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员增效,减员最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李诗

减员增效,减员最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

大家好,由投稿人李诗来为大家解答减员增效,减员最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这个热门资讯。减员增效,减员最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减员是什么意思

文 | 游戏茶馆

在大众视线隐身已久的蓝港互动,上月底发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所披露的数字令游戏茶馆唏嘘不已。

去年蓝港营收1.46亿,同比增长7.78%;净亏损0.29亿,同比扩大66.60%;员工仅57人,环比骤减56.15%;支付离职补偿758.6万,同比增长64.70%。

亏损对于蓝港而言已是家常便饭,自2014年上市以来十年里蓝港从未盈利,并且营业收入更呈现出断崖式下跌。蓝港上市首年,年收入尚能达6.79亿,而到去年收入已跌至1.46亿。

蓝港止不住下滑颓势的背后,是游戏业务的崩塌。

游戏茶馆了解到,蓝港游戏业务已全面萎缩,只剩少量人手维护老游戏,更无新游戏在研。伴随着蓝港业务重心迁移至Web 3,同期影视业务又屡有突破,蓝港的游戏味越来越淡。

蓝港游戏业务持续萎缩

01 旗舰新游公测前,制作人跑了,半年即出0.1折服

去年9月,蓝港研发四年之久的旗舰新游《闹闹天宫2》终于上线了,但没有激起多少水花。《闹闹天宫2》自从去年11月后再无任何更新,目前没内容没活动。倒是在上月底时,游戏光速推出了0.1折福利服。通常而言,只有下架或不再更新的游戏才会推出0.1折服。

半年就推出0.1折服

就在《闹闹天宫2》公测前夕,蓝港副总裁、游戏业务负责人陈浩一纸辞呈挂印而去。游戏茶馆获悉,陈浩就是《闹闹天宫2》的制作人。

公开资料显示,陈浩是蓝港元老级人物,曾负责运营蓝港三剑之一的《神之刃》(另外两剑是《苍穹之剑》和《王者之剑》)。后期他又带队成功发行《十万个冷笑话》和《黎明之光》,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陈浩在《苍穹之剑》制作人赵军、《王者之剑》制作人梅嵩相继离职后,于2018年升任游戏业务负责人。

旗舰游戏公测在即,但制作人却离职。似乎预示着《闹闹天宫2》命运最终触礁沉没。

《闹闹天宫》是蓝港近八年来最为成功的自研IP,续作《闹闹天宫2》自然被寄予厚望。不过《闹闹天宫2》玩法由轻度MOBA变成了塔防卡牌,多少有点货不对板,在四年的开发周期中最终迷失了方向。

部分老玩家对2代玩法大改感到不适应

据知情人士回忆,《闹闹天宫2》几轮测试下来数据一直不理想,团队内部也对项目前途感到忧心忡忡。不过在陈浩的坚持下,《闹闹天宫2》从2023年延期至2024年,期间反复不断地进行调优、测试,但收效甚微。

一家非常擅长小游戏发行的大厂,曾一度接近签下《闹闹天宫2》的发行权。不过当他们看到《闹闹天宫2》小游戏版本的测试数据后,顿时意兴索然。这可能也是《闹闹天宫2》小游戏版最终消失在蓝港年报中的一大原因。

修改数月后,蓝港最后硬着头皮强行发《闹闹天宫2》。果不其然,微量的宣发操作后,《闹闹天宫2》很快就被新游浪潮淹没。而那时项目组人员已所剩无几,再无内容更新。

蓝港年报披露,去年游戏业务收入3980万,同比下降43.2%。蓝港将下滑归因于2023年确认了《伊苏:梦境交织的长夜》(已取消)发行权的一次性收入。

蓝港负责引进的《伊苏8》改编手游

在有旗舰新游上线的当年,蓝港游戏收入却录得高双位数下滑。可见《闹闹天宫2》的实际收入有多不如人意,还远不如一款被砍游戏的发行权版金高!

