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品英文,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以索赔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杨嘉

赠品英文,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以索赔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杨嘉来为大家解答赠品英文,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以索赔吗这个热门资讯。赠品英文,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以索赔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赠品是什么意思

去4s店订车之后,还有一些东西需要我们主动去要,这些都是被称为汽车的装潢用品,但是相信很多的车主在提车的时候,4s店赠送的,都是一些炭包和脚垫之类的物品,而其他的一些赠品券却很少会给,笔者以前在4s店上班的时候,都会在合同上注明要赠送给客户的装潢礼品有哪些,你提车的时候忘掉,但是大家知道在提车的时候有哪些,汽车赠品是最有用的吗?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第一个:全车贴膜

全车贴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汽车用品,引起这一个装饰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护车内的隐私,但是要知道,当我们去4s店买车的时候,如果客户对于全车贴膜没有主动的要求,一般来说销售顾问只会送你4个车窗的贴膜,前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基本上不会赠送,因为价格比较贵,所以记得,在提车的时候一定主动的向4s店索要全车贴膜,而且一定要记住写在汽车合同里。

第二个: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汽车用品,之前的时候我们都知道碰瓷比较多,如果自己车内装了行车记录仪就不用怕了,除此之外行车记录仪还可以录下一些其他的证据,比如说和别人的车子出现了刮蹭,是别人的原因,这个时候就可以拿出行车记录仪,作为一个证据了,一般来说4s店很少赠送,因为一台好的行车记录仪价格基本在1000元左右,但是记得一定要向4s店去要,如果一直比较坚持,4s店也是会赠送的。

第三个:免费的保养

车子买了之后,保养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对于10万元左右的家用车一次基本保养也要在300~500元之间,而如果是20多万元的车子使用全合成的机油加上工时费一次,则至少要在500~800元,所以提车的时候,可以不要汽车脚垫和坐垫,一定要多要检测汽车免费的基础保养,如果车子一年行驶2万公里,按照5000公里保养的话,基本上也要4次基础保养了。

第三个:工时券

一般来说4s店这周末搞活动的时候,或者是车展订车的时候,都会向客户赠送你一些工时券,但是平常订车也一定不要忘记索要这些工时券,这都是很有用的,比如说,可以有效的为你提出基础保养时的工时费,而且有时候这些工时券还可以为你自己的车辆进行钣金,免费修复,车身漆面修复等等,而对于工时卷要比你提车的时候,4s店赠送你的炭包香水等一些没有用的礼品好多了。

总结:以上4个汽车装潢赠品,使用几率都是比较大的,而且还是非常划算的,比如说行车记录仪,只要开车就会一直在用,所以说大家在购买车的时候,不要让4s店送你那些不值钱的汽车礼品,而这些最实惠的东西一定要记得向4s店索要,如果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记得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赠品算不算是购买的商品


我们买新车要的赠品,不是越多越好,要挑有用的、值钱的东西要。

有些赠品里面有可能还藏着套路,不注意的话,有可能要了一堆,实际成本就几百。有些所谓的“免费保养”,搞了不好是要倒贴钱的。

赠品不是越多越好,有些东西不值钱

虽然说是赠品,但其实成本肯定都算在 车价里面了,所以说,赠品不要理解为是赠品,真的就是我们花钱买回来的。

这个是:你买了一只羊,他只是把羊上面的毛拔下来,单独分开放,说送给你的。

有些赠品其实就不值这个价钱,我说几个:挂件、劣质香水……不值钱不说,放在车上还增加安全隐患,不如不要了。

还有头枕、炭包这些东西,我家品质那么好的,有在卖的,也就是几十、上百块钱,他说送你一个价值2880的头枕,不太划算的。

哪些赠品值得要

比较值得要的赠品就是:直接是可以给我们省掉钱的东西。

油卡、抵用券等可以直接抵现的

比如什么?一听就能明白:油卡,你自己加油就要掏钱的,油卡就可以省下这个钱,很实在。

4S店的抵用券稍微差那么一点点,但如果没有门道的话,还不是照样要自己掏钱,对不对?

保养券、工时券、维修券、机油券、零配件券……都是可以换钱,对不对?相对总能省一点,无非折扣不一样。

油卡约等于是存现金,对不对?保养券有可能折扣要打一点。

油卡好理解,刚才也讲过,抵用券套路要注意的,一定要问清楚,问得清清楚楚,到底是什么券?什么时候用?

