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开源方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我已经选择了将软件开源,且已经选择了一份合适的开源协议,那么我是否还有必要或有可能去通过传统的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来保护我的开源软件?”我们看来,既有必要,也完全可行,并从版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1、著作权保护
在主流的开源协议中,几乎所有的开源协议都明示或暗示地提及了软件著作权的授权,这和开源软件本身的性质是一致的。但是,开源方依然有必要去申请登记软件著作权,以及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进行软件的版本管理和代码保全。一方面,软件著作权明确了开源方软件的权利范围,即开源协议中所授予的软件著作权就是开源方申请登记的转件著作权;另一方面,也便于厘清开源方原始版本的内容及与后续使用者使用修改后生成作品的区别。在发生如责任承担、侵权纠纷、违反开源协议纠纷等情况下能够提供扎实有力的证据支持。
2、专利保护
不同的开源协议关于专利授权的内容并不统一。然而软件被开源之后,任何人都有可能接触到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包括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因此对于开源方而言,积极、合理、有效地进行专利申请与专利布局可谓是与有效的开源协议并举的智慧的保护方式。如果这样,在决定开源的时间点方面就需要考虑与专利申请的时间进程不构成冲突。
3、商标保护
除了Apache License2.0明确禁止使用方使用开源方的商标之外,市场上的主流开源协议并没有对商标授权进行过约定。开源方需要充分考虑其整个商业模式的需要以及开源在整个模式中的作用,来考虑恰当的商标授权许可策略。从扩大影响力、强化品牌的角度,要求被许可方使用自身的品牌可以促进开源方的品牌影响力。但同时,如果使用方的后续开发发生负面事件,也会产生对开源方品牌的不利影响。这时,事先考虑周全的商标授权协议安排就显得非常必要。
此外,开源方还有必要将开源软件使用的一些特定标识或名称在正确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上申请商标,并充分考虑商标申请的地域覆盖,以便搭建完善的品牌资产组合。
4、商业秘密保护
在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中,可能会对于一部分核心代码开源方并不希望公开给公众,同时开源方也不希望通过将其内容公开来换取软件著作权或专利权的保护。这时开源方仍然可以对这些部分的核心代码以商业秘密的方式来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各大开源协议是开源行业内已经约定俗成的规则。开源方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商业目的另行添加开源协议中没有规定的内容,例如商标的使用,协议更新等等。具体如何添加,如何起草相关的条款建议咨询有经验的律师或相关法律人士进行处理,以便可以全面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什么
●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
●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研究报告
●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
●开源软件与版权保护
●开源 知识产权
●软件知识产权 源代码
●开源软件法律保护
●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
●开源软件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