02 曾婉拒16亿收购要约,如今市值仅7800万

十年前时,蓝港也曾风光过。赴港上市前,蓝港顺利从端游转页游,再从页游转手游,每一步都踏准了市场节奏。

蓝港创始人王峰曾任金山高级副总裁,分管游戏业务,是雷军的下属。据听过王峰演讲的人描述,王峰演讲能力完全不输雷军,故事和干货穿插,趣味盎然。

2007年,看到了端游大浪潮机会的王峰,拿着IDG给的200万美元天使投资创立了蓝港互动。

创业早期时,蓝港的端游产品也不赚钱,一度困难至需要裁员缩减开支。直到王峰决定公司转型去做手游,蓝港完成华丽蜕变,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一家手游公司。

2013年蓝港推出《王者之剑》手游,一炮而红,高峰时月流水破4500万。当年就为蓝港带来2.39亿元,撑起来了半壁江山。

王者之剑

彼时移动互联网风口方兴未艾,各大厂商都在疯抢一张新世代的门票。快速崛起的蓝港犹如一颗闪耀的钻石,吸引着其他资本争相竞逐。多家上市公司挥携带重金,与王峰洽谈收购事宜。

2013年7月,A股上市公司朗玛信息发布公告,拟以16亿元收购蓝港。然而双方未能在交易价格、交易结构和方案上达成一致,一个月后交易终止。其实收购案告吹的核心原因还是:蓝港不愿卖,创始团队不甘寄人檐下。

王峰认为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差,主要依靠“并购+对赌”推动利润增长。在他看来,蓝港那时年收入已经过亿,卖公司相当于把自己能赚到的钱提前拿到,但要被上市公司老板拿着对赌鞭笞着干活。王峰直言“心里不平衡”。

在获得投资人支持后,王峰决定推动蓝港独立上市。为了尽快上市,蓝港也等不及满足香港市场主板条件,直接选择上交易量更小、但财务要求不高的创业板。

2014年蓝港赴港上市,成功挂牌港交所创业板,市值36.24亿港元。站在那个时间点来看,王峰不卖蓝港是对的,毕竟独立上市估值可比朗玛信息的收购价高得多。然而香港创业板远弱于主板,交易量萎缩得厉害,撑不起互联网公司估值。再加上蓝港始终无法盈利,很快就沦为仙股(低于1港元的股票)。当然这些都是通过后视镜得出的结论。

眼下,蓝港股价只有两毛三港元,市值相比刚上市时跌去了97.54%。

03 相比游戏,创始人更信仰比特币

身为蓝港的掌舵人,王峰一直在推动公司多元化经营。他始终认为,作为CEO不能仅忙于眼下,还要察觉外部市场的变化和新产品趋势,不然恐失去“明日的早餐”。手握IPO募得的7.2亿港元,又有手游稳定的现金流,蓝港尝试了诸多新业务。

2016年,蓝港进军家用机市场,发布了战斧F1主机,结果销量惨淡,铩羽而归。

同年,蓝港影业扬帆起航。王峰曾表示影视是游戏向外延伸到泛娱乐内容,“一定要做”。蓝港影业屡次尝试改编自家游戏IP,但最终跑出来的却是网文IP改编的网剧。

2018年,王峰个人精力转向投入区块链,创办火星财经,后又辞去蓝港CEO,将火星财经股份免费转让给蓝港。

2021年,时任CEO的廖明香组建一支小团队尝试做食品业务,希望食品业务做好后能养游戏研发。廖明香后来在接受游戏新知采访中透露,食品业务上线半年就做到了月GMV破千万。

2022年,王峰回归蓝港,重任CEO,提出聚焦Web 3,关停了食品业务。王峰回归后,首先请来了火币美国原CEO担任独立董事,任命火星财经原产品负责人赖伟锋担任蓝港海外Web 3副总裁,负责Web3游戏平台和GameFi产品的运营。

王峰在朋友圈中直抒胸臆,认为Web 3和游戏结合的奇妙世界,大有可为。

2023年,在王峰的大力推动下,蓝港首次购买加密货币,共花费2000万元。

2024年,王峰将自己持有的NFT交易平台Element股权(35%)赠予蓝港。这一年蓝港投资了比特币算力供应商EcoPowX,并继续花费5340万元购买加密货币。