你不要以为是通用券,结果只能抵了一部分。

我今天做了个保养,他说机油要自己掏钱的,帮我换机油这个动作可以用券,这个叫“工时券”。

反过来的也有的,机油不要我出钱的,这个人帮我把机油倒进去的动作,要收钱的,叫做“机油券”,是吧?

机油券还有讲究了,他说:“机油券200块钱,我今天给你用的全合成机油是400块钱,用了这个券,还要再付200块钱。”

我到底是一次抵什么样的机油?还是说,我机油里面可以抵扣掉这个钱?千万是要问清楚,相差还是蛮多的。

而且如果我们是异地购车,或者这家4S店离我特别远,为了机油券,我直接开过去一趟,都不一定划算了,要想清楚。

价格透明的品牌货

除了各种券,一些价格比较透明的品牌货也是值得要的。

4S店现在一般送贴膜的也不少,直接要听得到的、比较好的品牌,相对来说价格也比较透明,网上也是查得到的。

人家跟你说这个叫做“天旋地转美国超级厉害太阳膜”,说价值19900。“「嗯」到底值多少钱?”我们还是要打个问号的。

有些4S店也知道这一弄,消费者不信,它不会这么讲,它说:“我们送的送的,送……我们送的叫‘原厂膜’。”4S店不生产贴膜的,好不好?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上面有篇文章,分享给你,《媒体曝汽车太阳膜造假内幕40元成本膜专供4S店卖上千》上面讲到。

部分4S店所谓的“原厂膜”其实是批发市场上订购的普通车膜,成本大概就几十块钱,几块钱都有可能。

经过检测之后发现:正品太阳膜隔热率比这些普通的膜,没牌子的,高6到10倍,这是这篇文章上面讲的。

而且这种几十块的车膜用了几年之后,还出现掉色严重、甲醛含量高、有异味等等情况。

虽然大品牌的车膜也有造假的情况,但是正品车膜一般都有4到5年的质保。

所以说,我们可以通过问一下车膜的质保时间,给厂家打个电话,比较好判断,不容易被坑。

实用的原厂产品

比如说: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这些电子设备其实自己是可以买的,然后价格也不会特别高。

但如果没有其他东西送的话,也可以考虑让他们送一个来看看。

当然了,如果质量太差的记录仪,晚上都看不清楚的,人家就是为了送而送的话,也就算了。

合格、靠谱的话,送一个我觉得也可以,不然的话自己也是要去买,对不对?

脚垫,这个东西就很厉害了,很有意思的,你要听清楚,很多人都是一笔带过,叫“原厂脚垫”。

其实有原厂脚垫和原厂适配脚垫,和原厂专用脚垫,我们一个个讲。

易车网宝马5系社区就有一个车主分享了一个内容:4S店送的脚垫匹配度不高,还容易翘边,后排会挡住空调出风口。

他换了一个原厂的脚垫,卡扣等等都是专门设计的,贴合度也很高,上面还有个BMW的铭牌,「duang」一下,档次就上来了。

你看,就是都叫“原厂”,东西是不太一样的。

一个你看脚垫上有没有品牌的logo。第2个:你就是看脚垫上面的孔,和你车子本来的位置对不对得牢。

是卡住的,不会滑动的,确保安全的,是可以的。

还是说:人家就割一割,或者是这么给放放起来的,一下子就相差很多了。

怎么个很多?平时买买的脚垫,普通点的1、200,再好一点的5、600,已经不错了,原厂脚垫动不动就3、4000块钱了,是真要3、4000块钱。

如果这个时候4S店说送你一个原厂脚垫,真的是原厂的那种,我们不妨是可以考虑一下。

宝马的很有意思,以前我做销售的时候,碰到隔壁宝马那边说的这个问题,宝马的脚垫,是有一种特殊的含硫物质和特殊工艺处理,几乎是环保无毒的。

但是这个环保无毒的脚垫,闻起来的味道,特别像是比其他的普通脚垫还要毒的味道,经常闹冤枉的,后面4S店都不敢送了,很有意思。

价格不贵但实用的安全用品

我刚才说的一些有价值的、从高到低都还可以的赠品,都要不到了,或者说已经给我们了,剩下还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再挑一挑,用得上的呢?

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上面讲到:汽车应该配备1件反光背心和1个符合国标规定的三角警告牌。

所以说,反光背心、三角警告牌,这2样东西肯定是会给的,对吧?

其他换备胎的工具,比如说:千斤顶、套筒,一般出厂也会配,提车的时候,我们检查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这个人说:“我送你三角警示架,送你套筒、千斤顶,送你背心。”这就不对了,本来就应该有的,不是算送的。

这些东西都有了,灭火器可以给我一个?多功能安全锤给一个?车载的应急的这种急救包给我一个?

