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节日一览表,台湾节日放假时间表
大家好,由投稿人杜丽悦来为大家解答台湾节日一览表,台湾节日放假时间表这个热门资讯。台湾节日一览表,台湾节日放假时间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台湾节日五四节
海峡导报(#台海大师兄#)今天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纪念日。同大陆一样,这一天也是台湾的植树节。在过节上,两岸差不了太多。像是清明、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及劳动节、妇女节、植树节等“新”节日,两岸都过,没太大区别。
台湾民众参加植树活动(资料图)
而一些节日,台湾有大陆却没有,如农民节、禁烟节等,有的节日两岸过的日期不一致,如儿童节、青年节等,而上述这些台湾节日都蕴含着浓浓的“中国味”。
农民节:台湾农民有自己节日台湾农民不多,却有自己的节日,为每年立春日 (2月4日或5日)。要算农民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国民党在大陆时期。1941年3月,当时国民政府农林部在重庆举行第一次全国农林会议,代表一致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应规定节日让农民纪念庆祝,同时举办各种竞赛以鼓励农业发展。后经决议,定每年立春日为“农民节”。
青年节:纪念长眠于广州的忠骨大陆青年节是在5月4日,为纪念“五四运动”而设。事实上,台湾一度也过“五四青年节”,直到1954年,台湾才改为3月29日——— 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 (农历三月廿九)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殉难烈士,而他们大部分是青年人。
至于“五四”,目前仍是台湾重要节日之一,不过已改为“文艺节”。
儿童节:台湾儿童别忘了孔祥熙在大陆,儿童节是“六一”,台湾小朋友在大陆看到“欢度六一”标语时,很可能如“丈二和尚”一般。台湾儿童节是在4月4日,其来历可追溯到1931年。当时由孔祥熙发起的“中华慈幼协济会”呈请政府响应“国际儿童宣言”,以重视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提议每年4月4日为儿童节,这个建议后被国民政府采纳。
孔祥熙
大陆在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那天举行活动,以提醒人们“吸烟有害”。而台湾的“禁烟节”要晚几天,在6月3日,是为了纪念林则徐的“虎门销烟”。6月9日是台湾的“铁路节”,为了纪念中国自建最早铁路——— 唐胥铁路(在河北境内,1881年建成)的通车。
八八节:中国人自己的父亲节中国父亲节在台湾还保存完好,在8月8日,故又称“八八节”,其起源可追溯到抗战末期。1945年的8月8日,在上海的爱国人士发起 “父亲节”,来颂扬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抗战胜利后,当时的政府批准了吴稚晖、杜月笙等社会名流的呈请,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
军人节:为庆祝抗战胜利而设台湾的军人节是 “对日抗战胜利日”,1945年9月3日,日本在南京正式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1955年台军方确定每年9月3日为军人节,那天各军种都有庆祝活动,台当局领导人、“五院院长”还将亲临“忠烈祠”,拜祭殉职的军人。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率官员出席军人节纪念活动
体育节:大陆七十几年前也有近80年前,中国曾有过体育节,这个节日被台湾一直保留至今。为增强国民体质,支援抗战,国民政府于1941年公布 《国民体育法》。次年初,行政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规定9月9日为体育节的建议。1942年9月9日,首届体育节在“国统区”举行,各地举行一系列武术竞技活动。
教师节:至圣先师的诞辰日与大陆教师节相比,台湾的这个节日更显“古味”悠长。早在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便规定孔子的诞辰日八月廿七为教师节。后经测算,孔诞换算成阳历为9月28日。1952年,台当局正式将教师节改为9月28日。直至今日,每到这一天,台湾各地孔庙都将举行祭孔大典,教育部门还会举办大会,奖励师德优良的老师。
岛内学生参加教师节庆祝活动
台湾节日和大陆一样吗
来源: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台民意机构今天(9日)三读通过国民党团所提“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草案;这也代表未来台湾假日将新增小年夜、教师节、光复节、“行宪”纪念日,劳动节则从劳工放假改为全台放假。国民党民代徐巧芯表示,很遗憾今天民进党“全体反对”该案,幸好在野党人数过半,才能顺利三读通过。
