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拆迁300个城市有哪些,大拆迁有哪些城市名单
大家好,由投稿人熊和月来为大家解答大拆迁300个城市有哪些,大拆迁有哪些城市名单这个热门资讯。大拆迁300个城市有哪些,大拆迁有哪些城市名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拆迁的钱会流到哪里
南京人的朋友圈又被重磅消息刷屏了!今天在江宁区官网扒到最新文件,东山街道要搞大动作了。
站前路沿线即将启动房屋搬迁,4个亿真金白银砸下来,住在邵圣工业园附近的街坊们怕是要笑醒了。
先看岔路口这个黄金地段,邵圣工业园边上的21户人家要翻身了。
金港花园、金竹花园的邻居们可得瞪大眼睛,这次搬迁涉及4.7万平米房屋,9户住宅12家企业全在范围内。
知道这意味着啥吗?每拆一户人家,相当于天上掉下个百万大礼包。
老张家的三层小楼去年刚翻新,这下拆迁款到手能在江宁万达全款买两套新房。
更刺激的是黄泥塘这个"老大难"终于要翻身了。
住在这里的李大姐听到消息,立马给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打电话:"赶紧回来,咱家三十年老破小要升值了!"这个江宁最大的城中村住着1100多户本地人,还有8000多外来打工人。
现在政府要把破旧电线、坑洼路面全换成柏油马路和绿化带,这不比中彩票还香?
横溪街道的居民们也别闲着,81万方土地开发计划板上钉钉。
住在雍泰明园的老王头最近逢人就嘚瑟:"知道我家楼下要建啥不?地铁口、大商场全安排上了!"标美家纺和宏叶纸业的员工可得留个心眼,公司周边地块全被划进开发范围,说不定哪天上班就变拆迁户了。
要说最让人眼红的还是站前路拆迁户。
秦淮河边的老厂房摇身一变成CBD,当初花50万买仓库的赵老板,现在能拿千万补偿款。
隔壁开小卖部的刘婶子乐得合不拢嘴:"我这破店面拆迁款,够在河定桥地铁站旁边开三家连锁店!"
黄泥塘居民们也别急,虽然不像站前路直接拆房拿钱,但整治工程能让房子每平米涨三千。
住在文靖西路的陈师傅掰着指头算账:"我家80平老房子,改造完转手能多卖24万,这不比打工强?"更别说政府要给这里通燃气、装电梯,住着舒坦比啥都强。
横溪这波开发更是藏龙卧虎。
81万方的土地里藏着多少机会?做建材生意的吴总已经连夜联系施工队:"赶紧在宁丹公路附近租仓库,等开发商进场,咱们光卖沙子都能发家!"美的雍翠园的新业主们也在偷着乐,小区周边配套起来后,房价起码能涨三成。
要说这些项目背后的门道,那都是真金白银的生意经。
邵圣工业园腾出的地块,将来不是建写字楼就是盖商场,开发商早就盯着这块肥肉。
黄泥塘整治后,周边餐馆、便利店绝对人流量暴增。
横溪那边更不用说,新楼盘还没开建,中介已经把传单塞满周边小区信箱。
住在这些片区的居民现在走路都带风。
金竹花园的王阿姨昨天买菜都多割了二斤排骨:"就当提前庆祝,反正拆迁款马上到账!"小焦村的老孙头更绝,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的20万存款全取出来:"等新房盖好,直接全款买套大三居!"
不过也有精明人在算细账。
在邵圣工业园开厂的马老板特意请了律师:"我这厂房证照齐全,补偿款怎么算都得掰扯清楚。
"黄泥塘开五金店的周姐也留了个心眼:"政府说整治提升,我得把店面重新装修,到时候租金翻倍不是问题。
"
这些项目可不是空头支票,白纸黑字写着时间表。
站前路搬迁今年就要启动,黄泥塘改造资金正在走审批流程,横溪的五年开发计划更是倒排了工期。
住在这些区域的,现在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拆迁进展,比看股票还上心。
要说最会抓机会的,还数周边房产中介。
小张最近在邵圣工业园附近驻点,见人就递名片:"哥,拆迁款到手考虑买房不?我这有内部房源!"链家、我爱我家更是连夜培训员工,把周边小区户型图背得滚瓜烂熟。
餐饮老板们也没闲着。
黄泥塘路口的牛肉面馆已经挂出转让告示:"不是不干了,等改造完我要盘下整层商铺!"横溪街道的奶茶店老板更机灵,提前在开发地块对面租了门面:"等施工队进场,每天三百杯起步!"
这些城市更新项目带来的不只是眼前利益。
邵圣工业园搬迁后,周边空气质量能提升两个等级。
黄泥塘整治完,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踩泥巴路。
横溪开发更是能让整个街道脱胎换骨,从城乡结合部变身现代化新城。
住在江宁的各位可得擦亮眼睛,说不定下一个拆迁公告就贴在你家楼下。
现在去黄泥塘转一圈,满大街都是量房子的评估员,家家户户都在盘算能拿多少补偿。
这波城市更新浪潮,简直就是江宁人的财富直通车。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拆迁协议千万看仔细,补偿方案要反复核对。
有门路的赶紧打听周边地块规划,没准你家隔壁的空地明年就变地铁口。
记住,在江宁这地方,今天的老破小,可能就是明天的黄金屋!
