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对醉驾者实施暂时释放措施?2025,醉驾释放后需管控吗

交通事故 编辑:屈雪

一、能否对醉驾者实施暂时释放措施?2025,能否对醉驾者实施暂时释放措施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但必须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公安机关可以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同时,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也可以取保候审。对于拘留的嫌疑人,如果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也可以取保候审。其他情形包括复议、复核、继续侦查等。醉酒驾驶犯罪嫌疑人需要符合这些条件才能取保候审。

法律分析

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最长时间为6个月。在看守所执行。除非符合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否则不可以监外执行!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相关知识:醉酒驾驶可以取保候审吗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由此可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嫌疑人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同时办理相关的取保手续后才可以。

醉驾需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四)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五)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七)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危险驾驶罪一般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最长拘役时间为6个月。拘役一般在看守所执行,除非符合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否则不得监外执行。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若满足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生活不能自理且不致危害社会的情形,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关于醉酒驾驶,根据《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醉酒驾驶犯罪嫌疑人可以拘留或取保候审,前提是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二、醉驾释放后需管控吗

法律分析:不需要管控,我国对于需要进行管控的犯罪分子都是量刑较重的,醉酒驾驶的社会危害性较低,不需要管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4.1 酒精含量阈值

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见表1。

表1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mg/100mL)

饮酒后驾车≥20,<80

醉酒后驾车≥80

三、开展戒除违法酒驾醉驾的对策有什么?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消除违法酒驾和醉驾问题,包括加强宣传、严格执法、推广智能检测设备、加强酒驾和醉驾的惩罚力度、倡导文明交通和加大管控力度。其中,加强宣传和严格执法是基础,推广智能检测设备、加强酒驾和醉驾的惩罚力度、倡导文明交通和加大管控力度则从不同角度加强酒驾和醉驾问题的治理。

法律分析

对于如何消除违法酒驾和醉驾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 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为此,我们需要完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以确保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严格执法,对酒驾和醉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于酒驾和醉驾者,必须依法惩处,以起到震慑作用。

3. 推广智能检测设备,提高酒驾和醉驾的检测准确率。利用智能检测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酒驾和醉驾行为的发生。

4. 加强酒驾和醉驾的惩罚力度,使其具有威慑力。对于酒驾和醉驾者,应该依法从重处罚,以达到有效的惩戒效果。

5. 倡导文明交通,弘扬社会正能量。我们应该倡导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规则,共同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环境。在实践中可按照“政府牵头,部门主管,社会参与,共同管理”的要求成立交通安全委员会参与交通管理工作,负责与各单位签订责任状,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持之以恒地开展广泛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2、充分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治理酒驾问题不能光靠重典,还需靠国民素质的长期养成。相关部门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播放、刊登禁止酒驾的公益性广告,宣传酒驾的严重危害,使机动车驾驶人自觉抵制酒驾行为。

(二)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

1、按法律规定从重处罚酒违法驾行为。刑法修正案(八)已增设“危险驾驶罪”,首次将“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纳入其中。在实践中无论是谁,只要行为人实施该酒驾行为,并且威胁到公共安全,即使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应当以犯罪论处。若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加重处罚。2、继续严格实行酒驾驶行为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联系浮动制度,对有酒驾行为记录的车主或驾驶人要提高保险费,这是经济手段惩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严管酒后驾驶长效机制、预防酒驾发生的重要制度。3、其它措施:把酒驾行为纳入个人信誉不良记录,推行酒驾实名曝光,在酒楼、宾馆、饭店、KTV、酒吧易发生酒驾行为等场所张贴禁止酒驾的醒目标志,追究明知驾驶人酒后可能驾车而不加劝阻、仍提供酒或与其同饮者的法律责任,也是建立严管酒驾的重要措施。

(三)加大管控力度

酒驾恶习的顽固,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执法的常态化也是治理酒驾必由之路。

1、合理安排警力,采取定点查处与流动巡逻查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查处酒驾违法行动,使酒驾人员防不胜防,彻底打消酒驾者的侥幸心理;2、对酒驾高发的重点时段,投入警力加以管控。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夜间执法的警力,让酒驾行为成为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以震慑酒驾行为。3、提高抽测驾驶人群比例。加强检测装备投入,进一步提高检测率,使驾驶人无法存在逃避测试的侥幸心理。4、采用异地调警执法的方法查处酒驾行为,避免因人际关系而造成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僵局。

(四)开展酒后代驾业务,减少酒驾现象

节假日期间走亲访友应酬的增多,喝酒变得在所难免,这让不少驾驶人倍感为难,“酒后代驾”可为饮酒驾驶人提供相关服务,减少因酒后而发生的酒驾行为,为驾驶人解除了后顾之忧。国家应当出台相关规定鼓励支持和引导代驾服务,促其良性发展。促进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

