 收到胡某购买石头材料定金20000元”内容系胡某所写,张某在该收条上签名捺印。因调解未果,胡某以其已经支付定金2万元,张某未依约发货为由,诉至黄梅法院,要求张某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

法院审理

原告胡某于2022年7月向被告张某交付的2万元,是否属于定金?2万元是否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本案是否存在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被告违约责任的情形?是否适用以及如何适用定金罚则?围绕这些争议焦点,案件承办法官在查明案情后依法就该案作出判决,及时定分止争。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之间成立买卖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原告共计向被告支付5万元,被告出具收条确认其收取定金2万元,被告未足额交付石料,存在违约,应当适用定金罚则,被告作为收取定金方需向原告返还双倍定金。

但因矿山恢复治理需要,矿山停工,属于被告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的客观情况,可以部分免除被告责任。依据法律规定,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原被告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原被告提交的证据也无法证实双方曾约定过总货款或石料数量,法院依据矿山石料买卖的交易习惯,认定原被告并未就买卖石料总货款进行约定,无法确认合同总价款20%的数额。

综合考虑被告违约及存在不可抗力对被告全面履行交付石料义务的影响,法院在依法适用定金罚则的基础上,酌情由被告向原告返还定金30000元。宣判后,原被告均服判息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说法

定金,指以担保债权实现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由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至合同履行之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的一定数额货币的担保形式。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定金数额的上限规制,是法律平衡交易效率与当事人权益的重要体现。

定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双重担保性,定金同时担保合同双方的债权,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丧失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双倍返还定金;二是双向惩罚性,定金的惩罚性效果,可能发生在给付或收受定金的任何一方;三是定额性,定金数额存在上限,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若定金超过20%,则超出部分不产生定金效力,应予以返还或抵作价款,但未超出部分仍然产生定金效力。

本案因买卖石料的特殊性,按照当地交易习惯无法确定总货款,仅有原被告均认可的定金2万元,法院根据被告未依约履行的客观因素,在被告未履行义务应当适用定金罚则的基础上,对定金依法予以适当调整。

作者:邓煊

转自:中国法院网

来源: 山东高法

退定金不给退怎么办

签订合同时,定金作为防止悔约的保障,其数额能否随意约定?定金对双方有何法律约束力?近日,湖北省黄梅县人民法院独山法庭审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就上述问题依法作出合理判定。


案情简介

2022年6月,原告胡某向被告张某支付3万元,用于购买石料,张某向胡某发货22车石料,价值18040元。同年7月,胡某再次向张某支付2万元,张某当月发货4车石料,价值3280元。后因县域矿山恢复治理,矿山停工,张某无法继续供货,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2023年12月,在辖区派出所组织的调解中,双方出具了一张收条,收条中“定金收条 收到胡某购买石头材料定金20000元”内容系胡某所写,张某在该收条上签名捺印。因调解未果,胡某以其已经支付定金2万元,张某未依约发货为由,诉至黄梅法院,要求张某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


法院审理

原告胡某于2022年7月向被告张某交付的2万元,是否属于定金?2万元是否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本案是否存在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被告违约责任的情形?是否适用以及如何适用定金罚则?围绕这些争议焦点,案件承办法官在查明案情后依法就该案作出判决,及时定分止争。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之间成立买卖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原告共计向被告支付5万元,被告出具收条确认其收取定金2万元,被告未足额交付石料,存在违约,应当适用定金罚则,被告作为收取定金方需向原告返还双倍定金。
但因矿山恢复治理需要,矿山停工,属于被告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的客观情况,可以部分免除被告责任。依据法律规定,定金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原被告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原被告提交的证据也无法证实双方曾约定过总货款或石料数量,法院依据矿山石料买卖的交易习惯,认定原被告并未就买卖石料总货款进行约定,无法确认合同总价款20%的数额。
综合考虑被告违约及存在不可抗力对被告全面履行交付石料义务的影响,法院在依法适用定金罚则的基础上,酌情由被告向原告返还定金30000元。宣判后,原被告均服判息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说法

定金,指以担保债权实现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由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至合同履行之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的一定数额货币的担保形式。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定金数额的上限规制,是法律平衡交易效率与当事人权益的重要体现。
定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双重担保性,定金同时担保合同双方的债权,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丧失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双倍返还定金;二是双向惩罚性,定金的惩罚性效果,可能发生在给付或收受定金的任何一方;三是定额性,定金数额存在上限,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若定金超过20%,则超出部分不产生定金效力,应予以返还或抵作价款,但未超出部分仍然产生定金效力。
本案因买卖石料的特殊性,按照当地交易习惯无法确定总货款,仅有原被告均认可的定金2万元,法院根据被告未依约履行的客观因素,在被告未履行义务应当适用定金罚则的基础上,对定金依法予以适当调整。
更多信息,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山东高法

作者:邓煊
来源:中国法院网
编辑:石慧










这样的微信聊天记录作证据更充分

民间借贷约定“年息1分”,年利率是1%还是10%?

