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事人,是指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或者法律关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起诉方和被诉方。当事人有狭义当事人和广义当事人之分,狭义当事人仅包括原告和被告。从诉讼中直接对抗的当事人结构来讲,当事人也只包括原告和被告。那你知道如何确定原告和被告吗?具备原告、被告资格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本期公会问答告诉你!
作者:兰谣成律师
关于当事人资格我国于《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简单说,在民事诉讼中公民、法人、其他组织都可以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原告或被告)在这过程中还需要具体注意哪些问题呢?看下面~1这里的其他组织指的是什么?这里的其他组织在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里面有明确规定主要指: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社团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等。关联法条:《民诉解释》第五十二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一)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独资企业;(二)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企业;(三)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四)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五)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法人的分支机构;(六)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七)经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企业、街道企业;(八)其他符合本条规定条件的组织。
2如何确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民诉法》规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那么如何确定法定代代表人呢?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其主要以企业管理部门登记的为准,依法无须登记的企业其正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无正职的以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关联法条《民诉解释》第五十条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以依法登记的为准,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法人,以其正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没有正职负责人的,以其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已经变更,但未完成登记,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要求代表法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其他组织,以其主要负责人为代表人。
3 法定代表人突然发生变更怎么办?法定代表人发生表更后,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继续进行诉讼,但应向法院提交身份证明。关联法条《民诉解释》第五十一条在诉讼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变更的,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继续进行诉讼,并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法定代表人进行的诉讼行为有效。前款规定,适用于其他组织参加的诉讼。
4企业合并、解散后我应以谁为当事人?企业法人合并的,因合并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合并后的企业为当事人;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为共同诉讼人。企业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销的,以该企业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当事人。
5员工执行公务致人损害了谁为被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当事人。若为劳务关系的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受害人提起诉讼的,以接受劳务一方为被告。在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以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为当事人。当事人主张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责任的,该劳务派遣单位为共同被告。
6无执照的分支机构能作为原被告吗?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不具有当事人资格,应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
7挂靠经营被挂靠方可以作为当事人吗?挂靠是指一个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从事活动的行为。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名义的企业为被挂靠企业,相应的使用被挂靠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有经营行为的自然人)为挂靠人。《民诉解释》第五十四条规定:以挂靠形式从事民事活动,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该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为共同诉讼人。
8个体工商户如何确定原告和被告?根据《民诉解释》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当事人。有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息。
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登记的经营者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
9合伙企业如何确定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若合法企业未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则全体合伙人为共同诉讼人。个人合伙有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被推选的代表人,应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
10一方当事人突然死亡怎么办?若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法院应裁定中止诉讼。并及时通知继承人作为当事人承担诉讼,被继承人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承担诉讼的继承人有效。
11什么情况下应以行为人为当事人?(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登记而未登记,行为人即以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即公司还没注册就用公司的名字对外活动如签合同等,起诉时以人为被告而不以未注册的公司为被告)
(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除外;(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后,行为人仍以其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即公司不存在了,还用公司的名字从事活动如签合同等,起诉时以人为被告)。
12 跟村组织发生的纠纷以谁为当事人?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的,村民委员会或者有独立财产的村民小组为当事人。
13侵害死者人格利益的行为可以起诉吗?对侵害死者遗体、遗骨以及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行为提起诉讼的,死者的近亲属为当事人(主要为父母、配偶、子女等)。
“对于当事人资格,你是否清楚了呢,只有具有当事人资格的人或组织才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哦,简单说就是,只有具有当事人资格的人或组织才能进行起诉、应诉,千万注意,不要搞错了哦!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起诉时应该以谁为被告辩护
●起诉人是被告还是原告
●起诉是到被告人的法院吗
●起诉人应该是谁
●起诉是被告人所在地吗?
●起诉是谁起诉
●起诉是要到被告人所在地还是原告所在地
●起诉是去被告还是原告管辖地
●起诉人是被告还是原告
●起诉是在原告还是被告的法院?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