大拆迁最新消息
最近,房地产市场又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大拆迁潮卷土重来,货币化安置也强势回归,这不禁让大家纷纷猜测:2015年那波楼市狂飙难道又要重现江湖?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件事。
拆迁与货币化安置,楼市的“王炸”组合再现?
回顾2015 - 2019年,那一轮棚改货币化安置堪称房地产市场的超级引擎。央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释放了大量资金,累计达2.59万亿,带动了总计超2700万套棚改项目开工。大量拿着安置款的居民涌入楼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15年的12.8亿平米一路飙升至2019年的17亿平米,房价更是开启了一轮疯狂上涨,许多城市房价翻倍,土地出让金也是水涨船高,2015年为3.2万亿,到2019年达到7.2万亿 。
如今,住建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将城中村改造范围从35个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地级以上城市,明确要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同时,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这一系列动作,和当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操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难怪大家会浮想联翩。
这次和2015年,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相似之处
1. 政策刺激目的:当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是为了消化楼市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带动经济增长。如今重启大拆迁和货币化安置,同样是在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压力,库存高企的背景下出台的政策,目的也是为了刺激住房消费,稳定楼市,拉动相关产业链,促进经济复苏。
2. 资金支持力度:2015年有央行PSL提供巨额资金支持,撬动后续一系列资金。这次也不例外,不仅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项借款,商业银行也被鼓励提供市场化贷款支持,多渠道保障改造项目的资金需求。
不同之处
1. 规模差异:2015年那一轮年均棚改500万套左右,而这次新增的改造项目是100万套,规模上明显小于当年,从规模上看,想要达到当年那种全面性的楼市疯涨难度较大。
2. 市场环境不同:当年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上升周期,需求旺盛,加上政策刺激,房价一路高歌猛进。如今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人口增速放缓,购房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市场整体趋于理性,投资性需求被大大抑制。而且“房住不炒”的定位坚定不移,政策不会允许房价出现大幅非理性上涨。
3. 安置方式优化:这次除了货币补偿外,房票安置成为重要方式。拆迁户拿到房票只能用于购房,且可享受一定溢价,但只能购买指定开发商楼盘,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量资金无序流入楼市,防止房价被恶意炒高,也能更精准地去库存 。
对楼市和购房者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楼市而言
1. 分化加剧:在高能级城市,本身住房需求就较为旺盛,货币化安置资金会进一步刺激购房需求,推动房价稳中有升,特别是核心地段的优质房源可能会更加抢手;而在低能级城市,由于人口持续流出,购房需求不足,即使有货币化安置,也难以完全消化库存,房价上涨动力不足,楼市分化会愈发明显。
2. 去库存加速:通过货币化安置和房票安置,能够定向消化一部分商品房库存,尤其是那些位置较好、配套完善的楼盘,去化速度会加快,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
对购房者来说
1. 刚需购房者:如果所在城市有大规模城中村改造和货币化安置,短期内市场上购房需求增加,可能导致房价上涨,刚需购房成本上升。但从长远看,随着城市更新和住房供应结构的优化,也可能会有更多优质房源可供选择 。
2. 投资购房者: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投资房地产的风险明显增加。虽然部分城市可能因拆迁和货币化安置出现房价短期波动,但已很难再现过去那种普涨的投资机遇,投资需更加谨慎,要精准选择有潜力的城市和区域 。
大拆迁和货币化安置回归,虽然看似有2015年楼市狂飙的影子,但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已截然不同。这一轮政策更多是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实现软着陆,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过去的楼市暴涨。无论是购房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保持理性,看清市场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大拆迁时代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指引中
新一轮全国大拆迁与以往的区别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更新的推进,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了一轮新的拆迁潮。然而,与过去令无数人暴富的拆迁潮相比,这次拆迁在政策导向、补偿方式和实施目标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凌兆路711弄明年大拆迁
前天我妈打电话,兴奋得不得了:"儿子,听说咱们老家那片要拆迁了,这回可要发大财了!"
我叹了口气,这是最近第几个跟我说这事的人了?从小区门口遇到的老王,到微信群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似乎人人都在等着拆迁"暴富"。
确实,最近上海、杭州、南京这些城市公布的拆迁计划动辄上千亿,连中央也频频放政策信号,看着像是新一轮"大拆大建"要来了。
但我得泼盆冷水——这次的拆迁跟十年前那波让人"躺赢"的棚改,简直是两回事!
拆迁款没那么多了,现在是算"民生账"
记得2015年左右那波疯狂的棚改吗?
