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被碰瓷可否反诉对方敲诈勒索,给人碰瓷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齐彤书

案情:

2021年2月初,郑州市两个孩子在某路口骑自行车的时候,看见前面有一位老人在马路上逆行骑电动车。老人在行至一井盖处的时候,因驾驶不慎摔倒。两个孩子见状,赶紧上前帮助,一个扶起老人,另一个则扶起电动车。一个孩子的家长知道这件事之后,立马赶到现场,和孩子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并垫付了5000多元医药费。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本来一场充分体现社会和谐的事件却演变成现代版“农夫与蛇”。被送到医院之后,老人拉住两个孩子不让走,宣称自己就是被这两个孩子撞倒的。她对于孩子和孩子家长的出手相助没有半点儿感激之情,一开口就是让孩子家长赔偿医药费 5000 元。老人的子女赶到医院之后,看见母亲摔得浑身是血的惨状也十分激动,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贸然相信了老人的说辞,堵着孩子家长不让其离开。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家长只好拨通报警电话,并向媒体寻求帮助。经过警察的调解,老人同意退还孩子家长垫付的4000元医药费,但对于剩下的 1000 元坚决不予退还,因为她依然坚持是这两个孩子撞倒了她。后来,交警出具了责任认定书,明确此次事故由老人自己负全责。但面对责任认定书,老人依然不依不饶。虽然老人胡搅蛮缠,但其子女了解真相后,退还了医药费,并向孩子家长致歉,对孩子助人为乐的行为表示感谢。

律师解析:

对于讹人者,单单从法律层面进行批评教育远远不够,还应当依法进行处罚。讹人者通过虚构事实强行向他人索要钱财,不仅涉嫌诬陷,更构成敲诈勒索。案例中,老人利用他人的善心妄图讹诈,这不单单是个人的道德问题,也是违法的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虽然对于讹人的行为有法可依,但大多数人认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惩罚行为过轻。鉴于当代“农夫与蛇”的行为影响恶劣,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其负面的效应,为了严正风气,司法机关应该严厉处罚,增加讹人者的违法成本。对于多次讹人或者职业碰瓷者,涉案金额较大的,可以认为触犯刑法。《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了鼓励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做出相关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无论是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社会都站在好人这一边。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助人为乐被碰瓷可否反诉对方敲诈勒索罪

助人反被碰瓷的事例

被碰瓷可以反告敲诈么

碰瓷的可以反告她敲诈勒索吗?

给人碰瓷

碰瓷能否构成敲诈勒索

碰瓷能不能构成勒索罪

被人碰瓷讹诈怎么办

助人反被碰瓷的事例

被碰瓷的敲诈怎么处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