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委托合同定义是什么,民法典对委托书的规定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苏睿

全世界从古至今对于契约精神都有着严格的遵守,双方在合作的时候都喜欢“签字画押”,近代社会,无论是公民还是公司在于他人进行合作的时候都以签订合同的方式进行,这也是法律明确要求做的。那么民法典委托合同的定义是什么呢?

一、民法典的委托合同定义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委托人应当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并支付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定义】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条【委托权限】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第九百二十一条【委托费用的预付和垫付】委托人应当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并支付利息。

二、民法典合同编有什么变化

民法典一共1260条,其中合同编就占了525条,在原来15种有名合同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4种有名合同:1、保证合同,让保证方式回归本位,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为一般保证。2、保理合同,给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3、物业服务合同,规范和保护业主权利。近年来业主与物业纠纷不断,是个大难题。4、合伙合同,常言说,“生意好做,伙计难搁”。变化比较大的是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完善电子合同规则以前是网贷变套路贷,现金贷变高利贷,民间借贷的各种弊端凸显了,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民法典中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这体现了国家对高利放贷的惩处态势。完善电子合同,就为了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比如在网站上展示的商品就是邀约,我一点击就是承诺了,合同就成立了,就有拘束力了,你商家就不能反悔了,保护消费者,另外交付时间也有约定了,以前商家是交给物流公司就不管了,物品出事了,推给物流公司,现在不行了,以签收时间为收货时间,只要我没签字,风险就在卖家,加强对买受人的保护。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委托合同的规定是比较多的,委托合同需要载明的内容包括委托期限、委托报酬支付、转委托、受托人的报告义务、受托人亲自处理委托事务等。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法典 委托

民法典 委托合同

民法总则关于委托合同

民法典中委托的法条

民法典对委托书的规定

民法典中的委托合同

民法典有关委托合同的规定

民法典委托合同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委托合同

委托 民法典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