(五)采用高科技手段查禁酒驾违法行为

目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要采用酒精测试仪检测机动车驾驶人是否酒驾,属于事后监督。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可考虑实施制定汽车安装防酒驾系统的法律法规。安装这种系统的机动车辆能监测到驾驶人酒精是否超标,如超标就会自动锁死发动机,使之不能启动。这样能有效避免酒驾事件发生,还能解决警力不足的困扰,对驾驶人和民警的生命安全能起到双重保障的作用。

拓展延伸

酒驾和醉驾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为了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法律角度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执法。对于酒驾和醉驾行为,应该进行更加严格的执法,对违法者进行严格的处罚,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等。

2. 加强宣传。对于酒驾和醉驾行为,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让公众了解酒驾和醉驾的危害性,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3. 推广智能检测设备。利用智能检测设备,对于酒驾和醉驾行为进行更加精准的检测和识别,从而减少酒驾和醉驾行为的发生。

4. 加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在重点路段和时段,加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包括安装智能红绿灯、智能监控等,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5. 严格控制酒驾和醉驾罪犯。对于酒驾和醉驾罪犯,应该进行更加严厉的惩罚,包括长期监禁和强制戒毒等,从而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减少酒驾和醉驾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减少酒驾和醉驾行为的发生,保障公共安全。

结语

消除违法酒驾和醉驾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加强宣传、严格执法、推广智能检测设备、加强酒驾和醉驾的惩罚力度、倡导文明交通和开展酒后代驾业务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酒驾和醉驾行为的发生,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秩序。同时,还需要加大管控力度,采取多种手段惩处酒驾违法行为,形成震慑效果。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四、开展戒除违法酒驾醉驾的对策有什么

开展戒除违法酒驾的对策:

(1)强化宣传,提高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2)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处罚力度。

(3)加大管控力度。

(4)开展酒后代驾业务,减少酒驾现象。

(5)采用高科技手段查禁酒驾违法行为。

一、有急事就不能醉驾吗

不可以,酒驾是违法行为,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能酒驾。饮酒驾驶的处罚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二、醉驾摩托车没有驾照怎么处理

醉酒驾驶加上无证驾驶,5年内不得考驾驶证,判处拘役1到6个月,在醉酒的基础上从重处罚。酒后骑摩托车同样算酒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明文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无证驾驶摩托车,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其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及第二款也规定,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可以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个刑事责任是如何承担的,《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三、喝酒驾驶电动三轮车算酒驾吗

喝酒驾驶电动三轮车算酒驾。电动三轮车是以电力驱动,供上道路行驶的用于人员乘用或运输物品的轮式车辆,电动三轮车的相关参数不符合非机动车的国家技术标准,因此属于机动车,喝酒驾驶电动三轮车算酒驾。

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如下:

1、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不同。酒驾的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豪克。醉驾的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

2、处罚力度不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罚款金额不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三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五、醉驾释放后需管控吗?

法律分析:

不需要管控,我国对于需要进行管控的犯罪分子都是量刑较重的,醉酒驾驶的社会危害性较低,不需要管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4.1 酒精含量阈值

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见表1。

表1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mg/100mL)

饮酒后驾车≥20,<80

醉酒后驾车≥80

六、减轻醉驾罪行的处罚措施

醉驾如何避免刑事拘留,醉酒驾驶可申请取保候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等情形,可申请取保候审。醉酒驾驶被认定标准为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且小于80毫克。根据酒精度数,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或2瓶啤酒。

法律分析

一、醉驾怎么能争取不被拘留

醉酒驾驶会构成危险驾驶罪,如果醉酒者不想被刑事拘留的,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醉驾的标准是什么

醉酒驾驶跟酒后驾驶不同,醉驾的认定标准相对酒驾更为严格。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

很多人可能想知道,这大概喝多少酒会达到这个标准?有关专家根据标准大体估算了一下: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落实到具体的白酒酒精度数,如果人体中每百毫升血液中含到100毫克酒精,不同的酒类的量化分别是:70度白酒约50克;60度白酒约75克;50度白酒约100克;40度白酒约150克,也就是一口杯的量;日本清酒约500克;红酒约600克;啤酒约3瓶或者6个易拉罐。

结语

醉驾如何避免被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醉酒驾驶属于危险驾驶罪,若不想被刑事拘留,可采取此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罚为拘役并罚金。醉驾的标准是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根据专家估算,达到这个标准大致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2瓶啤酒。谨记酒后勿驾,确保交通安全。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能否对醉驾者实施暂时释放措施呢

对涉嫌醉酒驾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用哪些强制措施?

对涉嫌醉酒驾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用

醉驾政策能放宽吗

对于醉驾的处罚规定

通过这两个新规,对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

对醉驾处理的新规定

醉驾释放后需管控吗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嫌疑人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对涉嫌醉酒驾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用哪些强制措施?,通过这两个新规,对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