年报披露,截止去年年底,蓝港共持有102.06个比特币、818.13个以太坊,浮盈460万美元。蓝港投资加密货币,的确实现了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

翻看蓝港的2024年报,如今Web 3业务评述已放在所有业务的最前面,也是着墨最多的部分,充分体现了Web 3业务的优先级。董事会审议年报时,王峰对于游戏的态度是保持关注但“不会急于动手”;对于加密资产,他则大胆地表示不排除完全以比特币本位管理公司。

相比游戏,王峰无疑更信仰比特币。

04 回过神来已是沧海桑田

回顾蓝港上市以来的发展轨迹,似乎他们偏好穿梭于热门风口之间,从影游联动、VR、区块链到直播电商,再到AI领域。除了影视业务做出了一些成绩外,其他尝试皆乏善可陈。

现在的蓝港即缺能力又缺资源,去制作一款符合当下市场审美的游戏。而创始人的兴趣、精力早已转移至其他领域,游戏业务能以最低成本维系下去,已是不错局面。

国内游戏市场生态早已天翻地覆,老牌游戏厂商或存在路径依赖,回过神来已是沧海桑田。

减员当月社保要缴纳吗




【看这里】


啥是“减员”?

社保减员就是员工从公司离开,从辞职或离职当月开始申请停止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


单位办理增减员有时间限制吗?

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每月的任何时间均可办理。单位有人员增加时,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单位有人员减少时,在不欠费的情况下,应及时申请办理停止缴费。

单位已注销或吊销,无法与单位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如何办理单位人员停保?

由于参保单位关闭、停业等原因,参保人员无法提供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办理人员减少时,原则上依据市监部门系统输出的注销或吊销手续办理;尚未注销或吊销且两年内既不申报又不缴费的,经分局核实,可根据本人申请办理人员减少。如本人还存在欠费,应先补齐欠费。减员时间为该单位报表中断时间。




《916阳光热线》

真心真诚,服务民生

每周一至五 9:00-10:00

欢迎拨打直播热线:

0431-85815111、0431-85815999

《916阳光热线》与您共担风雨,沐浴阳光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延大 一鑫

审核:怀楠

监制:王林 郝峰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减员原因

日前,随着圆通公布2024年财报,市面上主流的八家上市快递企业2024年报纷纷公布完毕。南都记者梳理了解到,过去一年,一方面,电商退换货、进村、出海领域持续为各企业贡献新增量,另一方面是无人车、无人机、智能分拣等自动化设备作为新质生产力被广泛运用,为物流运转提质增效。随着数智化、精细化管理普及,八家主流上市企业首度实现全面盈利。

国家邮政局统计,2024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745亿件和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3%。相比于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比重持续下降,中部、西部地区量收比重双双上升,反映出行业仍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整体市场区域结构趋向平衡。根据各企业财报,头部快递企业的日均单量从2022年的4000万~7000万,增长至2023年的5000万~8500万,再到2024年的6000万~9000多万。但与此同时,价格竞争仍然激烈,就目前一季度已公布的财报来看,韵达、圆通的归母净利润都受到拖累而同比下滑。

(制表:南都记者傅晓羚,数据来源于各企业财报)

电商退货率攀升助推逆向件增长,贡献主要增量

2024年,快递行业的日均业务量近5亿件。从业务量层面看,圆通、韵达、申通、极兔2024年度业务量增速均超过了行业21%的平均增速。从市场份额看,中通仍然位居行业第一,但与第二名圆通的差距持续缩小。随着竞争的加大,仅申通的年度市场份额同比2023年增加,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南都记者留意到,对于主打电商市场的“通达系”而言,逆向件和散单件已成为主要的增量来源,并被相关企业高管多次提及。

