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保险怎么赔偿,物流保险怎么买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沈涛

物流保险怎么赔偿,物流保险怎么买

大家好,由投稿人沈涛来为大家解答物流保险怎么赔偿,物流保险怎么买这个热门资讯。物流保险怎么赔偿,物流保险怎么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物流保险收费标准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5月7日,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保险”)公告称,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物流”,601156.SH)7942.01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后者总股本的5%,交易总价款8.69亿元。此次举牌后,中邮保险成为东航物流重要战略股东,并承诺18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东航物流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旗下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2024年,东航物流实现营收240.56亿元,同比增长16.66%;实现归母净利润26.88亿元,同比增长8.01%。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下降7.40%。

中邮保险向界面新闻表示,此次投资旨在落实中国邮政集团与东航集团的战略合作,通过资本纽带连接金融与物流要素,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交通强国”战略”。

中邮保险的举牌是2024年开始的举牌热中的一例,在新的会计准则、外部环境变换和政策支持下,险资涌向权益投资将成2025年主旋律。

新准则下的举牌热

中邮人寿上一次举牌是2024年10月22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安徽皖通高速H股28.4万股,这也是中邮人寿2015年以来首次举牌。

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临时负责人、中邮保险副总经理张戬曾表示,2023年后中邮保险在A股市场的权益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战略上都有显著提升。为响应监管号召及政策变化,中邮保险增加了权益投资,发挥保险资金的稳定器作用。其中,一半以上权益配置放在高股息类资产里。

从行业看,2025年险资举牌动作显著升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8日,中邮保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7家险企已累计举牌13次,涉及农业银行H股、中国神华H股等标的,覆盖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高股息、低估值行业。

险资举牌增多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是新会计准则(IFRS9)的实施。新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三类,其中权益类资产的市值波动需直接计入利润表(FVTPL),导致险企净利润大幅波动。

为规避这一影响,险资倾向于通过举牌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以上,从而适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或FVOCI类资产),此类资产仅需按持股比例确认被投企业净利润份额或仅将股息收入计入利润表,有效平滑市场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冲击。

配置需求改变投资风格

另外,险资举牌与保险业整体向浮动收益产品转型的大趋势也相辅相成。

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与2025年一季度发布的研究值2.34%相比,此次下调了21个基点,行业又一次站在预定利率调降的边缘。

如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今年二季度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再次低于2.25%,将触发预定利率调整机制,最早三季度下调。

在此背景下,传统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无疑再受打击,可以与保险公司共享经营成果的分红型保险将占据主流。

中邮保险总经理李学军曾对界面新闻表示,从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来讲,任何超过10年保障期的储蓄类产品采用固定利率定价都存在缺陷,不管利率上行还是下行,都会面临风险。“未来将持续坚定发展长期分红险,做分红险坚定的推动者。”李学军强调。

然而,分红型保险产品实际的收益和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与整体投资情况息息相关,如何能博取更高更稳健的收益成为各保险公司的课题。叠加过去高收益的刚性兑付保单积累下来的配置压力,习惯于固收投资的保险公司需要向权益资产要增量成为了共识。

其实险资因配置需求寻求资本市场的机会并不是新鲜事,2015年的举牌潮,就始于万能险带来的高收益压力。

在2015年的举牌狂热后,监管出手压降万能险业务,并在资产端进行收紧,在偿付能力门槛和资金来源上实行分级监管。

此后险资举牌风格从争夺控制权、寻求短期高增长逐步走向“长钱长投”,分享被投公司经营红利。

监管打通堵点

监管部门也为险资入市带来暖意。2024年和2025年诸多重磅文件和重要会议均提及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推行长周期考核等支持措施,为险资成为耐心资本打通“堵点”。

