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款担保的情形是否具备阻却执行的条件,名为买卖实为担保的房屋买卖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时钰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款担保的情形是否具备阻却执行的条件?

  裁判主旨

  案涉《房屋买卖合同》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款非典型担保的,债权人并未就以案涉房产为借款设立担保进行登记,故该情形尚不能构成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

  案例索引

  《毛来华、林福汉执行异议之诉案》【(2016)最高法民再113号】

  争议焦点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款非典型担保的是否具备阻却执行的条件?

  裁判意见

  最高院认为:在案涉《房屋买卖合同》只是债权担保的情况下,债权人林福汉实现债权的方式应当是在刘宣求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向其主张债权,在刘宣求拒不还债或者无力还债的情况下,林福汉方可就《房屋买卖合同》项下的房产主张权利,以担保其债权的实现。但由于当事人的这一隐匿意思表示仅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效力,且林福汉、刘宣求并未就以案涉店面为借款设立担保进行登记,故林福汉并未就案涉店面享有所有权或者担保物权,尚不能构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所规定的“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故根据该解释第十九条之规定,林福汉的异议理由不能成立,本院驳回其“停止对案涉店面的执行,解除对案涉店面的查封”的诉求。

  一、二审判决认定林福汉的执行异议成立,主要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七条“被执行人将其所有的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已经支付部分或者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该财产,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第三人已经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但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的,如果第三人对此没有过错,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规定。本院认为,案涉《房屋买卖合同》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款非典型担保,不存在适用该条司法解释的前提条件。一、二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本院予以纠正。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款担保的认定

房屋买卖作为借款担保的处理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贷的司法解释

以房屋买卖作为民间借贷的担保

名为买卖实为担保的房屋买卖

以房屋买卖合同担保借款合同

房屋买卖让与担保案例

名为买卖实为借贷房产担保

房屋买卖作为借款担保的处理

民法典房屋买卖合同担保借款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