随车的工具箱又不贵的,给我一个,行不行?这种我们倒反而是可以去要的。

当然工具箱不是说换备胎那些工具,本来就应该有的,而是什么?扳手、螺丝刀、老虎钳,甚至是没电的时候搭电线。

很实在的,我们自己去买有可能想不到,也是笔钱,心里也不舒服,送给我们,我们觉得:放着就放着,偶尔要用的时候也有,心里也是舒服的。

要赠品一定要在交定金之前

最后就是,要赠品的时机也要注意,一定要在交定金之前。

把钱交掉了再想要,他就笑眯眯地对你摇头:“真的是最便宜喽,真的是最便宜喽。”就很麻烦,对不对?

然后前面辛辛苦苦谈的赠品的细节:保养券怎么用、什么情况。

甚至举例子:400块钱的机油,这张券能不能用,还是这张200块钱的券用掉之后,我还要再补200块钱?都让他写到合同里面去。

他当初说:“好的好的,是的是的。”既然觉得都是“是的”,为什么不能写到合同里面去?

很重要的,白纸黑字,我有很多很多买车的朋友,都是吃亏吃在这里,信誓旦旦原厂膜,最后拿到变成原厂适配膜。

说得很好听,保养券我们什么时候都能用,什么项目都能用,什么项目用的时候都只能用一半,就麻烦了。

要值钱、实用的赠品,并写在合同里

所以总结一下,买车要赠品,最值钱的就是油卡,直接抵钱,稍微差一点的,抵用券,再差一点是有条件的抵用券。

这些他还都给了的情况下,工具箱、灭火器这种不贵的,一捋全部都捋过来,雨伞也可以给我一把,钥匙扣也给我一点。

你不要觉得好像很没面子,或者不好意思,给这个东西也不要多少钱,都给都给,聊得很好,千万不要忘记写在合同里面。

试驾时把车撞了,算谁的

我们买车要的这些赠品,已经算是在谈判买车过程中已经是比较靠后的步骤了,对不对?

我们选车的时候,一般要到4S店去试驾一下,对不对?「嘣」撞了一下,怎么办?

我赔?保险公司赔?4S店赔?我赔保险公司?还是4S店赔保险公司?还是保险公司找我赔?到底是怎么弄?

我自己在网上面看了很久,看了一个车,到处网上面的价格,也都是问得清清楚楚了。

然后跑到店里他说:“网上的价格都不对的,网上价格都不能信的”。这些网上的价格又是哪里来的?然后线下的店为什么都这么说?

而且大概率你打个电话问他的时候,都说:“你到店里来,我再来跟你讲这个价格。”到底又是为什么?

就这么讲吧,我也做了10多年的汽车的生意,开过公司、做过销售员,怎么样砍价销售是最难受的?怎么样砍价是拿到最便宜的价格的?

有一些心得和技巧供你参考,不一定回回有用,但应该多少算是一点防身小技巧,至少不会被坑嘛。资料、数据、分析、案例,都给你准备好了。

关键词:买车

想知道这些很简单,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买车」就可以了。

8篇实用干货,整整的8篇,等你来看,文字版、音频版、视频版都有,选择自己合适的、方便的场景就可以,「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参考文献

[1] 媒体曝汽车太阳膜造假内幕 40元成本膜专供4S店卖上千[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7.

[2] 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S].

赠品的拼音

买正品附送赠品、小样,是不少商家的促销手段。然而,近年来,一些“三无”产品甚至有毒有害产品,打着赠品、小样的名目流入市场,给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披露的一起典型案例,值得消费者警惕。

同时服用才有效?“毒”赠品搭上正品便车

2023年底,受“不节食、不运动,一个月能瘦20斤”的广告语诱惑,苏州市民王女士花费1169元网购3瓶左旋肉碱绿茶胶囊。商家随后寄出3盒胶囊,附赠3盒用压片糖果盒包装的淡黄色奶片,并叮嘱:“胶囊搭配赠品服用才有效。”

按商家提示,王女士每天早晨空腹服用2颗胶囊和1粒奶片,几天后却出现头晕、失眠、腹泻等症状,一周后症状持续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疗。怀疑该减肥胶囊有问题,王女士向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将王女士提供的网购胶囊及其赠品送检后,结果显示,左旋肉碱绿茶胶囊本身没有添加违禁成分,但附赠的奶片中含有违禁成分西布曲明。这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的药物,因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我国早在2010年就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药。

