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让的具体法律条文是什么,债务转让规则有哪些

债权债务 编辑:褚研

一、债务转让的具体法律条文是什么

债务转让,是指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移债务的行为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

债务转让的效力体现在:第三人成为新的债务人,原债务人脱离债务关系;新债务人应当承担原债务的义务,包括清偿债务的本金、利息等;若新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向其主张权利。

同时,债务转让后,从债务也一并转移,如担保债务等,但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从债务除外。此外,法律还对债务转让的通知等程序作了相应规定,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债务转让规则有哪些

债务转让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须经债权人同意。债务转让本质上是对债权人权利的处分,未经债权人同意,该转让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只有债权人明确表示同意或在合理期限内未提出异议,债务转让才有效。

2. 从债务一并转移。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比如利息债务等通常随主债务一并转移。

3. 通知债务人规则。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而债务转让时,虽然无需债权人通知债务人,但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债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若未履行相应手续,可能影响债务转让的效力。

三、债务转让的规定有哪些条件

债务转让需满足以下条件:

1. 须有有效债务存在。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转让的前提,若债务不存在或无效,则无法进行转让。

2. 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某些债务具有人身性质,如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这些债务通常不能转移。

3. 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债务转让涉及到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协议,双方需就债务的转让事宜达成一致,且该协议需符合法律规定。

4. 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债务转让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仍有权向原债务人主张债务。只有在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债务转让才合法有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债务转让的具体法律条文是什么意思

债务转让的法律规定

债务转让的条件及法律效力

债务转让相关法律规定

债务转让的条件和效力

债务转让合法吗

债务转让的构成要件

债务转让的法律规定

债务转让如何生效

债务转让的法律后果

债务转让规则有哪些内容

债务转让规则有哪些规定

债务转让规则有哪些要求

债务转让的条件和后果

债务转让的条件及法律效力

债务转让的法律依据

债务转让的法律条文

债务转让的生效规则及效力

债务转让合法吗

债务转让的构成要件

来源:头条-债务转让的规定有哪些条件,债务转让的条件及法律效力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