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如何审查2025,股东抽逃出资的责任

债权债务 编辑:杨皓

一、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如何审查2025,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如何审查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如何审查:在执行程序中,审查、认定股东抽逃出资行为是追究股东法律责任的关键一步,以确保交易安全和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审查方法包括审查银行账户资金出入明细、审查实物投资是否真正属于公司、查证相关部门登记等。股东抽逃出资的形式包括将出资转入个人账户、将实物投资转移至他人名下、将财产登记成立新公司等。

法律分析

一、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怎样审查

股东出资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必经程序。股东出资的结果,构成公司的注册资本,它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对外承担责任的基础。实践中,股东为了规避法律,逃避法律责任,往往会在公司成立时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转移财产等违法行为,而公司对外的民事活动引起的纠纷和诉讼,一般不会涉及到对这类违法行为的审查,大多数是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公司无可供执行财产或财产不足时,才得以发现所谓“皮包公司”、“空壳公司”的真实面目。所以在执行程序中,审查、认定这类违法行为,是追究作出这类违法行为的股东的法律责任,确保交易安全,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关键一步。

在执行实务中,如何查找和审查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以货币出资的,审查公司设立时和设立后投入注册资金的银行账户上的资金出入明细单,如该出资转入到了以自己名义开设的个人账户上,或他人账户上,又没有注明转款用途或没有相关依据说明转款用途的,可认定是抽逃出资。

2.以实物出资的,如果是动产如机器设备,则审查公司是否真正拥有该设备,该设备有没有处于公司的住所地或营业场所,是不是在公司的监管下。否则,即可视为抽逃了该实物投资;对于需要进行相关部门登记才发生转移效力的,如建筑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到登记管理部门查证,如将该实物又重新登记到自己或他人的名下,可认定股东抽逃出资。

3.对于公司将所出资的财产全部或部分另行登记成立另外一家新公司的行为,属实践中的转移财产“脱壳经营”的行为,该行为导致公司失去了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财产,使公司处于“悬空”经营的状态,违背了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和公司资本不变的法律原则,可认定该行为属抽逃出资、转移财产的违法行为。

二、股东抽逃出资的形式有哪些

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入股东个人所有;

(二)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三)违反《公司法》第166条规定,未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或者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在短期内以分配利润名义提走出资;

(四)抽走货币出资,以其它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

(五)公司回购股东的股权但未办理减资手续;

(六)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等;

(七)股东通过虚假诉讼形式,抽逃公司资产;

(八)股东以公司名义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提供借款而不索还等形式,抽逃公司资产;

(九)脱壳经营,即股东利用公司外壳进行脱壳经营(当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后,股东将原公司的主要人、物、财从公司脱离出来另外组成一个新公司,并将原公司的主要业务转入新公司,原公司完全成为一个“空壳”,新公司完全不承担原公司行为产生的责任,却实际上利用原公司的资产在运作),从事违法行为损害合法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股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八章公司财务、会计第一百六十六条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二、股东抽逃出资的责任

1、对公司其他股东的民事责任。股东抽逃出资,将会损害其他股东及公司的利益,在此情况下,已经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可以根据公司章程之规定,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根据《公司法》第152条之规定,在公司怠于行使其追偿权时,代表公司提起间接诉讼,要求将抽逃的资金退还公司。

2、对公司的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起诉抽逃出资的股东,要求其归还所抽逃的出资及赔偿由此给公司所造成的损失。

3、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公司的资产是实现公司债权人权益的重要保障,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严重侵害了债权人利益的实现,所以应当对公司的债权人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标准有:1、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2、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3、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4、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十二条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四、企业股东抽逃出资可以申请法院核查吗

法律分析: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不可以申请法院核查,但是法院可以认定。

当股东存在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时,当事人可以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十二条

公司成立以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一) 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二) 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 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四) 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五) 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五、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八十三条 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第一百九十九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六、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

法律分析: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解释三》 第十二条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执行中如何审查财产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情形

股东抽逃出资的诉讼时效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法律责任

公司法 股东抽逃出资

股东抽逃出资案由

股东抽逃出资的刑事责任

股东抽逃出资如何举证

公司股东抽逃资金的认定

股东抽逃出资是否可以被执行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情形,股东抽逃出资案由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