办案人员介绍,与合规产品捆绑销售,将有毒有害产品以赠品名义发放给消费者,是一种新型且隐蔽的犯罪手法。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类似的化妆品“毒”小样案。一家化妆品店在销售一款祛除痘印和色斑的化妆品时,附赠日霜、夜霜小样,并叮嘱顾客正装搭配小样使用效果最佳。案发后,相关单位将产品送检发现,其主产品没有问题,但附赠的夜霜小样汞含量最高超标43000倍。

记者梳理近年来多地政法机关披露的同类案件发现,减肥产品是这类案件的“重灾区”,多在赠品中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违禁成分;保健品销售也有类似问题,主要是在赠品中添加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违禁成分。

主产品不如赠品贵?实为掩人耳目逃避打击

在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办理的这起赠品造假案件中,王女士网购的减肥胶囊来自被告吴某,吴某赠出的奶片又来自被告姜某。

姜某先从上游不同渠道分别购买5元1盒的压片糖果和22.5元1袋的奶片,随后将便宜的压片糖果作为主产品,将更贵的奶片作为赠品,再以110元的价格,将“1盒压片糖果+1袋奶片”捆绑销售给吴某,共计销售金额121万元。吴某收到货后,直接将主产品糖果扔掉,只将奶片作为减肥胶囊的赠品销售。

主产品还没有赠品值钱,这里面有啥门道?

“将价格高、真正有功效的产品作为赠品销售,其实是犯罪分子掩人耳目、逃避打击的一种犯罪手法。”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检察官王军说,“姜某与吴某的微信聊天记录表明,姜某曾对吴某说过‘效果都在奶片里’‘不搭配没法卖’‘不能在明面上销售’等话语,二人对奶片含有违禁成分显然都是主观明知。”

承办检察官介绍,在审查起诉阶段,姜某对检察机关认定的销售金额121万元进行辩解,认为卖的压片糖果没有添加有毒有害成分,应该扣除这部分销售金额。吴某在售卖减肥产品过程中,也有意不记录赠品数量,致使警方难以直接查明其销售额度和获利情况。

然而,二人自以为高明的伎俩,并不能让他们逃脱法律的惩罚。

经过缜密侦查,办案人员最终掌握了一系列确凿证据。2024年7月,该案经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当年12月,吴某、姜某被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3个月,并处罚金61万元;同时,吴某、姜某均被责令承担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价款的10倍惩罚性赔偿金1210万元。这一判决于今年初生效。

“问题”赠品该不该计较?免费不等于免责

一些消费者认为,赠品反正没花钱,出了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承办检察官表示,不法分子正是摸准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抱着侥幸心理企图瞒天过海。

消费者能否对“问题赠品”发起维权?

民法典明确,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也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包括以奖励、赠送、试用等形式向消费者免费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保证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王军表示,赠品属于销售者为达成交易的促销或鼓励条件,表面上是免费的,其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已分摊到付费商品中。当赠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依据食品安全法主张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如果赠品含有毒、有害物质等,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生产者、销售者相关刑事责任。

江苏省消保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化妆品试用装、小样等也需和正装化妆品一样接受监管,消费者应避免购买和使用‘三无’包装的产品。”

免费的赠品,不等于免责品。不法分子企图利用普通消费者“嫌麻烦”的心态钻监管漏洞,但在法律面前,任你如何花样迭出,也不过是掩耳盗铃。对于消费者而言,遭遇“问题赠品”不要自认倒霉,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权,共同维护与我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食药安全。

(记者朱国亮)新华社南京3月13日电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赠品活动会在哪里展示

来源 | 检察日报

作者 | 王 畅

《检察日报》2025年3月28日

第4版 法治新闻

为了回馈用户、增加销量,商家在售卖正品时加送赠品是常见的推销方式。然而,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有些内部员工通过种种方式,把本该客户享受的福利收入囊中,狂“薅”公司“羊毛”。

2011年至2015年,A公司的员工吕某、田某利用职务便利,与外部批发商合伙截留并变卖公司送给客户的赠品,造成公司巨额损失。直至2024年,吕某、田某的犯罪始末才浮出水面。经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被告人田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8万元。被告人吕某一案目前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家贼”勾结“外贼”

(图片来源于网络)

A公司是一家经营日用品的外资企业,与各大商超、门店的销售商都有合作。为了提升销量,公司会将商品小样、雨伞、吹风机等赠品,随商品订单按比例分配给门店等直供客户,方便他们在销售过程中赠与消费者。

