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准是什么意思,金标准英文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章颖

金标准是什么意思,金标准英文

大家好,由投稿人章颖来为大家解答金标准是什么意思,金标准英文这个热门资讯。金标准是什么意思,金标准英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金标准诊断方法是什么

“年年体检正常,却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很多单位会为员工安排一年一度的体检,不少人也会自己每年做一次体检,为什么还是错过了发现癌症的最佳时间?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检查没有做对。常规体检≠癌症筛查,很多年度体检的检查方法,并不是癌症专项筛查的“金标准”,所以出现漏诊、漏报的情况。

△我国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本月中旬,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盘点总结了20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以及正确筛查的“金标准”,帮助大家识别潜在风险,便于早期筛查和预防。

01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人群;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结直肠癌术后或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45岁开始,每年1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或每1~3年1次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或每1~3年1次血液循环肿瘤DNA检测,阳性者立即行肠镜检查;或每5~10年1次肠镜,直到75岁。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02

乳腺癌

乳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女性;

(2)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3)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

(4)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乳腺X线(钼靶)是乳腺癌筛查的“金标准”。40岁起开始筛查,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03

肺癌

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吸烟≥20年包括戒烟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二手烟);

(3)有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的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

△CT检查

04

肝癌

肝癌高危人群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

(2)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3)有肝癌家族史或肝硬化患者;

(4)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每6个月筛查1次。

05

胆囊癌

胆囊癌高危人群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2)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者;

(3)瓷化胆囊(胆囊壁钙化)或胆囊萎缩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肿瘤标志物血清CEA、CA19-9检测和肝胆B超检查是胆囊癌筛查的“金标准”。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一般人群45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06

胰腺癌

胰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糖尿病史者;

(2)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者;

(3)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等结合腹部B超、CT、MRI检查、超声内镜、PET/CT检查是胰腺癌筛查“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以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B超进行筛查,如有异常,进一步进行腹部CT、MRI检查。

07

食管癌

食管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区者;

(2)有食管癌家族史或癌前病变者;

(3)吸烟、重度饮酒、喜食烫食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普通内镜(食管镜)检查就是食管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每2年1次普通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08

胃癌

胃癌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来自胃癌高发区者;

(2)患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者;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4)有胃癌家族史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胃镜检查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45岁及以上,且符合胃癌高危因素之一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09

宫颈癌

宫颈癌高危人群

(1)有多个性伴侣或性生活过早者;

(2)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3)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宫颈病变史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是“金标准”。建议21~29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30~65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10

卵巢癌

卵巢癌高危人群

(1)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者;

(2)有卵巢癌、乳腺癌或其他相关肿瘤家族史者;

(3)未生育或晚生育的女性。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筛查“金标准”。不推荐对无症状、非高危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推荐对尚未接受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的高危女性进行定期筛查。

11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

(1)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

(2)长期雌激素暴露过多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初潮早或绝经晚);

(3)未生育或2型糖尿病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超声、子宫内膜活检等妇科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12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

(1)年龄>50岁男性;

(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

(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微克/升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PSA检测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对40岁以上、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

13

膀胱癌

膀胱癌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者;

(2)有膀胱癌家族史或职业暴露史(如接触化工物质)者;

(3)饮水少、有染发或憋尿习惯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尿常规检测、B超检查、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是筛查“金标准”。建议一般风险人群7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测;高危人群6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查联合B超和尿液肿瘤标志物。

△B超检查

14

肾癌

肾癌高危人群

(1)年龄55岁以上,尤其是男性;

(2)吸烟者或肥胖人群;

(3)有肾癌家族史或慢性肾病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尿常规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筛查;对于50~70岁这一肾癌高发年龄段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筛查。

15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1)有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或家族史者;

(2)甲状腺结节>1厘米,且生长迅速者;

(3)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颈部检查、颈部超声检查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

16

口腔癌

口腔癌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饮酒或嚼食槟榔者;

(2)有口腔黏膜病史或口腔卫生状况差者;

(3)长期维生素A缺乏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口腔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活检等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口腔检查,每年2~4次;高危对象除临床口腔检查外,可增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活检以明确诊断。

17

鼻咽癌

鼻咽癌高危人群

(1)EB病毒感染者;

(2)一级亲属中有鼻咽癌家族史者;

(3)长期居住在鼻咽癌高发地区(如华南地区)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EBV相关抗体的检测、鼻咽镜检查、增强MRI检查等是筛查的“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30岁开始筛查。

