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捐赠行为法律问题之律师解答,疫情期间的捐赠支出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褚一雅

问题一、个人、组织能否为疫情进行捐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34条、第36条的规定:自然人、法人与其他组织有权以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进行捐赠。但是,未成年人与其他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进行直接捐赠,需经过监护人进行。国有企业应当遵守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履行批准和备案程序后进行捐赠。

问题二、是否规定必须通过红十字会这类慈善组织才能捐赠?

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公益性社会团体(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公益性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都可以接受捐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也可以接受捐赠。

在非典时期,国务院曾授权民政部门、卫生部作为非典捐赠款物的接受部门。也就是说,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所有医疗捐赠。

从法律上讲,可以捐赠给地方政府或其指定部门,也可以捐赠给基金会、慈善组织,还可以直接捐赠给具体的医疗卫生机构,也就是具体的医院。

问题三、可以不通过慈善组织直接向受益人捐赠吗?

捐赠人可以向受益人直接捐赠,但是不可以公开募捐。《慈善法》第35条规定: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慈善法》第22条明确规定,只有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如果以慈善的名义向社会公众募集财物,则属于非法募捐。

问题四、捐赠人拥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1、要求接受捐赠的慈善组织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的权利。

2、要求接受捐赠的慈善组织签订捐赠协议的权利。

3、要求慈善组织提供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的权利。

4、要求公开剩余捐赠财产去向的权利。

5、享受税收优惠和免征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权利。

6、不得附加违背社会公德,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条件作为捐赠条件。

7、不得向慈善组织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8、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9、不得对公开承诺的捐赠承诺和已签订捐赠协议的捐赠承诺反悔。

10、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

11、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上述权利与义务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疫情期间的捐赠行为法律问题之律师解答是什么

疫情期间捐赠事件

在疫情期间捐赠物资

疫情期间捐赠的物资有哪些

疫情捐赠属于什么行为

疫情捐赠属于什么行为

疫情期间捐款捐物

疫情期间捐赠物资管理办法

疫情期间捐赠的物资有哪些

疫情期间直接捐赠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