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因此在我国取保候审之中的“保证”,不仅有被保释之人的“保证”(在西方的刑事诉讼法中,往往是“宣誓”),还应包括财产之担保或他人之担保;而所候之“审”,除了法院的审判外,还包括侦查机关和起诉机关之传讯(审问)。
取保候审期间能上班吗?
为了相关侦查诉审工作,势必会对被取保候审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影响更大。在不影响侦查诉审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单位规定的前提下,被取保候审人可以继续工作。《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中仅列明被取保侯任人应遵守的规定,包括对其行踪的控制,及时到案的保证,以及不得干扰案件的侦查、审判等。特别情况会进一步限制被取保候审人的通信、行动以及从事某些活动的自由。但并没有明文规定,被取保候审人不得继续工作。由于被取保候审人的工作性质不同,对工作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员工取保候审期间有工资吗?怎么发放?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的,在取保前的工资应该发的,但取保期间没有工作的,是没有工资的。如果该职工在取保候审期间向单位提供了劳动义务,单位应当至少保留其最低工资待遇。《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
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可由其依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有关部门赔偿。
“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单位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这里有一个告知劳动者“劳动合同中止”的程序。在此情形下,为了解决送达难问题,用人单位最好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明确:劳动者被有关机关依法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劳动合同自然中止;用人单位也可通过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的公安机关将“劳动合同中止通知书”转交送达劳动者。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员工取保候审期间工资如何处理?
●取保候审期间工资待遇相关法律规定
●取保候审期间正常上班的工资如何发放
●取保候审期间工资待遇
●取保候审期间单位发工资吗
●取保侯审期间工资
●取保候审期间继续上班扣发工资吗
●取保候审期间工资待遇如何处理
●取保候审期间工资待遇相关法律规定
●工作人员取保候审期间工资该发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