尤其在险企最为关心的偿付能力权益资产的风险因子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5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向界面新闻表示,假设有一家10000亿投资资产的保险公司,股票12%,股票市值1200亿。本来对应的资本要求,比如说是40%,那就需要480亿的资本,现在风险因子打九折,那就去可以节省48亿的最低资本。大致估算,偿付能力能提升10百分点到15个点之间。

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测算,假设本次针对险资持有的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在50%沪深300成分股配置假设下,考虑风险分散效应前静态释放最低资本为364亿元,如果全部增配沪深300,对应股市资金达1349亿元。

物流保险理赔标准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频次显著增多。近日,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斥资8.69亿元“举牌”东航物流,这一动作凸显其在加快对权益市场的布局。而举牌的背后,是因为低利率背景下,险资的投资收益率需要靠更多的高收益资产来贡献增量,这样才能让业绩保持增长。



又有险资“活水”入市了。


5月1日,东航物流发布公告称,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方物流公司股份7942.01万股,占东航物流全部发行股份5%,触发“举牌”。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不是中邮保险第一次参与权益市场。在此之前,中邮保险已先后投资华能新能源与皖通高速H股。大手笔入股多家公司的背后,中邮保险有着自己的审慎考量。


对于中邮保险而言,投资业务既是过去业绩波动的关键变量,也是当下盈利的核心驱动。中邮保险董事长李学军日前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表示,公司2024年的利润主要来自投资端的贡献。


2024年,中邮保险实现净利润89.4亿元,创开业以来最高水平;实现总投资收益22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4.1%,较2023年上升1.4个百分点。



中邮保险“捡漏”东航物流


中邮保险以9折从普洛斯手中“捡漏”了东航物流5%股份。


5月1日,东航物流公告显示,持股5%以上的股东珠海普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与中邮保险正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书。珠海普东计划将持有的7942.01万股东航物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5%)转让给中邮保险,转让价格为10.944元/股,较4月30日收盘价12.15元/股打了9折,交易总价款达8.69亿元


珠海普东的背后是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由其100%持股。从股权结构来看,交易前珠海普东持有7942.01万股东航物流股份;协议转让完成后,珠海普东将完全退出东航物流股东行列,而中邮保险将持有7942.01万股东航物流股份,占总股本的5%。同时,中邮保险承诺,自过户登记完成之日起18个月内,不会通过任何方式减持此次交易获得的东航物流股份。


在资金来源方面,公告内容显示,中邮保险此次受让股份的资金来源于中邮保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保险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寿险企业,注册资本达286.63亿元,于2009年8月正式挂牌开业。根据偿付能力报告,截至2025年3月末,中邮保险总资产规模达6312.9亿元,净资产80.21亿元。


东航物流是东航集团旗下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企业。年报显示,2024年,东航物流实现营收240.56亿元,同比增长16.66%;实现归母净利润26.88亿元,同比增长8.01%。今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下降7.40%


事实上,此次股权交易并非偶然。据悉,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25年2月14日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邮保险也表示,中邮保险基于自身发展投资需求和支持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规划安排进行长期投资。


从整个保险行业来看,不难发现,险资“活水”正不断“涌入”资本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有中邮保险、中国人寿、瑞众人寿、长城人寿、平安人寿、阳光人寿、新华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举牌,举牌次数约13次。



加速布局权益资产


与其它险资一样,中邮保险正加速布局权益类资产。


2024年11月,中邮保险披露的《中邮保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大额未上市股权投资的信息披露公告(协议签署阶段)》指出,公司拟对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新能源”)投资约40亿元,约占华能新能源募资总额的26.67%。


据了解,华能新能源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华能集团旗下子公司。此前是港股上市公司,2020年2月其选择在香港联交所选择主动退市。彼时业内分析认为,华能新能源退市后,华能集团将迎来一场风电业务的大整合,并在A股上市。