徐巧芯今在社交平台表示,为推动台湾假日法制化,且将民进党当局删除的7天假日还给劳工,“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是这会期国民党团的优先民生法案,“还假于民”也是她一直以来的想法,所以很高兴,她参与提案的“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今天在台民意机构会议顺利三读通过。
徐巧芯指出,此次“立法”,台湾假日新增5天:9月28日教师节、10月25日台湾光复纪念日、12月25日“行宪”纪念日、小年夜、5月1日劳动节,改为全台放假。
徐巧芯点出,台湾劳工不是假太多,是工时太长,台湾劳工每年工时超过2000小时,过劳问题严重。此次“还假于民”,不仅将假日还给劳工朋友们,让大家有更多时间休息,让社会各族群都能得到相对应的休假。例如劳动节、教师节让公教人员、劳工能一起休假;“行宪”纪念日,同时也是圣诞节,除了纪念台湾“行宪”,也让年轻人有机会一同出游,与家人团聚;小年夜提早休假,让大家在除夕前一天能提早准备、返乡,好好过个年。
徐巧芯表示,很遗憾今天民进党“全体反对”本案。幸好在野党人数过半,才能让“还假于民”的“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透过国民党、民众党作为本会的优先民生法案,顺利三读通过。她强调,教师节就会开始放假!在野党多数才有民生法案!民进党全数反对劳工休假。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
苹果日历显示台湾节日
刚刚过去的9月3日,是大陆法定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对于台湾而言,这一天则是“军人节”。在两岸,9月3日都是跟抗战相连的。再过几天,9月9日则是台湾地区的体育节,这个节日同样起源于抗战。事实上,台湾很多节日都与抗战有关,像是父亲节、光复节等。只是经历了一波波“去中国化”,很多节日已渐渐被边缘化。
今年9月3日,台北“忠烈祠”举办军人节秋祭典礼,蔡英文率高官出席。不过,事后蔡被爆料疑似在现场吐口水,引发舆论哗然。
岛内也有媒体批评说,如今的军人节祭典只剩个形式,不如取消算了。在民进党看来,军人节是个“外来节日”,跟台湾没关系,他们怎可能诚心去纪念?
跟大陆一样,台湾“九三军人节”也是为了抗战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向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递交降书,次日起中国政府决定放假三天,来庆祝这次来之不易的胜利。后来,9月3日便成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5年,台军方确定每年9月3日为“军人节”,当天各军种都有庆祝活动,台当局领导人会携“五院院长”亲临“忠烈祠”,拜祭殉职的军人,军人也放假一天。
此外,台军各军种还有各自的节日,其中不少也与抗战有关。如陆军节是在7月7日,是为纪念“卢沟桥事变”;空军节是8月14日,是为纪念中国空军正式开始对日作战(笕桥空战,1937年8月14日),打破了日军航空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1977年,台湾拍了一部影片《笕桥英烈传》,讲述烈士高志航的故事,与《八百壮士》、《英烈千秋》、《梅花》并称台湾四大抗战片。
为增强国民体质,支援抗战,国民政府于1941年公布《国民体育法》。次年初,行政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规定9月9日为体育节的建议。1942年9月9日,首届体育节在“国统区”举行,各地举行一系列武术竞技活动。巧的是,三年后的9月9日,中国政府在南京接受了日方代表的递交降书,体育节又多了几分抗战的色彩。
直到现在,每逢体育节前后,台当局会召开大会,表彰年度最佳教练员、运动员,并举办体育表演(上图)。
8月8日是台湾的“父亲节”,那一天很多离乡的游子回到家乡,与爸爸团聚。很多大陆网友好奇,台湾人居然不是在6月第三个周日过父亲节。鲜为人知的是,台版“父亲节”也与抗战有关。
1945年8月8日,在上海的爱国人士发起“父亲节”,来纪念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批准了吴稚晖、杜月笙等名流的呈请,确定每年8月8日(88,谐音“爸爸”)为全国性的“父亲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中山堂接受日军投降。沦陷了五十年的台湾,又重回祖国怀抱。1946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定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以为纪念。岛内有一首歌叫《台湾光复纪念歌》,歌词是这样写的,“有钱难买真情意,有钱难买真爹娘,今朝重见天和地,八年血战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
如此多与抗战有关节日的存在,彰显了早期台湾当局对抗战纪念的重视,每年9月3日、10月25日等日子,岛内各界必定举办隆重的庆典,光复节甚至一度是法定假日,当天全台放假一天。
李登辉主政后,对抗战胜利的纪念进行刻意降温,后来还故意用“终战”这个日本概念来代替“光复”字眼。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光复节的法定假日地位被取消,抗战纪念活动的级别也一再降格。