法官教你写“两状”⑤|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使用指引

退定金最狠的三个方法

一个定金

一个订金

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今天小编通过两个小案例

来给大家一次性说清楚

二者的区别


PART.01


定金不能随意退,交前需三思


2020年6月

李先生和妻子找婚庆公司办婚事

婚期确定在当年12月

双方约定

婚庆套餐价值1.6万多元

先付定金1万元



婚庆公司在婚礼前9天提交了策划书

李先生夫妇不满意

要求解除合同

退还定金


解惑

“定金”在法律上来说,是不能要求退还的。

“定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上是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之一,它的基本法律性质是违约定金,并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因此

可以看出定金的作用有两种情形

01

当合同正常履行时,定金充作价款;

02

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时,定金则作为罚款。

如果是给付方违约,那么给付方无权收回这笔钱;如果是收受方违约,则收受方应该双倍返还。

定金交付容易想要回来难

因此

消费者不要随便向商家交付定金

同时

签协议、交付定金前

要从多方面考察清楚

商家的信誉、能力水平

如果商家做出了口头承诺,在签订协议书时必须将他们的承诺写进去,书面化以保留证据,不要因为怕麻烦或碍于面子等不写进协议,给自己的消费带来隐患。


PART.02

订金不具有担保功能

2020年5月

王某与齐某签订了一份合同

合同约定:


王某将住宅楼卖给齐某,价款75万元,先付订金3万元,卖方协助买方办理过户手续、贷款等事宜。


双方在合同上签字捺印

3天后

齐某以王某口头答应

带家具、家电、卫浴

现予以否认为由

要求终止合同

并要求王某返还购房订金3万元


“订金”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被广泛采用

严格地讲

“订金”只是一个习惯用语

非法律概念

解惑

“订金”是一方当事人为交易需要而向另一方当事人交纳的金钱,不具有担保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交付的订金视为预付款,在交易成功时,订金充当货款,在交易失败时,订金应全额返还

支付方即使违约,收受方仍应承担返还订金的义务。

“订金”与“定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订金在法律上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从文字的理解上来说,“订”的含义是订立、预订之意。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

一定要头脑清醒

搞清楚“定金”和“订金”

以免在消费过程中经济受损失


PART.03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来源:天津高法微信公众号

编辑:田璇

退定金最怕三个证据

“618”还没到,各大电商

却已经纷纷开始了打折促销活动

对成年人来说

六一不仅仅是娃的儿童节

还是六月的第一个交易日

昨天(6月1日)

“退款”二字冲上热搜!

付定金时

“价格2xxx,定金只要100,买!”

付尾款时,欲哭无泪

据@新闻晨报 调查

大部分人因为

没钱付尾款及后悔购买

选择退款

那么,如果已经交了定金

然后又不想要了

定金不给退……怎么办?

实测:这样做定金可退

有网友支招:

“如果付了定金后悔不想买了,可以把尾款付了,然后申请退款,定金和尾款就可以全额退款了。”

据多家电商平台预售协议显示:未付尾款定金不退,付尾款后若退款,定金可退。

所以上述方式退定金

可行!

记者也尝试咨询已提交定金的商家客服,商家表示:付尾款后,申请退款即可。

网友:“退款”速度

赶不上发货速度

尽管有了切实可行的

拿回定金的方案

但不少网友还是表示

“退款”速度根本赶不上“发货”速度

前一晚激情下单,早上睁眼清醒退款

打开某宝,物流显示——

包裹已经送达?!

网友:发货这么快是怕我们退款吗?

卖家:只要我发货的速度够快,你的退款就赶不上我!

还有不少网友呼吁:

何必买了再退

因需购买,切莫冲动消费!

来源: 新闻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退定金怎样投诉开发商最有效,退定金的法律规定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