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三要素和四要件的区别,犯罪构成是什么的标准

刑事辩护 编辑:汪桂

一、犯罪构成三要素和四要件的区别

咱们先来说说犯罪构成三要素和四要件这两个概念吧,简单来说就是犯罪成立的标准不太一样。

详细点说的话,你看这个四要件是怎么定义的呢?它包含了犯罪客体啊、犯罪客观方面啦、犯罪主体还有犯罪主观方面这么几个部分。

这四个元素凑到一块儿就像个横着放的四边形似的,只要你做的事情正好符合这四个条件,那它就算是犯罪行为了。

这个四要件的说法其实是从苏联那边批判大陆法系犯罪构成要件的时候搞出来的,然后对我们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在我们中国的刑法理论里头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再说说那个三要素说吧,它把犯罪构成要素按照一种递进式的方式来排列,基本上涵盖了四要件说的所有内容,但是在出罪这块儿跟四要件有点不一样。

三要素说的递进式结构在有责性这一层级上规定了一些可以阻止犯罪成立的理由,不过要是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那些理由,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出罪可能会变得很随便,甚至可能出现无限出罪的情况。

二、犯罪构成是什么的标准

我们国家的刑法中所说的犯罪构成啊,就是指那些想要让某个行为在咱们国家的刑法里面被认定为犯罪的话,就必须同时满足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总和哦。

这个犯罪构成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有这三个重要作用呢:第一,可以作为认定罪犯是否有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的法律依据;第二,如果某个行为符合了犯罪构成,那就说明这个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啦;最后,犯罪构成也是我们国家刑法理论的基石和核心部分哦。

三、犯罪构成三要件说的是什么

在犯罪的构造中,存在着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犯罪主体、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

以下我们将为您详细阐述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及其定义:首先,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个人或者团体,它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组织;其次,犯罪行为则是指犯罪主体通过特定的活动,对犯罪对象施加影响,从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并最终导致了危害社会的不良后果;最后,犯罪结果则是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害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危害性后果。

《刑法》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犯罪构成三要素和四要件的区别是什么

犯罪构成三要素和四要件的区别和联系

犯罪构成三要件和四要件

犯罪构成三要素和四要件的区别在于

犯罪构成三要素与四要素比较

犯罪构成三要件理论

犯罪三要素和四要素

犯罪构成三要素和四要件的区别和联系

论述犯罪构成四要件的主要内容

犯罪构成四要件举例说明

犯罪构成指的是什么

犯罪构成有哪些构成条件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条件

犯罪构成标准说

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犯罪构成的含义及相关要件

犯罪构成主要包括什么

犯罪构成包括哪四个方面

犯罪构成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构成范围是什么

来源:中国法院网-犯罪构成三要件说的是什么,犯罪构成要件三要件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