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家住重庆市铜梁区某镇某社区的张某来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很无奈地向调解员倾诉了因妻子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婚房被父母收回并逼迫与妻子离婚的不幸遭遇。
听完张某的一番倾诉后,第一感觉告诉调解员,小夫妻并没有走到离婚这一步,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会导致张某与妻子闹离婚呢?张某与妻子李某是二婚,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后,彼此相见恨晚,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两人于2017年春节前结婚。张某父母将自己名下的三室二厅给张某小两口作为婚房,当时一家人关系还很好。一年过后,他们的女儿降生,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按理说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却不料婆媳之间因生活琐事而不断发生摩擦和纠纷。
事情的起因是妻子李某与公婆之间的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不同。李某希望自己小家庭要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应不受或少受包括公婆在内的其他人的干扰。而公婆则因为性格比较强势,虽说不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但每周的一天,他们会从住地赶到离儿子家不远的某广场参加老年人活动,并来儿子家探望孙女。可能是老俩口认为到儿子家跟到自己家一样,他们每次都是不打招呼,便拿钥匙直闯儿子的住处。刚开始时,媳妇倒不以为然,日子久了,李某总感到别扭,便找机会与老公提出,让公婆来家的时候最好事先告知,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张某听了老婆的诉说感到很为难,他既感觉这不是什么大事,又迫于父母平时的威严不敢与之沟通。此时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夹板”,也为婆媳之间矛盾的升级埋下了伏笔。日复一日,公婆还是与往常一样每星期来儿子这里一次,李某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公婆来家之前,带着女儿外出躲避,有时实在躲不了,也不与老人打招呼,不尊重老人的举动时有发生。此时的张某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方是自己的爱妻,一方则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作为“三夹板”的他,两面受气,痛苦难堪。
最后双方矛盾还是爆发了出来。每逢节假日,老人希望儿子带着孙女去家里共享天伦,但每次都被媳妇以各种理由回绝,儿子也以各种理由进行搪塞,致使老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不到自己的小孙女。媳妇这一有悖情理的举动,自然引起了婆婆的极度不满。于是,老俩口在2018年元旦节前给儿子下了最后通碟,务必让儿子带着孙女在元旦节来家中团聚,反之,则要求儿子与媳妇离婚。面对父母的压力,作为儿子的张某在无奈之下采取谎骗和拖延战术,制造出种种理由没有回去。怎料最近小夫妻俩便收到法院一纸确认判决:儿子、媳妇限时搬离产权属张先生父母的房子,也就是小俩口的住处。同时,老俩口要求儿子立即离婚。一个生活条件优越的幸福家庭倾刻间即将因为婆媳之间的矛盾以及作为“三夹板”的张某不作为而倒塌。张某在深陷家庭纠纷的痛苦中,想到了人民调解,就来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希望人民调解能给他解决问题。
【调解过程】调解员接受申请后,认真分析案情,确定了调解目标及调解方案,首先找来当事人李某,进行面对面沟通。调解员给她分析情感得失,指出她在婚后生活不当之处,特别是对其不尊重老人的举动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经过调解员的解释,李某明白了善待老人、尊重老人是每个晚辈的道德准则,同时,也明白了不尊重老人是一个愚蠢的行为,由此造成了自己一家被扫地出门的状况。调解员让李某设想一下,如果在平时李某对婆婆尊重一点,如果逢年过节一家人领着女儿去婆婆家里团聚而不做任何阻挠的话,就不会出现矛盾激化的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沟通、帮助、和批评教育,李某意识到是自己存在过错在先,态度也从原来的强硬到后来逐渐软化,她已经知道,先前所做的一切是损人又损己的,如果继续与公婆对峙,到头来吃亏的一定是自己。见李某思想有了转变,调解员又打电话叫来了张某,鉴于小夫妻俩感情尚好,双方都不想离婚的意愿,调解员劝说张某收回先前准备与李某离婚的打算,并带着自己的女儿在周末去爷爷奶奶家里团聚,以求得老人的宽恕和谅解,小俩口一口答应了调解员的要求。
行路一百半九十,实际上最难做的工作,还是张某父母的思想转变。一方面他们自身性格比较强势,另一方面,他们对儿子的不争气,特别是对媳妇的看法及做法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婆媳之间长期引发的摩擦和矛盾能不能就这么容易化解呢?调解员拨通了张某父母家里的电话,当张某的母亲得知调解员的身份后,一口回绝了接受调解的好意,便挂断了电话,调解工作顿时陷入了僵局。此时调解员感到,虽然李某在处理与婆婆关系的问题上错误在先,但她毕竟年轻气盛,经过教育、沟通和帮助,她已经承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应该给她一个弥补的机会。调解员决定曲线救国,找张某要来他母亲最要好的朋友的电话号码,拨打过去。对方听了调解员一番讲述之后,十分痛快地答应了调解员请她从中搓和的请求,她表示既然调解员做工作如此细致负责,也愿意看到一个家庭和和美美,愿意出面协助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的调解重现了一丝希望。
既然有了希望,调解工作一定要趁热打铁。调解员决定采取多管齐下的调解策略,在一方出面做工作还没有得到确切回话之前,让张某带着女儿率先与老人家团聚,表达出满满的诚意,另一方面让李某选择机会亲自给老人道个歉并说一声对不起。终于,在多方的反复努力下,老人那边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一家人最终重归于好。
【调解结果】最终,李某向两位老人进行道歉,表示以后会好好孝顺他们,也不会阻止孙女去爷爷奶奶家;张某父母也重新接纳了她,表示继续让他们两口子在房子居住,也不再要求张某和李某离婚。张某的痛苦终于得到了解决。
【案例点评】本案存在复杂矛盾且调解无果的当事人,双方情绪一定非常对立,只有通过第三方或多方的介入才能缓和当事人的情绪,才能促使当事人冷静下来,理性正视现实,正确面对未来。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这对婆媳之间以及小夫妻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必须运用多管齐下做工作的调解策略,最终达到了圆满的结果。
调解策略上,多采取情理疏导,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工作,使当事人情感上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如果当事人一直拐不过弯,想不通,则可以从旁边的亲朋好友入手,请他们帮忙一起调解,从情感上减少阻碍,从而顺利化解纠纷。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铜梁2020年11月发生血案
●铜梁大案
●铜梁凶杀案
●重庆铜梁区法院官网
●铜梁区法院网站
●重庆铜梁法院
●重庆铜梁区新闻
●重庆铜梁人民法院官网
●铜梁大案
●铜梁区法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