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民警在吴某住处将其抓获,现场还查获作案电脑及手机等。根据吴某的供述,网络平台进入警方的视线。经调查,吴某为推销其贷款业务,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共计9000多条。“在网络平台上注册充值后就可以每条5.5元的价格购买个人信息,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寻求合作机会。”吴某说,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原因是为了提高放贷的成功率。
【张涛律师评析】
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判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因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能缓刑,但是法律规定了一定的条件,如果能符合判处缓刑条件是可以判缓刑的,反之就不能判缓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开发虚假贷款软件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能缓刑吗安全吗
●虚假贷款软件贷款影响征信吗
●提供虚假信息贷款违法吗?
●利用虚假信息贷款
●虚假贷款app填写信息了
●用虚假信息贷款会判几年
●假的贷款软件泄露个人信息了怎么办
●利用虚假资料骗取贷款
●虚假贷款软件贷款影响征信吗
●做虚假资料贷款,是否构成骗取贷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