18

淋巴瘤

淋巴瘤高危人群

(1)有放射线照射史或慢性炎症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血常规、X线胸片或胸部CT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19

白血病

白血病高危人群

(1)有白血病家族史或血液疾病患者;

(2)有苯或电离辐射接触史者;

(3)吸烟、酗酒或有肿瘤放化疗病史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血常规+外周血涂片分类等是筛查的“金标准”。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20

皮肤癌

皮肤癌高危人群

(1)长期暴露在紫外线或有毒化学物质中者;

(2)有皮肤癌家族史或慢性溃疡者;

(3)足底、掌心等易摩擦部位有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皮肤检查、活检等是筛查的“金标准”。高危情况者由专业的医师进行皮肤检查,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监制丨王元

主编丨王瑄

编辑丨张琪 高少卓

封图来源丨视觉中国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巩丽慧

金标准名词解释

“年年体检正常,却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很多单位会为员工安排一年一度的体检,不少人也会自己每年做一次体检,为什么还是错过了发现癌症的最佳时间?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检查没有做对。常规体检≠癌症筛查,很多年度体检的检查方法,并不是癌症专项筛查的“金标准”,所以出现漏诊、漏报的情况。

△我国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本月中旬,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盘点总结了20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以及正确筛查的“金标准”,帮助大家识别潜在风险,便于早期筛查和预防。

01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人群;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结直肠癌术后或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45岁开始,每年1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或每1~3年1次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或每1~3年1次血液循环肿瘤DNA检测,阳性者立即行肠镜检查;或每5~10年1次肠镜,直到75岁。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02乳腺癌

乳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女性;

(2)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3)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

(4)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乳腺X线(钼靶)是乳腺癌筛查的“金标准”。40岁起开始筛查,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03肺癌

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吸烟≥20年包括戒烟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二手烟);

(3)有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的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

△CT检查

04肝癌

肝癌高危人群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

(2)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3)有肝癌家族史或肝硬化患者;

(4)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每6个月筛查1次。

05胆囊癌

胆囊癌高危人群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2)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者;

(3)瓷化胆囊(胆囊壁钙化)或胆囊萎缩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肿瘤标志物血清CEA、CA19-9检测和肝胆B超检查是胆囊癌筛查的“金标准”。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一般人群45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06胰腺癌

胰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糖尿病史者;

(2)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者;

(3)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等结合腹部B超、CT、MRI检查、超声内镜、PET/CT检查是胰腺癌筛查“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以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B超进行筛查,如有异常,进一步进行腹部CT、MRI检查。

07食管癌

食管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区者;

(2)有食管癌家族史或癌前病变者;

(3)吸烟、重度饮酒、喜食烫食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普通内镜(食管镜)检查就是食管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每2年1次普通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08胃癌

胃癌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来自胃癌高发区者;

(2)患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者;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4)有胃癌家族史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胃镜检查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45岁及以上,且符合胃癌高危因素之一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09宫颈癌

宫颈癌高危人群

(1)有多个性伴侣或性生活过早者;

(2)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3)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宫颈病变史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是“金标准”。建议21~29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30~65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10卵巢癌

卵巢癌高危人群

(1)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者;

(2)有卵巢癌、乳腺癌或其他相关肿瘤家族史者;

(3)未生育或晚生育的女性。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筛查“金标准”。不推荐对无症状、非高危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推荐对尚未接受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的高危女性进行定期筛查。

11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

(1)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

(2)长期雌激素暴露过多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初潮早或绝经晚);

(3)未生育或2型糖尿病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超声、子宫内膜活检等妇科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12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

(1)年龄>50岁男性;

(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

(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微克/升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PSA检测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对40岁以上、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

13膀胱癌

膀胱癌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者;

(2)有膀胱癌家族史或职业暴露史(如接触化工物质)者;

(3)饮水少、有染发或憋尿习惯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尿常规检测、B超检查、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是筛查“金标准”。建议一般风险人群7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测;高危人群6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查联合B超和尿液肿瘤标志物。

△B超检查

14肾癌

肾癌高危人群

(1)年龄55岁以上,尤其是男性;

(2)吸烟者或肥胖人群;

(3)有肾癌家族史或慢性肾病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尿常规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筛查;对于50~70岁这一肾癌高发年龄段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筛查。

15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1)有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或家族史者;

