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是退钱还是补钱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水光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是退钱还是补钱

大家好,由投稿人水光来为大家解答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是退钱还是补钱这个热门资讯。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是退钱还是补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应纳税额是什么意思

申述小微,在处理企业所得税业务时,经常会看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三个词,能给我们讲讲三者的具体区别不?

这就给您安排~

首先,为了便于大家区分“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纳税额”,我们先上一张图,看看这“三兄弟”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勾稽关系↓

接着,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三兄弟”↓

应纳税所得额

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实务中,应纳税所得额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计算方法。

直接计算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间接计算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如何填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9-20-21-22行金额。按照上述行次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本行按0填报。

应纳所得税额

概念

应纳所得税额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后得到的金额。

计算公式

如何填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 23×24 行金额。

应纳税额

概念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计算公式

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如何填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8行“应纳税额”:填报第25-26-27行金额。

以上便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的区别,您清楚了吗~

供稿:杨乾

制作:苏楠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所得税税法的要求,以一定期间应税收入扣减准予扣除的项目后计算的应税所得,其目的是为企业进行纳税申报和国家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经营所得提供依据。

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

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额等于

南都讯 记者卜羽勤 发自北京 新个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今年的年终奖该怎么缴税?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明确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单独计算纳税,即用年终奖除以12个月后,根据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税额。计算下来,年终奖3万6千元需纳税1080元。南都记者注意到,上述政策仅持续到2021年12月31日,之后年终奖将并入当年综合所得纳税。

年终奖3.6万应纳税1080元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明确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进行缴税。

据上述通知,年终奖的计算方法为,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

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从上述计算方法可以看到,与工资、薪金所得等缴税方法不同的是,计算年终奖应纳税额并不需要减去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等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年终奖只有1元,仍需缴税3分钱的税。

综合所得税率表如下:

举例来看,如果某职工的年终奖为36000元,那么他应纳税所得额为36000元除以12,得出3000元。再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发现3000元适用于第一级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即用36000*3%-0=1080元。

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级数的临界值,如3.6万、14.4万、30万、42万、66万、96万,多一元和少一元所缴的税额差别很大。

还是以上述职工举例,如果该职工的年终奖为36001元,那么他应纳税所得额为36001除以12,得出3000.08元。再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发现3000.08元适用于第二级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即用36001*10%-210=3390.1元。

也就是说,年终奖增加了1元,但是需缴纳的税款多了2310.1元。

2021年年终奖何时发缴税额大不同

南都记者注意到,上述政策仅持续到2021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而,如果2021年的年终奖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发,居民个人应缴的税款也会有所变化。

举例来看,如果某职工2022年除三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等后年收入为96000元,减去基本减除费用60000元后应纳税所得额为36000元,那么该职工全年应纳税1080元。若该职工2021年的年终奖为36000元,放在2021年底发,年终奖需缴税1080元;放在2022年发,那么需缴税4680元,也就是说加了年终奖后,该职工又缴了3600元的税。

对比得出,对于该职工来说,2021年年终奖放在2021年底发比放在2022年初发,应缴税额少了2520元。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每日一学,今天学习:企业所得税。

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在中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一、一般规定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这里的收入总额是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为鼓励科技创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四、预缴和汇算清缴制度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是退钱还是补钱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