马英九执政后,抗战纪念活动回温。2014年恰逢“七七事变”爆发77周年,台当局和军方扩大纪念,马英九出席纪念活动,并反复地强调“中华民族的血泪史不能忘怀”。
而在民进党执政县市,则时常举办“终战”纪念,通过台湾在二战遭轰炸的图片展,把矛头对准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
民进党二度“执政”后,加速“去中国化”进程。有关抗战的节日,台当局也尽力淡化,或掏空其原本的内涵,斩断中间的两岸历史连接。据环球网报道,蔡英文日前率高官出席军人节秋祭,只有“国安会秘书长”李大维等少数人开口唱“国歌”,蔡还被爆在现场吐口水。
相比,民进党当局对纪念“二二八事件”则是尽心尽力。作为岛内法定节日,在民进党主导下,化身“和平纪念日”,并举办各类纪念活动。不过讽刺的是,每过一次“和平纪念日”,台湾的族群都要被撕裂一次。
文字/薛洋
微信编辑/薛洋
图片/网络
海峡导报对外交流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为作者原创
台湾节日庙会
1、台湾中秋流行封街烤肉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元旦刚过,春节的脚步也慢慢近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直到现在仍是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社会,两岸在过节习俗上很接近,但也有一些不同,接下来就让导报记者细细盘点。
时间过得飞快,再过半个多月春节就到了。在过年民俗上呢,两岸大同小异,具体来说跟一水之隔的福建非常像,比如除夕围炉、初一拜庙、初二回娘家、初四接财神、初九敬天公,闽台都是一个样。
要说区别,台湾过年似乎更热闹,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过年气氛非常浓厚,年前台北迪化街的年货大街人流如织;年后“平溪天灯”、“台南盐水蜂炮”、“台东炸寒单爷”各种民俗活动轮番登场,全台各地人流疯狂涌入,争相品味传统民俗盛宴。
除了过年,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两岸过得时间一致,习俗也差不多。以中秋为例,台湾人在这一天也有吃月饼、赏月的习俗;所不同的是,他们在中秋夜还流行封街烤肉,几十年前一个有名的酱油广告带动中秋节烤肉风潮,并使得烤肉成为月饼之外,又一中秋符号。
2、台湾青年节为纪念黄花岗起义至于阳历的节日,像是元旦、妇女节、植树节等,两岸都是同一天过。不过也有不少,比如儿童节,两岸过得日子并不一致。
大陆的儿童节是在6月1日,台湾的却是在4月4日,其来历可追溯到1931年。当时“中华慈幼协济会”呈请国民政府响应“国际儿童宣言”,以重视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提议每年4月4日为儿童节。清明节一般是4月4日或5日,因此在台湾经常出现儿童节、清明节是同一天的情况。
大陆青年节是在5月4日,为纪念五四运动。而台湾的青年节则是3月29日,则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 (农历三月廿九)黄花岗起义的殉难烈士。
此外,大陆教师节是在9月10日,正好位于新学年开学后不久;相比,台湾的教师节更有“古早味”。早在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便规定孔子的诞辰日八月廿七为教师节。后经测算,孔诞换算成公历为9月28日。1952年,台当局正式将教师节改为9月28日。
3、台湾过“中国式父亲节”台湾还有不少节日与抗战有关,其中最典型的是父亲节。
大陆民众所熟知的父亲节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事实上,这个节日源于美国。台湾至今仍过中国式父亲节,为每年8月8日,故又称“八八节”,谐音是“爸爸节”。1945年的8月8日,在上海的爱国人士发起设立父亲节,来纪念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批准了杜月笙等社会名流的呈请。
在大陆,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而在台湾,这一天则是叫“军人节”,虽然名称不一样,但都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3号日本正式向中国投降。
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中山堂接受日军投降,沦陷了五十年的台湾,又重回祖国怀抱。次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定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以为纪念。台湾光复节过去很隆重,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在这一天都会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
台湾人所过的多数节日,不管是春节、青年节或是“八八父亲节”,都有浓浓的“中国味”,并且深深地融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台湾节日一览表,台湾节日放假时间表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