(2)甲状腺结节>1厘米,且生长迅速者;

(3)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颈部检查、颈部超声检查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

16口腔癌

口腔癌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饮酒或嚼食槟榔者;

(2)有口腔黏膜病史或口腔卫生状况差者;

(3)长期维生素A缺乏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口腔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活检等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口腔检查,每年2~4次;高危对象除临床口腔检查外,可增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活检以明确诊断。

17鼻咽癌

鼻咽癌高危人群

(1)EB病毒感染者;

(2)一级亲属中有鼻咽癌家族史者;

(3)长期居住在鼻咽癌高发地区(如华南地区)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EBV相关抗体的检测、鼻咽镜检查、增强MRI检查等是筛查的“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30岁开始筛查。

18淋巴瘤

淋巴瘤高危人群

(1)有放射线照射史或慢性炎症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血常规、X线胸片或胸部CT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19白血病

白血病高危人群

(1)有白血病家族史或血液疾病患者;

(2)有苯或电离辐射接触史者;

(3)吸烟、酗酒或有肿瘤放化疗病史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血常规+外周血涂片分类等是筛查的“金标准”。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20皮肤癌

皮肤癌高危人群

(1)长期暴露在紫外线或有毒化学物质中者;

(2)有皮肤癌家族史或慢性溃疡者;

(3)足底、掌心等易摩擦部位有痣者。

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皮肤检查、活检等是筛查的“金标准”。高危情况者由专业的医师进行皮肤检查,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金标准溶液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

患者张某因长期吸烟史,近期出现持续性咳嗽伴痰中带血症状。经临床初步检查,肺部CT提示存在可疑结节。为明确结节性质,临床医生为其行穿刺活检,并将组织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学评估。

这一过程引发了患者对病理科职能的疑问:病理科如何通过组织样本确定疾病性质?其技术流程与诊断依据是什么?本文将以科学视角解析病理科的工作机制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核心作用。

一、病理科的职能

病理科是医院中承担疾病诊断与研究的核心科室,其核心职能是通过对组织、细胞及体液样本的形态学与分子学分析,为临床提供客观、精准的诊断依据。

病理诊断被称为医学诊断的“金标准”,因其直接基于病变组织的微观特征,能够揭示疾病的本质,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病理医师需具备扎实的形态学分析能力,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完成从样本处理到综合诊断的全流程工作。其职责不仅限于诊断,还包括参与多学科会诊、预后评估及科研支持,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

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流程

以肺部结节活检为例,组织样本送达病理科后,需经过以下标准化流程:

1、样本接收与预处理

固定:样本经核对信息后,立即浸泡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福尔马林通过交联蛋白质稳定细胞结构,防止组织自溶或腐败,同时保留抗原表位以供后续检测。固定时间通常为6-48小时,依据组织厚度调整。

脱水与透明化:梯度乙醇(70%-100%)逐步置换组织水分,二甲苯溶解脂类物质,使组织透明化,便于石蜡渗透。

浸蜡与包埋:将组织置于熔融石蜡(56-58℃)中充分浸透,再进行包埋,冷却凝固为蜡块。此过程可长期保存组织形态,并为超薄切片提供物理支撑。

2、切片制备与染色

切片机操作:使用旋转式切片机将蜡块切割为3-5微米厚度的连续薄片。切片厚度需精确控制,过厚影响透光性,过薄可能导致组织撕裂。

载玻片处理:切片贴附于经多聚赖氨酸涂层的载玻片,防止脱片。未染色的切片称为“白片”,用于免疫组化或分子检测;常规HE(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细胞核呈蓝色(苏木精结合DNA),细胞质呈红色(伊红结合胞质蛋白)。

3、显微镜下诊断

形态学分析:病理医师通过光学显微镜(40-1000倍放大)观察组织结构异型性、核质比、核分裂象及坏死区域。例如,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征包括细胞极性丧失、核深染及病理性核分裂。

鉴别诊断:结合临床信息(如影像学特征、肿瘤标志物水平)排除相似病变。以肺部结节为例,需鉴别原发性肺癌、转移癌或炎性假瘤。

4、辅助检测技术

免疫组化(IHC):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特定蛋白表达(如PD-L1、Ki-67),用于肿瘤分型或预后判断。

分子病理学检测: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PCR或二代测序(NGS)等技术,分析基因突变(如EGFR、ALK)、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等分子特征,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三、病理报告的核心要素