这种本是为了回馈客户、扩大销量的销售模式,却给A公司带来了“烦恼”。2023年年底,A公司员工周某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刑,在A公司委托律师查阅被告人周某的相关卷宗材料时,周某银行账户下曾被忽视的几笔大额交易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经A公司审计发现,这几笔距今近十年的大额交易均指向了公司的前员工吕某和田某。A公司遂报案。

吕某曾是A公司销售部某商超渠道的客户经理,负责直接对接销售门店,掌握着赠品资源管理和物流发送的权限。2011年5月,批发商汪某(另案处理)找到了吕某,希望与她“合作”,通过变卖A公司赠品从中获利。

批发商是通过商超、门店等分销商下单的非直供客户,与A公司并无直接业务往来,按照公司规定,员工不能与批发商直接联系,赠品也不能用于大宗批发,只能通过指定的物流系统发送至门店,由门店负责人签收。

然而,在利益的诱惑下,吕某接受了汪某的“合作”邀约。二人约定,吕某负责物流发送,汪某负责到相关门店截留赠品变卖获利。由于吕某手中的赠品总量有限,她便想到了在市场部担任助理客户经理、拥有审批调配赠品额度权限的田某。

自2014年6月起,田某参与进来,与吕某共同变卖A公司赠品并从中获利。其间,二人多次使用周某的账户走账,这才让A公司在审计时发现了二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离职后拉新人“入伙”

该案涉案金额巨大,侦查阶段田某“零口供”、吕某供述不实的情况,给办案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为了补强证据,公安机关商请浦东新区检察院依法介入,承办检察官列出详细的补充侦查提纲,引导公安机关侦查,重点对吕某、田某与汪某以及门店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往来电子邮件进行恢复,同时与吕某离职后接替其职位的员工、门店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笔录进行佐证,追加认定了部分犯罪数额。经查,吕某获利1008万余元,田某获利160万余元,给A公司造成了巨额损失。

在听取A公司意见时,承办检察官着重了解了吕某在与门店、批发商接触过程中是否存在收受钱款的情况。经A公司提供相关线索,承办检察官引导公安机关深挖吕某的其他犯罪事实,补齐相关书证、证人笔录等证据。最终,吕某的完整犯罪行为浮出水面。

原来,吕某除了变卖A公司赠品外,还利用向某商超客户门店分配商品的职务便利,帮助另一名批发商杨某(另案处理)采购A公司的低价促销商品,收受杨某492万余元。此外,2014年,吕某利用配合市场部门品牌策划、活动执行、广告营销等职务便利,在某广告公司在其负责的商超投放广告时,帮助其投放促销项目,收取好处费18万元。

2014年10月,吕某从A公司离职,新员工芦某接替了她的工作,此时吕某仍未收手,而是依托自己和田某、汪某搭建好的犯罪链条,伙同芦某继续变卖公司赠品。目前,浦东新区检察院已将汪某依法追诉到案,芦某仍在追诉中。

堵住漏洞防“家贼”

为了帮助被害企业最大程度追赃挽损,承办检察官围绕定罪依据、量刑标准及认罪认罚、退赔退赃对量刑的调节比例等加强释法说理,敦促田某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缴个人违法所得160万余元,并自愿追加退赔15万元。

2024年12月,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对田某提起公诉。由于田某在2021年12月曾因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属于在服刑期间发现漏罪,今年1月,法院根据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依法实行数罪并罚,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被告人田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8万元。2024年12月23日,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对吕某提起公诉,目前,法院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家贼真的难防吗?承办检察官通过多次与A公司法定代表人、相关负责人等沟通交流,发现涉案赠品的申请、计划、预算和分配均由吕某一人负责,并无他人监管,这暴露了A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内部员工与外部批发商勾连的不法行为多年来持续存在。对此,浦东新区检察院向A公司制发检察建议,引导其防范杜绝此类犯罪行为。

收到检察建议后,A公司十分重视并立即开展问题整改。目前,A公司已在梳理赠品问题的基础上,停止了绝大部分的原有赠品业务模式,并持续通过飞行检查、专项审计等方式完善公司监管体系,同时拍摄了警示教育视频,将廉洁教育纳入员工入职及日常培训体系,与公司供应商、分销商、商业伙伴等共同倡导廉洁文化。

此外,浦东新区检察院举办“聚焦新质生产力 问‘企’所需”检察开放日、“薅羊毛”黑灰产及虚假流量法律适用研讨会等活动,并邀请A公司负责人作为企业代表到场,为企业在加强法治建设、规范内部管理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建议,推动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综合治理。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赠品英文,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以索赔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