那会儿央行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往市场砸钱,地方政府直接给拆迁户发现金,一家人拿着几百万补偿款,转身就去买房。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被硬生生推上去了,还出现了深圳白石洲、广州猎德村那些"亿元户"的神话。
我表哥家在河南一个小城市,家里破旧的平房拆了,一下子拿到260多万现金,全家乐疯了,直接买了两套新房,还剩不少钱。
但这一次,拆迁的目标变了——不再是刺激房价,而是化解风险、盘活存量。
住建部的新政策明确说了,这轮拆迁重点搞"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从35个大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市,计划新增100万套改造任务。
最大的变化是补偿方式:从"给现金"变成了"给房票+部分现金"。
就拿济宁、西安来说,现在推出了"房票"政策,鼓励拆迁户用补偿款去买现有的商品房,还能额外获得最高30%的购房奖励。
为啥要这么搞?一方面是为了消化现在高企的房地产库存(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超46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像上次棚改那样,大量现金涌入市场把房价推上天。
拆迁的钱从哪来?不再是"印钱"了
十年前棚改的钱,主要是央行通过国开行发放的PSL贷款,说白了就是"印钱拆迁"。
而这次拆迁的资金来源复杂多了:有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还鼓励社会资本通过REITs、PPP等方式参与。
成都6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拿到1200亿元授信;上海今年拆迁预算高达1148亿元,其中专项债券占了很大比例。
这种变化背后,是中央对地方债务风险的高度警惕。过去那种棚改带来的隐性债务问题,如今必须通过"项目自平衡"来解决——也就是说,拆迁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必须能覆盖成本。
对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啥?拆迁补偿的"暴富时代"结束了!
南京推出的"房票安置",拆迁户虽然能享受契税减免和购房优惠,但没法直接套现;杭州、青岛等地则对选择货币补偿的居民设了奖励上限。
简单说,这轮拆迁的好处,更多流向城市功能升级和公共服务改善,而不是个人腰包。
谁能真正受益?不是投机客,是有需求的人
过去,拆迁最大的赢家是那些手握老破小的业主和投机客。
我一个同学2010年在郑州花20万买了套城中村的破房子,就是奔着拆迁去的,结果2018年真拆了,一下子拿到了180万补偿,躺着就把钱赚了。
但这次,政策明显向两类人倾斜:
一类是住在有安全隐患房屋里的居民,比如2000年前建的预制板房、消防不达标的旧小区;
另一类是影响城市规划的关键区域住户,如地铁沿线、产业园区内的棚户区。
深圳新规把拆迁同意门槛从80%降到三分之二,就是为了加速推进城市核心区更新。
对投资客来说,这轮拆迁的"造富效应"大打折扣。旧改完成后,老小区可能因环境改善而升值,但涨幅远不及棚改时期;而那些指望"搏拆迁"的远郊房产,反而可能因城市发展重心转移而贬值。
真正的机会可能在产业链上:建筑、装修、物业管理等行业会迎来订单激增,尤其是电梯加装、智慧安防等细分领域。
普通人该怎么办?别再做发财梦了
面对新一轮拆迁潮,我给大家几点实在建议:
自住需求要放第一:如果你住在危旧房里,拆迁确实是改善生活的好机会,但别对补偿金额抱太大希望。选择安置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地段、配套和长期居住成本。
我一个亲戚去年在杭州拆迁,选了回迁房而不是现金补偿,虽然少拿了20多万,但回迁后的小区环境、配套都很好,长远来看是明智之选。
投资一定要谨慎:盲目买所谓的"拆迁概念房"风险太大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非核心区的老房子。与其赌拆迁,不如关注已经完成旧改、地段好的老小区,居住价值和租金回报可能更稳定。
关注相关行业机会:拆迁往往和"保障房建设"、"地下管网改造"等工程一起进行,相关行业的就业和商机值得关注。
最后说两句
十年间,中国房地产从"大干快上"转向"精耕细作",拆迁的逻辑也跟着变了。
如果说上一轮棚改是"用钱换空间",那么这一轮城市更新就是"用空间换品质"。
对普通人来说,靠拆迁暴富的神话恐怕难再上演,但抓住政策红利、理性规划资产,依然能在变革中守护自己的"安居梦"。
前天,我那个总想靠拆迁发财的邻居老王又来问我:"你说我要不要再买套老破小,等着拆迁?"
我拍拍他肩膀:"现在的拆迁,不是让少数人暴富,而是让城市变得更宜居。与其把钱压在不确定的拆迁上,不如把钱花在确定的生活品质上。"
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赌的。
昨晚和几个发小吃饭,聊到各自的房子。有人抱怨自己19年买的房子至今没升值,有人炫耀自己小区要拆迁了,还有人犹豫要不要趁现在政策好赶紧上车。
我只说了一句:"别人的故事再精彩,也不如自己的需求更重要。"
买房也好,等拆迁也罢,都应该回归居住本质,而不是一味追逐投机暴利。这个道理,在当下的楼市环境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大拆迁300个城市有哪些,大拆迁有哪些城市名单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