病理报告是病理科工作的最终产出,其内容需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1、大体描述:记录送检组织的肉眼特征(如大小、颜色、质地)。

2、镜下描述:详述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及异常发现(如核异型性、浸润深度)。

3、诊断结论:明确病变性质(良性/恶性)、组织学类型(如腺癌、鳞癌)及分级(如G1-G3)。

4、辅助检测结果:若进行IHC或分子检测,需列出相关标志物的表达状态或基因变异情况。

5、报告出具时间:常规HE染色病理报告通常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需补充IHC或分子检测,时间可能延长至7-10天。

四、病理学术语解析

1、蜡块:石蜡包埋技术自19世纪沿用至今,其优势在于可长期保存(数十年)并重复切片,为回顾性研究提供材料基础。

2、白片:未染色的切片,制片时需避免RNA酶污染,若用于分子检测,需使用RNA稳定剂处理载玻片。

3、数字病理:全切片扫描(Whole Slide Imaging, WSI)技术将玻片数字化,支持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病变区域(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评分)。

4、液体活检:通过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中的甲基化标志物或突变谱,实现无创性肿瘤筛查与耐药监测。

五、病理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模式

病理科并非独立运作,其诊断过程需与临床科室、影像科及检验科紧密协作:

1、临床沟通:病理医师需审阅患者病史、影像学报告及实验室数据。例如,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结节需结合AFP水平排除肝细胞癌。对不符合临床表型的病理结果(如年轻患者的“高分化腺癌”),需启动复查流程。

2、多学科会诊(MDT):针对复杂病例(如肉瘤样癌或混合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科联合影像科、肿瘤科及外科讨论诊断与治疗策略。MDT模式下,病理医师需提供分子分型数据(如BRAF V600E突变状态),指导个体化用药。

3、质量控制:病理科需定期参与室间质评,确保染色技术、诊断标准符合国际规范(如WHO肿瘤分类)。

六、病理切片与蜡块的管理规范

患者或家属需借阅病理切片或蜡块时,应遵循以下流程:

1、申请材料:持目标医院出具的借片单及病理报告复印件至原医院病理科登记。

2、借阅范围:HE切片与蜡块通常可免费借出(部分医院收取押金)。白片需按实际消耗收费,且需注明切片厚度(通常4-5微米)及是否涂胶。

3、保存要求:切片需避免物理撞击或高温(蜡块保存温度应低于50℃)。归还时需附目标医院的会诊报告,以便原单位更新档案。

七、病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精准医学的推进,病理学正从传统形态学向多组学整合诊断转型:

1、数字病理:全切片扫描技术(WSI)可实现远程会诊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提升诊断效率。

2、液体活检:通过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实现无创性肿瘤监测与疗效评估。

3、单细胞测序:解析肿瘤异质性,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精确的分子图谱。

病理科作为医学诊断的核心环节,通过微观与分子层面的综合分析,为疾病诊疗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其技术流程的严谨性、诊断标准的规范性及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性,共同保障了医疗决策的准确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革新,病理学将进一步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 丁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金标准检测研究院怎么样

“年年体检正常,却突然查出癌症晚期!”这样的新闻很多人都看到过,甚至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很多单位/公司都会为员工安排一年一度的体检,也有不少人选择自己每年做一次体检,但为什么还是错过了发现癌症的最佳时间?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检查没有做对,所以得了癌症都还不知道!常规体检≠癌症筛查,很多年度体检的检查方法,并不是癌症专项筛查的“金标准”,所以出现漏诊、漏报的情况。

我国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种常见恶性肿瘤

高危人群和筛查“金标准”

4月15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我国《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发布,盘点总结20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以及正确筛查的“金标准”。看前先收藏,看完转给家人!

1、结直肠癌

一、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人群;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结直肠癌术后或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45岁开始,每年1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或每1~3年1次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或每1~3年1次血液循环肿瘤DNA检测,阳性者立即行肠镜检查;或每5~10年1次肠镜,直到75岁。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2、乳腺癌

一、乳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女性;

(2)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3)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

(4)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乳腺X线(钼靶)是乳腺癌筛查的“金标准”。40岁起开始筛查,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3、肺癌

一、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吸烟≥20年包括戒烟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二手烟);

(3)有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64排或以上的多排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

CT检查

4、肝癌

一、肝癌高危人群

(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

(2)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3)有肝癌家族史或肝硬化患者;

