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据悉,多人来到派出所报案,其中一位报案人称,自己曾先后数次向一名叫余某某的同学转账,托其帮忙购买苹果产品,转账金额高达5,6万元,但这位同学在收取钱款后,既不发货也不退钱,反而玩起了失踪。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又有多名受害人陆续想警方报案,现已初步查明受害人10余名,涉案金额共计30余万,目前余某某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刑事拘留。
【张涛律师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于多次进行诈骗,并以后次诈骗财物归还前次诈骗财物,在计算诈骗数额时,应当将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数额扣除,按实际未归还的数额认定,量刑时可将多次行骗的数额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
行为人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案发后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给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害人被骗款物占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掌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如果能够确定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掌息不属于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无法发还未查明被害人的,应当依法上缴国库。
行为人将诈骗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申付强诈骗案如何认定诈骗数额问题的电话答复:即在具体认定诈骗犯罪数额时,应把案发前已被追回的被骗款额扣除,按最后实际诈骗所得数额计算。但在处罚时,对于这种情况应当做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未退赃或退赔的;
(二)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三)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需具体帮助,可联系律师杭州张涛律师进行咨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诈骗同学30余万,能否缓刑呢
●诈骗罪学生能少判吗
●诈骗学生罪名要做几年
●诈骗学生多少金额可以立案
●学生诈骗同学钱
●诈骗学生怎么判处
●诈骗学生钱犯法吗
●诈骗30万可以判缓刑案例
●诈骗罪学生能少判吗
●同学被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