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台区人民政府网,禹王台区住建局
大家好,由投稿人庞毅艺来为大家解答禹王台区人民政府网,禹王台区住建局这个热门资讯。禹王台区人民政府网,禹王台区住建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禹王台区文物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冯晶晶
“农村富不富,关键还得看支部啊!俺村的集体经济这两年可算是活起来了,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在乡党委、政府带领下,引进了‘内黄新一代’辣椒,现在党员带头干,大伙儿都抢着入股。”禹王台区汪屯乡松楼社区党支部书记胡卫莹感慨地说。
近年来,禹王台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红色引擎”,创新构建“党建链、产业链、管理链”三链协同发展模式,有效破解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农村经济从“小散弱”向“大聚强”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建强“党建链” 凝聚发展合力
“以前各家种各家的地,效益上不去。现在党支部带头搞合作社,俺们都信得过,心里有底!”村民刘大伯看着刚完成整合的连片土地说。
禹王台区创新“党建+合作社”模式,积极指导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由松楼社区党支部领办蔬菜合作社,党员带头入股、带头示范,党员率先试种辣椒、洋葱、红薯等新品种,成功后向村民推广,带动全村增收,实现了从“一盘散沙”到“凝心聚力”的华丽转身。
此外,禹王台区以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为抓手,实施“能人治村”战略,将一批政治素质硬、发展意识强的能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区32个村(社区)中,11名党组织书记、49名“两委”成员及13名后备干部具有经商或企业管理经验,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延伸“产业链” 拓宽致富路径
禹王台区在推进集体经济壮大过程中,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关键抓手。为找准适合本地的发展路径,区委组织部成立四个调查小组深入各村调研,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最终立足资源禀赋,根据每个村的特色,量身打造了32个村庄的产业发展计划,共划分为优质水果、新一代红薯、绿色蔬菜、菊花等7大类特色农业。
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禹王台区通过将种植、加工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并采用提供就业、流转土地、合作入股等方式,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目前,全区已有12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5%,6个村的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优化“管理链” 强化制度保障
“乡亲们不仅是发展的受益者,更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监督者,政府搭台,百姓唱戏,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大伙儿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禹王台区南郊乡芦花岗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王卫东说。
禹王台区建立区、乡、村三级责任体系,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同时,整合财政扶持和乡村振兴资金,创新“党建+信用”融资模式,通过低息联农贷款支持村集体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此外,实施村级“阳光事务”工程,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累计排查整改问题13个,确保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禹王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斌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三链”协同模式,鼓励支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一步释放党建引领效能,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持续推动集体经济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供图:禹王台区委组织部)
禹王台区属于哪个市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黄体凯
4月2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市集在禹王台公园热闹开场,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由禹王台区委宣传部主办,区文化旅游局、区文化馆承办,旨在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领略非遗风采。
禹王台区非遗市集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30余项非遗项目精彩纷呈,涵盖了传统美食、传统手工艺、传统中医药和展演类等多个类别。
在传统美食区,张氏炒凉粉、马大吹糖人、兴盛德花生等6项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品尝,感受舌尖上的非遗魅力。一位正在品尝炒凉粉的市民兴奋地说:“这炒凉粉的味道太正宗了,焦香四溢!今天不仅吃到了美食,还了解了背后的制作工艺,太有意思了。”
小朋友现场体验“马大吹糖人”。
传统手工艺区同样人气爆棚,宋都面塑、闫嬿剪纸、汴州刺绣等10项传统手工艺展示台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剪纸技艺传承人闫嬿现场示范,只见她手中剪刀灵活飞舞,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灵蛇图案便在红纸上显现出来,精湛的技艺赢得了阵阵掌声。
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认真学习:“这样的活动太棒了,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非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他们的成长很有意义。”
汴州刺绣技艺传承人吴凤娟向游客讲解汴绣历史。
汴州刺绣技艺传承人吴凤娟也在现场介绍了汴绣的传承与发展,展示了参考《清明上河图》精心制作的绣品。绣品上人物、景物栩栩如生,针法细腻,色彩鲜艳,让人不禁感叹汴绣的独特魅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汴绣,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的队伍中来。”
在传统中医药区,冉齐传统艾灸、马氏拨筋点穴功、郑氏经络收放疗法等10项传统中医药项目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和体验服务,让大家感受到传统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而磨门八卦拳、九嶷派古琴艺术等4项展演类项目的精彩表演,更将气氛推向了高潮,现场喝彩声不断。
九嶷派古琴艺术现场表演。
抖空竹现场表演。
禹王台区文化馆馆长李秀英介绍,该区目前共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78个。作为非遗项目主管部门,区文化馆坚持“传承—创新—市场”的培育路径,鼓励非遗传承人积极走向市场,参加各类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群众身边,融入日常生活。此次非遗市集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仅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让广大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供图:禹王台区摄影家协会)
禹王台区法院
近日,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了禹王台区住宅项目"玉津苑"的详细规划方案。该项目具体坐落于机场东路西侧、柳林大街南侧交汇处,占地面积31766.19平方米(约47亩),总建面8.18万㎡,容积率控制为1.9。
根据规划方案,玉津苑的产品主要以11层小高层为主。小区整体建设9栋楼,其中住宅楼为1#楼、2#楼、3#楼、5#楼、6#楼、7#楼、8#楼。项目共计开发建设410套商品房。配建机动车停车位490个,其中地下停车位441个,49个停车位同步建设为充电车位。项目配建126㎡室外建设场地、3232㎡商业、1206㎡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65㎡便利店、1354㎡集中绿地。此外还包含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羽毛球场地。
该项目开发商为河南省禹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省禹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开封市禹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国企。
禹王台区天气预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陈凯庆
“五一”黄金周假期将至,为保障节日期间文旅市场安全有序运行,提升游客体验,禹王台区扎实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条块结合夯实专班工作职责,推进文旅市场服务监管和品质提升相融合,各成员单位纷纷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以高标准、严要求筑牢假日安全防线,为游客营造安心、舒心的文旅环境。
筑牢安全底线 护航文旅市场
区文旅局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召开安全风险研判会,全面分析行业潜在隐患,制定防范预案。区文旅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联合应急、公安、人社等部门对网吧、KTV、艺术培训机构、A级景区等各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区城管局周密部署、加强防范,对辖区内临街商户、夜市摊位等多层次、全方位加强排查,筑牢安全屏障。
强化食品安全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盯餐饮服务关键环节,组织12家大型餐饮单位召开食品安全约谈会,结合典型案例解读《食品安全承诺书》要求,强调食材溯源、加工规范、餐具消毒等要点,并现场签订责任书,确保食品安全“零事故”,助力文旅品牌建设。同时,对禹王台公园开展特种设备、食品安全及停车场价格专项检查,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
抓实卫生防疫 保障健康出行
区卫健委疾控中心开展防疫消杀应急演练,以演促练,提升节假日大流量人群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卫生监督所对住宿业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卫生达标;疾控中心提前清点应急物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准备,为游客健康保驾护航。
倡导诚信经营 优化服务品质
区商务局对辖区酒店进行安全检查,发放“五一期间价格倡议书”,倡导诚信经营、提升服务品质。此外,相关部门还对不可移动文物开展节前巡查,确保历史文化资源安全。
聚力提质增效 共绘文旅新图景
禹王台区通过部门联动、精准施策,构建起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保障体系。全区将持续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强化监管与服务并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千年古都”的魅力在安全、有序、温馨的环境中绽放光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禹王台区人民政府网,禹王台区住建局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