例如,极兔速递执行总裁樊苏洲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极兔的逆向件和散单业务在2024年日均做到300万单,同比增长80%。中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在业绩会上强调:“提升散件业务规模是优化收入结构的关键举措之一”,第四季度,中通散件日均件量突破700万单,同比增长近50%,其中来自自有订单渠道300万,来自逆向物流的包裹约400万,比去年翻了一番。2025年的目标是散件的日均包裹量从546万增加到840万。

圆通在财报中披露,通过加强与电商平台对接,推动逆向物流等业务发展,强化散单业务营销,2024年公司散单和逆向物流快件同比增长超70%。尽管未透露具体数据,但韵达在财报中介绍称:“兴趣电商导致的冲动消费使得退货率攀升,高退货率也催生逆向物流需求,成为快递业务增量的新引擎。”此外,顺丰也在财报中提及:2024年公司电商退货业务量实现较快增长。

大客户和集运业务是申通快递重要的增量来源。据统计,2024年,申通重点引入高端品质客户拓展业务,为超过20个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大客户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60%。在散单业务上,承接了多个主流电商平台的逆向退货业务,并与快递柜、驿站等多个散单寄件平台合作。此外,申通陆续在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开通了集运服务,全年处理量超过1亿件,带动了西部省份业务快速增长。申通高管近期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表示,将继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25年内常态吞吐产能将提升至日均9000万单以上。

八家上市企业首度全面盈利,顺丰净利润重返第一

从盈利层面上看,对比2023年,2024年呈现出一些新变化。首先,随着3月百世集团从纽交所退市,加上极兔实现整体扭亏,八家主流上市快递公司首度实现了全面盈利。其次,顺丰在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拉动下,叠加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在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01.70亿元,创A股上市以来新高,时隔三年后超越中通重返第一。

从增速看,京东物流和申通在2024年都取得了净利润同比三位数的显著增长,且近三年逐年提升。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的转折点后,2024年,京东物流录得年度利润同比增长507.2%至70.88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86.8%至79亿元,主要因收入增长及精细化管理令成本生产率提高的综合影响,带动毛利提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率达到4.3%,利润和利润率均达到自上市以来的最好水平。

而申通2024年以净利润205%的同比增速领跑“通达系”,全年录得净利10.4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增长199.55%,主要通过加大智能化应用投入和自有运力投放实现了降本。

同期,极兔速递录得净利润1.1亿美元,首度实现整体业务的扭亏为盈,极兔中国市场连续第二年实现盈利。扭亏为盈的原因同样是精细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极兔中国的单票成本下降约11.8%至0.30美元,缩小了与同行的差距。

当前,快递市场价格受到淡季竞争影响较为显著,价格下行延续至今年一季度。韵达高管在近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谈到,价格一定程度上给快递经营链路带来了压力。尽管行业局部市场的价格竞争依旧存在,但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监管引导和托底效应可以有力制约单票价格进一步下行,公司对行业快递价格的波动持谨慎乐观态度。中通高管此前则在业绩会上提到:“经济复苏缓慢导致低价值或亏损件比重显著提升。在战略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我们正进行审慎权衡,以确保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平衡。”

科技驱动转型,申通、韵达减员至不足1

人力是物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主要成本。近年来,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推动物流快递行业从传统人力驱动向科技驱动全面转型。

工作人员在智能快递流水线上分拣快递包裹。新华社照片

南都记者梳理各企业财报留意到,2024年申通、韵达、顺丰、德邦都普遍出现职工减员。其中顺丰减员最明显,全年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从153125减少至147189人,减员5936。不过,人均年薪增加了7.4%至21.7万元,是各企业中最多的。同期,顺丰全网管理的快递员数量从43万增加到44万。

顺丰在财报中披露,2024年公司人工成本为1121.2亿元,同比增长9.08%,主要由于推出激励机制促进小哥积极开拓业务,业务量增长带动员工报酬进一步增加。在提升员工薪酬竞争力的同时,由于通过营运模式变革、投入自动化无人化设备等举措,提升操作效率,管控人力成本上涨幅度,令人工成本占收入比率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

