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的,需要经监护人的追认该民事活动才有效,那么未成年人侵权需要承担责任吗?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实施侵权行为的,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赔偿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监护人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条 【委托监护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托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未成年人犯罪父母有什么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犯罪应由其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他人经济损失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
2、法定监督责任: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及对未成人的成长负有的法定监护责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监护责任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拖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终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未成年致人损害时的赔偿规则
●未成年损害赔偿依据
●未成年的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未成年不承担法律责任吗
●未成年致人损害谁为被告
●未成年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未成年伤害未成年赔多少钱
●未成年损害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
●未成年损害赔偿依据
●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时父母不需要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