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于泽思

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大家好,由投稿人于泽思来为大家解答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这个热门资讯。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手机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近日

央视新闻报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21年12月

有22.1%的网民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有小伙伴纳闷了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呢?

其实

大部分还都是自己不经意间泄露的

今天

蜀黍就教你8招保护个人信息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那么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

《民法典》是怎样规定的呢?

当我们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时

应该如何处理呢?


来源:平安中原

怀疑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公民的个人信息如果遭到泄露,可以采用三种方式来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

第一种方式是,在我国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指出,信息被泄露的个人,有权利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自己的私人隐私信息,为了达到制止的目的,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也是可以的。

第二种方法是,被泄露信息的个人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进行举报,一般可以进行举报的部门有公安部门,消费者协会,管理互联网的部门等等,当事人都可以通过这些部门提交自己的举报信息。

第三种方法是,当事人还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强制的维护自己的相关权益。我国的《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对公民的合法权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利用这些法律,要求侵权人对自己进行赔礼道歉或者赔偿经济损失等等。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九条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在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之后,我们还需要采取一些补救的办法,对事情进行更好地处理。

1、我们要对相关的证据和线索进行收集。在个人信息泄露之后,对于一些陌生的电话,还有邮件,我们都要进行相关的收集,收集的这些信息有利于我们进行维权。将证据提交给执法部门之后,不仅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其他的人。

2、个人信息泄露,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们可以选择向执法部门进行报案。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并且进行出售或者其他非法活动的,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刑事犯罪,构成刑事犯罪后,公安机关必须着手调查。所以当我们的个人信息泄露之后我们要通过相关的执法机关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报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给执法机关进行备案,以防止更多类似的情况出现。

3、在个人信息泄露之后要提醒自己的亲朋好友,以防上当受骗。

4、当事人可以去找律师来对自己进行权利维护。如果是自己的重要的个人信息泄露了,并且知道相关的线索,当事人就可以找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和维权,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我们要知道如何防止我们的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公民应该增强自己的权利保护意识,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窃取。

首先,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要不断的增强。不要随意的在互联网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留心眼。然后就是在处理有包含自己个人信息的文件的时候,不能随意的处理,要对文件进行销毁,因为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从文件上窃取自己的个人信息。对于包含重要个人信息的一些证件公民应该要自行保护好。

抖音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近日

央视新闻报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21年12月

有22.1%的网民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有小伙伴纳闷了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呢?

其实

大部分还都是自己不经意间泄露的

今天

蜀黍就教你8招保护个人信息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那么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

《民法典》是怎样规定的呢?

当我们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时

应该如何处理呢?

转自:平安中原

来源: 平安济源

浏览不良网站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张先生来电咨询:

我是湖北武汉人,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核酸检测,最后确认我是健康的。可我回到单位上班时,一个朋友将我的行踪信息擅自暴露到公司微信群里,大家由此产生了恐慌,我很苦恼。

朋友的行为是否算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我又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

殷律师答复:

之前实行的《网络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五项定义了个人信息的概念,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增加了个人信息的列举,包括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也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

针对张先生的情况,其朋友在未经张先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泄露其行踪信息,属于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造成了周边社会环境的恐慌。

至于如何维权,依照《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张先生可以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虽然现下《民法典》还没有生效,但在处理人格权纠纷案件的实际操作中,基本上会参考《民法典》上述规定。为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不良后果的扩大,张先生应尽早维权。(浙江乾勇律师事务所 殷佳梦律师 主讲)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怎么办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