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决议在哪些情况下无效,股东能够享受哪些权利

公司法 编辑:罗诗婷

一、股东决议在哪些情况下无效

股东会决议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能无效:

1. 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例如,决议内容违反了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股东权利、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决议无效。

2. 决议程序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的“宪法”,股东会决议应遵循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进行。如果决议程序存在瑕疵,如未通知部分股东、表决方式不符合规定等,可能导致决议无效。

3. 决议是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达成的。如果股东会的召开或决议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行为,使得股东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作出决议,那么该决议无效。

4. 决议内容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如果股东会决议的内容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成了损害,那么该决议也应被认定为无效。

二、股东能够享受哪些权利

股东通常能够享受以下权利:

1. 资产收益权,即按照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享有公司分配利润等资产收益。

2. 参与决策权,可通过参加股东大会形式,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如章程修改、重大投资等进行表决,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

3. 选择管理者权,对公司的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选举有一定的参与权和表决权

4. 知情权,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等相关资料,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等信息

5. 优先认购权,在公司新增资本或发行新股时,有优先按照持股比例认购的权利,以保障其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和控制权

6. 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当公司解散清算时,有权参与剩余财产的分配。

三、股东权限责任划分是什么

股东权限主要包括参与公司重大决策、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及监事、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等。股东有权就公司的经营管理等重要事项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

股东责任方面,一般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在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无需以个人其他财产来清偿公司债务

然而,若股东存在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等情形,就可能需要对公司或其他股东承担赔偿责任。比如,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产、虚假出资等行为,都可能导致股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若股东是发起设立公司的,在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有连带责任;若股东抽逃出资,也需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股东会决议在哪些情况下无效呢

股东会决议什么情况下无效

股东会决议无效的法律法规

股东会议决议无效的情形

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

股东会决议无效有无诉讼时效

股东会决议的效力问题

股东会决议什么情况下无效

股东会决议无效和可撤销的程序

股东会决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股东能够享受哪些权利和义务

股东能够享受哪些权利呢

股东享受的权利有哪些

股东享有自己的权利及需要承担享有的义务

股东有何权利

股东能得到什么

股东的权利有多大

股东可以获得哪些收入

股东享有什么权利

股东拥有什么权利

来源头条-股东权限和责任划分是什么,股东的权限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