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实施时间废止,民法总则实施时间是多少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尤建

民法总则实施时间废止,民法总则实施时间是多少

大家好,由投稿人尤建来为大家解答民法总则实施时间废止,民法总则实施时间是多少这个热门资讯。民法总则实施时间废止,民法总则实施时间是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民法总则实施时间诉讼时效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国步入“法典化”时代

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

《民法典》实施后,我国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

在民法典中,“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

如强化对胎儿利益的保护,降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宣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规定成年监护制度,增设专章规定居住权,以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

此外,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

例如,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事件造成的悲剧屡次发生,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细化各方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将如何影响你我

九张图了解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来源:新华号 武汉交通广播

民法总则实施时间正式施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20年5月28日下午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正式出台后,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将进入法典时代。它采纳“七编制结构”,分别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组成,共1260条。

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着手第一步的民法总则制定。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此后,全国人大抓紧开展民法典编纂第二步的各分编编纂工作。

三年来,各分编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和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和民法总则合并,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2019年12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经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起草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对界面新闻介绍,民法典是社会的基本法,它调整四大领域:一是市场经济领域。这是民法典传统上最为重要的功能。二是非经济的社会领域。以非营利法人为代表,可缓解国家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巨大压力,为民众实现自己超越精神提供法律工具。三是婚姻家庭领域。这部分调整的是自然人的身份关系,包括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其他近亲属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人死亡后的继承关系。四是个人私生活领域,主要体现为各种人格权,尤其是隐私、个人信息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5月22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民法典草案说明时表示,民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是对我国既有法律的尊重和延续,也回应了21世纪的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王轶对界面新闻表示。

民法总则的实施日期是什么时候

据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通过!”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其中,民法典明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禁止物业服务人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同时,民法典再次完善了防止性骚扰有关规定,将“文字、图像”纳入性骚扰的认定范围。继续完善关于高空抛物坠物的规定,规定发生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此外,民法典回应地面塌陷伤人问题,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并对因他人原因导致倒塌、塌陷的侵权责任作出了规定。

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针对下一步民法典落地实施,多位代表提出建议:做好民法典生效与其他部门法废止过程中的衔接工作,保证法治的统一性、连续性、稳定性。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在立法后尽快全面展开民法典释义和相关解读。同时,尽快部署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全面清理工作。

民法典影响你我生活

□居住权拟入法

居住权保障“居者有其屋”,为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提供最低居住保障。

□小区电梯广告收益归谁

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属于业主共有。

□刷脸识别将受限

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电子邮箱、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遭性侵

18岁后仍可诉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从而有利于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在其成年后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

□免除见义勇为者的

后顾之忧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新华社)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民法总则开始实施时间

早安!上观新闻『早读』来啦!今天是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农历庚子年闰四月初七。上海今天多云到阴,午后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明天阴有时有阵雨,今天夜里到明天早晨累积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最高温度26℃,明天最低温度19℃

§今日关注

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诞生,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通过!”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其中,民法典明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禁止物业服务人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同时,民法典再次完善了防止性骚扰有关规定,将“文字、图像”纳入性骚扰的认定范围。继续完善关于高空抛物坠物的规定,规定发生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此外,民法典回应地面塌陷伤人问题,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并对因他人原因导致倒塌、塌陷的侵权责任作出了规定。

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申城资讯

1|上海市儿童福利基金会成立

昨天,上海市儿童福利基金会在沪成立。该基金会首个公益项目“爱伴童行”同时启动,将为全市因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而陷入困境的儿童提供社工结对关爱帮扶。

2|市总工会启动上海百年红色工运资源发掘宣传工程

上海市总工会在昨天举行的“上海百年红色工运资源发掘宣传暨纪念五卅运动95周年、上海总工会成立95周年”座谈会上宣布,启动上海百年红色工运资源发掘宣传工程。

3|2020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

昨天上午,2020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0)》在会上首发。

§国内新闻

1|国内最长过海地下管廊过海工程贯通

28日,由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三公司负责施工的国内最长过海地下管廊——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全部贯通。

2|国内成品油价第五次不作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28日称,截至5月2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本次汽油、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将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

3|香港特区立法会二读通过《国歌条例草案》

香港特区立法会28日晚二读通过《国歌条例草案》,二读获得立法会过半数在席议员的赞成,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在表决结束后随即宣布休会。立法会将于下周继续审议《国歌条例草案》,届时《国歌条例草案》将进入立法会全体委员会审议阶段。

4|四川完成37万余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供水

截至目前,四川水利系统已完成37.46万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的供水工作,涉及搬迁人口133.52万人,有效保障了四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的供水安全。

5|世界濒危珍禽黑鹳在京“安居”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最新的候鸟监测数据显示,世界濒危珍禽黑鹳的栖息和取食范围从以往的房山区基本扩展到全市。因生态环境逐年向好,全市黑鹳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已达上百只。

§国际纵览

1|越南外交部:希望香港保持稳定和繁荣发展

越南外交部副发言人段克越28日表示,越方尊重和支持中国“一国两制”方针,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希望香港保持稳定和繁荣发展。

2|中国医疗专家组在秘鲁分享抗疫经验

中国医疗专家组27日走访秘鲁多家医疗机构,与秘鲁同行分享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秘鲁科研和医护人员表示,中国经验很有启发。

3|泰国将于7月1日取消所有防疫相关商业禁令

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颂萨28日在曼谷表示,泰国政府已决定于7月1日取消所有为防止新冠疫情蔓延而采取的商业活动禁令。

4|中国人民解放军向黎巴嫩军队提供抗疫物资援助

中国人民解放军28日向黎巴嫩军队援助一批抗疫物资,主要包括医用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5|《自然》发表人类遗传变异体大型数据库研究成果

英国《自然》杂志及其子刊27日在线发表了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nomAD)团队的系列研究论文,介绍了研究人员对这个大型数据库的多方面分析,其结果有助人们深入认识人类基因功能,提升对罕见和常见遗传病的理解。

§今日《解放日报看点

▌紧紧依靠人民 牢牢植根人民

※1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大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详情>>>

▌香港定会重回正轨迎来一片新天

※7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28日发表谈话表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有关决定,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加固了制度基础,使“一国两制”的根基更加牢固,香港的前途更加光明。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完成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不会改变,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不会改变。国务院港澳办将依照全国人大的决定,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展开有关立法工作。详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民法总则实施时间废止,民法总则实施时间是多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