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碰瓷买单吗?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碰瓷党,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破财免灾,10月14日,我国针对碰瓷的违法犯罪行为出台了《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不仅首次对碰瓷作出了明确界定,还明确了“碰瓷”的法律适用及定罪量刑,让碰瓷真正成为“有法可依”的行为。
什么是“碰瓷”?
《指导意见》第一次对“碰瓷”行为作出了准确界定:“碰瓷”是指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或者编造其被害假象,采取诈骗、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
“碰瓷”的法律适用
一些常见的“碰瓷”情形构成的犯罪主要分为两类:
1.诈骗类。制造假象,虚构事实、通过蒙蔽手段诱使被害人上当,骗取赔偿,、保险金等。其突出特点是“骗”,主要涉及诈骗罪、保险诈骗罪、虚假诉讼罪。
2.敲诈勒索类。不仅虚构事实,而且对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以实施轻微暴力、软暴力或者以揭露其违法违规行为、隐私、扬言侵害相要挟,从而获取财物。其突出特点是“敲诈”,主要涉及敲诈勒索罪。
其他与“碰瓷”相关的犯罪行为
实施“碰瓷”,捏造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虚构民事纠纷,提起民事诉讼,涉嫌虚假诉讼罪;
2.实施“碰瓷”,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他人财物,涉嫌抢劫罪;
3.实施“碰瓷”,采取转移注意力、趁人不备等方式,窃取、夺取他人财物,涉嫌盗窃罪、抢夺罪定罪;
4.实施“碰瓷”,驾驶机动车对其他机动车进行追逐、冲撞、挤别、拦截或者突然加减速、急刹车等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涉嫌交通肇事罪;
5.为实施“碰瓷”而故意杀害、伤害他人或者过失致人重伤、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
《指导意见》还对“碰瓷”案件中共同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的认定和从严从重惩处予以明确,规定对于符合黑恶势力认定标准的,应当按照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或者恶势力犯罪集团侦查、起诉、审判。
实施“碰瓷”,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从而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开车碰瓷你别慌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第七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碰瓷者认识到有这条规定的存在更加肆无忌惮,但是法律同时也规定了,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法律保护弱者,但不保护在法律上跳舞的人。
被碰瓷之后该怎样机智面对
发生交通事故后,切莫慌张,首先判断对方是否是碰瓷。及时报警,下车维护现场用手机拍摄视频,寻找目击证人为自己作证。
在警察判定责任之前,绝不给对方一分钱。若是有突然冒出来的“调解人员”建议私了,一定要警惕不要轻易听信,这类人很有可能是碰瓷者的同伙。
谨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让碰瓷者没有空子可钻,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切莫想着大事化小,这样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碰瓷党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喜欢碰瓷的注意了!法律等着你。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两高一部关于碰瓷指导意见
●两高一部对碰瓷的指导意见
●两高一部碰瓷指导意见
●两高关于碰瓷
●两高一部治碰瓷指导意见
●两高一部对碰瓷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