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原合同解除争议条款是否继续有效2025,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债权债务 编辑:屈杰

一、民法典规定原合同解除争议条款是否继续有效2025,民法典规定原合同解除争议条款是否继续有效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一、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有哪些1、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有:(1)当事人协商一致;(2)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成就;(3)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4)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5)一方迟延履行合同,在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6)一方迟延履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7)其他情形。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二、解除合同需要走哪些流程解除合同需要走以下流程:1、协议解除。一般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2、行使解除权。通知对方,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的,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遵守特别程序的规定。

三、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是什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是什么1、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包括:(1)当事人协商一致;(2)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成就;(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4)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5)一方迟延履行,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6)一方迟延履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7)其他情形。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二、合同解除的程序是什么1、协商解除的程序,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解除协议;2、约定解除的程序,法定解除事由成就,当事人提出解除主张,协议解除;3、起诉解除的程序,当事人提价起诉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执行生效裁判等。

四、民法典后合同法司法解释废止

法律分析:为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落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经被废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为切实实施民法典,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际,现决定废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等116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目录附后)。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五、民法典规定哪些情形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承担主要债务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六、合同解除后哪些条款仍具有法律效力

一、合同解除后哪些条款仍具有法律效力1、合同解除后以下条款仍具有法律效力(1)合同解除后合同尚未结算清理完毕,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清理条款仍然有效。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2)争议解决条款效力单独生效。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七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二、合同一般具有哪些条款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2、标的;经济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3、数量;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4、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惯性大小的量度,是一个正的标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法典 合同解除的效力

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合同解除变化

民法典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中合同解除

民法典合同解除后的法条

民法典 合同解除的情形

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民法典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解除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民法典合同解除后的法条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