(4)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每6个月筛查1次。

5、胆囊癌

一、胆囊癌高危人群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2)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者;

(3)瓷化胆囊(胆囊壁钙化)或胆囊萎缩患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肿瘤标志物血清CEA、CA19-9检测和肝胆B超检查是胆囊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一般人群45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6、胰腺癌

一、胰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糖尿病史者;

(2)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者;

(3)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等结合腹部B超、CT、MRI检查、超声内镜、PET/CT检查是胰腺癌筛查“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以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B超进行筛查,如有异常,进一步进行腹部CT、MRI检查。

7、食管癌

一、食管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区者;

(2)有食管癌家族史或癌前病变者;

(3)吸烟、重度饮酒、喜食烫食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普通内镜(食管镜)检查就是食管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每2年1次普通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8、胃癌

一、胃癌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来自胃癌高发区者;

(2)患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者;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4)有胃癌家族史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胃镜检查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45岁及以上,且符合胃癌高危因素之一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

9、宫颈癌

一、宫颈癌高危人群

(1)有多个性伴侣或性生活过早者;

(2)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3)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宫颈病变史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是“金标准”。建议21~29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30~65岁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

10、卵巢癌

一、卵巢癌高危人群

(1)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者;

(2)有卵巢癌、乳腺癌或其他相关肿瘤家族史者;

(3)未生育或晚生育的女性。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是筛查“金标准”。不推荐对无症状、非高危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推荐对尚未接受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的高危女性进行定期筛查。

11、子宫内膜癌

一、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

(1)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

(2)长期雌激素暴露过多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初潮早或绝经晚);

(3)未生育或2型糖尿病患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超声、子宫内膜活检等妇科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12、前列腺癌

一、前列腺癌高危人群

(1)年龄>50岁男性;

(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

(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微克/升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血清PSA检测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对40岁以上、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

13、膀胱癌

一、膀胱癌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者;

(2)有膀胱癌家族史或职业暴露史(如接触化工物质)者;

(3)饮水少、有染发或憋尿习惯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尿常规检测、B超检查、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是筛查“金标准”。建议一般风险人群7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测;高危人群60岁开始,每年1次尿常规检查联合B超和尿液肿瘤标志物。

B超检查

14、肾癌

一、肾癌高危人群

(1)年龄55岁以上,尤其是男性;

(2)吸烟者或肥胖人群;

(3)有肾癌家族史或慢性肾病患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尿常规检查是筛查“金标准”。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筛查;对于50~70岁这一肾癌高发年龄段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筛查。

15、甲状腺癌

一、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1)有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或家族史者;

(2)甲状腺结节>1厘米,且生长迅速者;

(3)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颈部检查、颈部超声检查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

16、口腔癌

一、口腔癌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饮酒或嚼食槟榔者;

(2)有口腔黏膜病史或口腔卫生状况差者;

(3)长期维生素A缺乏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口腔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活检等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口腔检查,每年2~4次;高危对象除临床口腔检查外,可增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活检以明确诊断。

17、鼻咽癌

一、鼻咽癌高危人群

(1)EB病毒感染者;

(2)一级亲属中有鼻咽癌家族史者;

(3)长期居住在鼻咽癌高发地区(如华南地区)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EBV相关抗体的检测、鼻咽镜检查、增强MRI检查等是筛查的“金标准”。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30岁开始筛查。

18、淋巴瘤

一、淋巴瘤高危人群

(1)有放射线照射史或慢性炎症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血常规、X线胸片或胸部CT是筛查的“金标准”。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19、白血病

一、白血病高危人群

(1)有白血病家族史或血液疾病患者;

(2)有苯或电离辐射接触史者;

(3)吸烟、酗酒或有肿瘤放化疗病史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B超检查、血常规+外周血涂片分类等筛查的“金标准”。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20、皮肤癌

一、皮肤癌高危人群

(1)长期暴露在紫外线或有毒化学物质中者;

(2)有皮肤癌家族史或慢性溃疡者;

(3)足底、掌心等易摩擦部位有痣者。

二、筛查“金标准”和建议

临床皮肤检查、活检等是筛查的“金标准”。高危情况者由专业的医师进行皮肤检查,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最后,以上总结涵盖了20种癌症的高发人群,帮助识别潜在风险,便于早期筛查和预防。看前先收藏,看完转给家人!

转自:人民日报

来源: 平安江苏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金标准是什么意思,金标准英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