就在披露投资华能新能源之前,中邮保险还宣布增持并举牌了皖通高速H股。2024年10月22日,中邮保险通过沪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买入增持安徽皖通高速H股份28.4万股,平均每股作价9.8912港元,涉及资金280.91万港元。增持后的持股数目为2482.8万股,持股比例由4.9784%升至目前的5.036%。而这是自2015年以来,中邮保险的首次举牌。


然而,距首次举牌仅4个月,皖通高速H股却遭中邮保险减持。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月20日,皖通高速H股遭中邮保险在场内以每股均价10.5885港元减持266万股,涉资约2816.54万港元。减持完成后,中邮保险最新持股数目为2216.8万股,持股比例由5.04%下降至4.50%。


此外,从年报数据来看,也可看出中邮保险加大了权益类资产投资。数据显示,2024年末,中邮保险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中股票的规模77.15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41.02亿元,上涨了36.13亿元,涨幅达88.08%。与此同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中股票的规模更是达到了337.99亿元。


对此,中邮资管公司临时负责人、副总经理张戬表示,中邮保险在A股市场的投资规模和占比,在2023年后都有显著上升。


从大类资产而言,张戬表示,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对于权益资产的投资更积极。其中,一半左右的股票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这类资产偏高股息类,配置的目的是拿股息。


进入2025年后,中邮保险继续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据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末,中邮保险旗下产品仅出现在凤凰传媒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市值约为1.37亿元,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邮保险旗下产品已经出现在云天化、凤凰传媒、兴蓉环境、中信海直、华润双鹤这5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市值约为6.35亿元。


除权益类资产外,中邮保险在不动产领域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2023年9月,该公司受让大悦城东城区中粮·置地广场项目交易总价42.56亿元。2024年2月,中邮保险再以13.6亿元拿下西安启迪中心项目。2025年1月最新签约上海博华广场不动产专项基金,该物业位于静安区核心地段。


据中邮保险总经理李学军表示,完成上海这一宗交易后,中邮保险持有的不动产余额合计不到100亿元,占其总资产比例约为1.6%。



业绩靠投资实现逆袭


加速布局权益类资产让中邮保险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业绩大反转。


中邮保险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保费收入达1349.40亿元,同比增幅达22.82%,连续两年站上千亿平台,进位至行业第7位,实现净利润89.41亿元,创开业以来新高。


这一表现与2023年形成鲜明对比——当年中邮保险净亏损120.13亿元,亏损额居行业首位。从“百亿亏损”到“近百亿盈利”,其业绩逆转的关键何在?


深入分析发现,投资收益成最大推手。2024年,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2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16%;总投资收益率从2023年的2.7%提升至4.1%。其中,股票资产表现尤为亮眼,贡献投资收益12.39亿元,而2023年同期该项亏损5.74亿元。


除了受权益类资产“牛市”的影响外,中邮保险业绩大翻身背后更多是“技术性调整”。


2023年1月1日,中邮保险在资产端率先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但负债端仍沿用旧准则(IFRS4)。这种“不对称执行”导致资产端完全暴露于市场波动,缺乏有效对冲工具,从而放大利润波动。


因此,中邮保险2023年年报中也表示,中邮保险也在年报里面表示,若执行了新保险合同准则,2023年的净利润为正。


为了平滑利润波动,2024年1月1日,中邮保险立即切换至新保险合同准则。对此,中邮保险总经理李学军也表示,2023年由于执行不对称的会计准则产生的亏损,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2024年收益大幅上升后,把亏损转回来一部分,金额约20多亿元,且这属于一次性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邮保险的业绩迎来大反转,但其偿付能力仍存较大压力。2025年1季度末,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58.9%,环比下降26.6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跌至93.9%,环比下降22.7百分点。


而偿付能力的下滑主要是因为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未来,中邮保险如何兼顾业绩与偿付能力,对其而言仍是一大挑战。

