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律师别想着发大财,当律师后悔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毕桐南
最近法律圈都在说一件事,就是某某律师利用信托业务为自己谋取巨额利润结果东窗事发的事情(我已经尽量委婉了,想要了解详情的可以自己去百度)。

基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律师的收入和实际利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很多律师只是看起来收入高,实际上不算很高,特别是完全依法依规的律师,因为这些律师,有很多业务是碰都不碰的。(从另一方面想,如果你碰到一个依法依规、很多业务碰都不碰但仍然收入很高的律师,除去所谓的“过人背景”,这种律师总体来说都是行业内比较优秀、专业的律师。)
律师是这样一个群体,只要勤奋一点,还是比较容易达到小康的,但99.9%的律师,无论多么努力,如果没有很好的运气,仍然是发不了大财的。“很好的运气”主要是指拆迁、中彩票,等等。
以某某律师的智商,估计也意识到了这点,只是没有运气也要制造运气,“我命由我不由天”。做律师的,铤而走险有很多种原因,但除了少数人是因为做事太轻率之外,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想要发大财。
然而,小康靠勤,大富靠命。没有那个命,赚了也要还回去的,还回去时还可能同时收到其他“大礼包”。一是时代的变化导致违法犯罪行为更容易被留下痕迹、被发现;二是随着时代变化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命运都发生了细微的差别,能扛不义之财的人会越来越少。有些人可能觉得很奇怪,财富是“拥有”,怎么可能是“扛”?但财富就是扛。从命理的角度来说,每个人一生能够获得的财富一定是有限的,能够留存的财富一定也是有限的。
我办理过一个诈骗的控告案。A与B是夫妻,家中的钱一直是A管,管了十几年都没事,后来两个人不知道为什么闹矛盾了,吵架的时候B就指责A,家里的杂事都是给自己做,A却独揽财政大权。A一听,也觉得生气:管钱这件事难道只是权利没有义务吗?管钱很累的好不好?你要管那你就拿去管吧。然后B就开始管钱了。后来B的朋友跟B说有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如何如何,要多少多少钱,B一想,证明自己人脉、眼光和能力的机会来了,赶紧“投资”,结果钱全部被骗了,这位所谓的朋友也不见踪影。
后来律师问起,B才说,自己当时之所以想要“财政大权”就是因为听了朋友说“*人有钱就变坏”、“想要留住*人首先要留住他/她的钱”。
这种情况,如果说给一个命理师听,他/她肯定不用看八字就会觉得此人是扛不住财或者没有“财库”。
就,有些事情,还是得认命。不能总是豪情万丈,“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如果细心留意,大家可能也会发现,自己周边有些人超级喜欢做慈善,经常到处捐款。其中一部分人是心怀大爱;还有部分人是钱很难留住(扛不住财),一留着钱就有奇怪的事情(甚至意外)迫使自己花钱,那还不如做慈善,把钱花出去,帮助了别人,也为自己积福。
再来说说律师和“发财”的关系吧,回到主题。基本上我认为,律师和“发财”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从我踏入律师行业的那一刻开始,我基本已经放弃“发大财”的想法了。一方面,“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很多看起来其他行业的人看起来“好赚”的钱其实并不好赚;另一方面,我很清楚自己这种办刑事案件的,如果不想着好好办业务而整天想着“发大财”,等待我的只有“危险危险危险”。
但我也不是毫无理想和追求的人。总体来说,执业后我的收费是呈阶梯式上升的,也就是随着执业年限、经验、成功案例的增长,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把收费标准提高一些。因为,如果一直是同一个收费水平,那么好像也有点缺乏动力。奥运会都有说的,“更快,更高,更强”,大家都很认同,我们做律师的,也希望工作速度更快,收费更高,能力更强。这一点,肯定是“You and me,心连心”。
前几天有位挺久不联系的当事人家属联系我,问我能不能接受某项业务的委托。这项业务我们之前也谈过,因为她当时说自己的家庭情况不太好,我也比较理解,所以报了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但她还是没有接受,觉得太高了。最近刚好也比较忙,距离之前我们联系的时候也过了一段时间,代理费用总体上有所上升,我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类业务的委托,收费都是在……元以上。她说按照之前的费用不可以吗?我说不可以了,律师的费用隔一段时间都是会调整的,希望她能找到合适的律师。
不发大财可以,但小康还是要的。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当律师能发财吗

当律师危不危险

律师太挣钱了

当个律师

当律师后悔吗

当律师真的那么可怕吗

当律师的心酸

做律师能发财吗

当律师危不危险

当律师的人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