2024年,申通快递的员工数和快递员数双减少。全年领取薪酬员工数从2023年的12927人减少至9293人,首次低于一万人,减员3634人;人均年薪下降18.9%至15.4万,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也下降了41%。与此同时,全网常态快递员数量从2023年的20.82万减少至20.22万人,减少6000人。

与申通同样出现员工数和快递员数双减少的还有德邦。2024年,德邦员工从2023年的76042人减少至2024年74839,减员1203人;人均年薪10.7万元,同比减少3%。同期,德邦全网快递员数量从6.08万减少到5.56万,减少5200人。

德邦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的人工成本同比减少0.45%至150.12 亿元,占收入比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主要因持续升级收派服务,提升末端网络覆盖能力,并通过精益管理促进收派、中转等环节人效提升,一线文职人员逐步转型。此外,业务结构发生变化,高运费低人工的整车、网络融合、供应链等业务体量提升,进一步拉低人工成本占收入比。

2024年,韵达的员工从10920减少1155人至9765人,员工数同样低于一万人,但快递员数量从19.8万增加到超20万。韵达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正在利用无人车、无人机、无人驿站等技术,加快、加力打造“1+N+AI”的多层次科技能力,同时根据网点大小,结合揽派包裹量需求,帮扶网点因地制宜地建设集包仓、网格仓、无人车或智能快递柜、无人驿站。随着先进生产力下沉,会给网点甚至快递全链路带来效率提升、时效提质、成本下降。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减员和裁员的区别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5日电(孔庆玲)当地时间3月4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这是他重返白宫后的首次国会演讲。

自1月20日宣誓就职以来,特朗普施政动作不断,截至目前已签署近80项行政令。

法新社指出,自1937年以来,还没有哪位美国总统像特朗普这样,在上任伊始就签署如此多的行政令。

从退出国际组织到对外加征关税,从收紧移民政策到精简政府机构……特朗普政府的各类行政令已为其第二任期奠定基调,多维度展现出与前任政府截然不同的执政方向。

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瘦身”提效

1月20日,特朗普在宣誓就职当天签署行政令,组建由马斯克牵头的名为政府效率部的顾问委员会,并声称这将大幅削减联邦开支,以恢复联邦政府的能力和效率。

1月28日,特朗普政府向联邦雇员提供“买断”计划推动其主动辞职,强力推进联邦政府雇员大规模减员工作。

2月1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指示进一步推进联邦政府大规模减员工作。行政令称,所有承担非法律或法规规定职能的办公室、所有本届政府暂停或关闭的部门或业务、所有在拨款中断期间通常不被认定为必要的部门都应优先裁员。

2月26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备忘录,要求各联邦机构配合政府效率部确定裁员目标,在3月13日前提交大幅裁员计划。

资料图:特朗普。

驱民“筑墙”

1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废除非法移民或合法临时居留者在美出生子女的“出生公民权”。

同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南部边境进入紧急状态。行政令要求采取加强人员和资源部署、增加物理屏障等措施,制止所有非法移民入境。

1月2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暂停非法移民通过南部边界入境美国,指示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和国务院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立即驱逐、遣返并清除越过美国南部边界的非法移民。

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举行记者会。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退群”施压

1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并将再次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1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称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

2月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月4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决定重启在其首个总统任期内对伊朗实施的“极限施压”系列举措,包括寻求将后者石油出口规模打压至“零”的措施,以此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2月6日,特朗普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认为其对美国和以色列采取“非法行动”。

“挥棒”加税

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

2月3日,特朗普宣布对墨加两国加征关税措施暂缓30天实施,并继续进行谈判。目前,相关加征关税措施已于3月4日生效。

2月1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并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

2月13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

2月21日,特朗普签署一项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重启对数字服务税的相关调查。此举显示美国有意寻求对数字服务税征收报复性关税。

3月3日,特朗普表示,“对等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

当今世界,全球格局处于持续动态演变之中,特朗普政府秉持的“美国优先”理念,与全球化浪潮激烈碰撞,未来走向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然而,无论这些激进政策最终驶向何方,其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可能将持久地重塑未来世界的发展轨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减员增效,减员最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