物流保险公司有哪些

又见险资举牌。

5月7日,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保险”)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日前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物流”)股份7942.01万股,占该上市公司全部发行股份的5%,触发A股举牌。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步伐加快。《国际金融报》记者依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公告统计,截至目前,已有中邮保险、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平安人寿、中国人寿、长城人寿、阳光人寿等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参与举牌,举牌次数达13次。

转让总价超8亿元

根据公告,本次举牌东航物流股票的参与方为中邮保险,受托管理人为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保险资管”)。

截至2025年4月29日,中邮保险未持有东航物流A股股票。直至此次与珠海普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珠海普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书》,受让获得珠海普东持有的东航物流7942.01万股无限售流通股,约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据悉,每股转让价格为10.944元,中邮保险将支付的转让总价款为8.69亿元,占该公司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14%,符合监管要求。

根据相关规定,中邮保险将本次投资纳入权益类投资管理。受托管理人中邮保险资管将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市场后续反应,不排除在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保险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为286.63亿元,2009年9月正式挂牌开业。

东航物流是一家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于2021年6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旗下拥有中国货运航空、东航快递、东航运输、东航供应链、东航冷链等子公司及境内外多个站点及分支机构。

对于此次战略投资,中邮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中邮保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落实中国邮政集团与东方航空集团战略合作,通过资本纽带连接金融与物流两大要素的最新实践。“未来,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持续释放协同效应,深化央企战略合作,积极探索产融结合,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邮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01.07亿元,同比增长8.75%;实现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下滑超40%;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3.94%、158.92%,分别较上季度下滑22.66个百分点、26.61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还将继续下滑至75.40%、141.38%。

举牌步伐加快

“2025年整个股票市场的机会显著大于过去两三年。”在今年2月的媒体座谈会上,中邮保险资管临时负责人、中邮保险副总经理张戬表示,公司将逐渐增加波动性较大的股票配置,期望获得更多超额收益。同时,公司也在建立成熟的股权投资团队,直接投入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相关的行业。

在张戬看来,保险投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资产和负债相匹配,因此在投资方面会优先考虑久期的匹配,这也是中邮保险收益匹配的最终目标。“我们不会以风险为代价去追求更高的收益,更多的还是会考虑匹配负债的需求,平衡好资产期限和收益的情况。所以在投资端,我们会有限度地提高对资产的风险评估级别,从而提高投资收益,但这个幅度不会特别大,这就是我们今年的资产配置的主要思路”。

从行业整体来看,记者梳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公告发现,2024年共有8家险企出手增持了18家上市公司,触发A股和H股举牌达20次,超过2021年(1次)、2022年(5次)、2023年(6次)三年举牌次数的总和。

步入2025年,险资举牌动作不断。截至5月7日,已有13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除中邮保险外,涉及的险企还包括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平安人寿、中国人寿、长城人寿和阳光人寿。

从举牌的对象来看,银行股最受险资青睐,公用事业和能源类公司同样是险资关注的重点,且不少被举牌上市公司为港股标的。

国信证券非银金融行业研究负责人孔祥表示,在存量负债成本相对固定的背景下,长债利率持续走低进一步加大险企资产负债匹配压力。作为绝对收益型机构,保险公司资金较少进行信用下沉,因此进一步加大“资产荒”压力。

“在此背景下,险资持续加大对具有高分红、高资本增值潜力、高ROE(净资产收益率)属性上市企业的投资力度,以获取中长期稳健投资收益,匹配负债端资金需求。”孔祥指出,准则计量方面,对于优质中长期权益类投资资产,险企或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进行计量,在平滑报表波动的同时,匹配中长期收益现金流需求。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物流保险费怎么算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5月7日,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保险”)发布关于举牌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物流”)股票的信息披露公告。

中邮保险表示,本次举牌东航物流股票的参与方为中邮保险。受托管理人为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次中邮保险与珠海普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书》,中邮保险受让获得珠海普东持有的7942.01万股无限售流通股,约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0%。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物流保险怎么赔偿,物流保险怎么买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