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收入证明暗藏的法律风险
郭寿瑶
“收入证明,是我国公民在日常生产生活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对经济收入的一种证明,一般在办理签证、银行贷款、信用卡审批时会被要求由当事人单位出具对其经济收入的证明,它具备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法律案例:
一名入职不久的员工以自己要买房为由请求公司开具一份月收入为8000元的收入证明,而该名员工实际月收入仅为3500元。(该名员工并没有还款能力,据其称以后的房贷也是由其家人为其负担)
在现阶段招聘难的情况下,公司陷入了两难境地。
如果不为其开具收入证明,可能该名员工会选择离职,即使不离职可能后期工作中也会对公司不为其开具该份收入证明而心怀芥蒂。
如果为其开具收入证明,则公司又会面临很多未知的法律风险。
那么在实践中,公司为员工虚开收入证明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呢?
1.员工除了按揭购房、按揭购车需要提交收入证明外,有时办理信用卡也需要提交收入证明。当员工凭借虚开的收入证明成功办理按揭贷款买房买车手续或者获得不符合自身还款能力的信用卡额度,将来员工透支信用卡额度无力还款甚至是失联的情况下,公司可能会面临一些诉讼的法律风险。
2.虚开收入证明可能还会面临劳动争议,如果员工并非将这份收入证明用于办理按揭买房买车手续或者办理信用卡的手续,而是用于劳动争议中证明自己的工资收入水平,主张公司没有足额发放工资,没有足够购买社会保险而要求公司承担经济补偿金或者补缴社会保险等。
那么公司怎么做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到员工办理一些业务又可以尽量规避风险呢?
1.尽量明确使用范围:“该收入证明仅用于员工按揭购房使用”。
2.尽量明确使用期限:“本收入证明有效期限为出具之日起30日内,如超过使用期限需重新开具”。
3.尽量对开具的收入证明进行编号并详细登记,请员工签字确认并备注是由员工提出请求后由公司为其开具的说明。
郭律师建议:
公司需要在合规的范围内进行经营,尽量不要虚开收入证明。如果评估该名员工的风险后确认无法办理,建议以温和的方式向员工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和变通处理。
作为需要办理相关业务的员工来说,也需要综合评估自身的偿还能力,如果每个月的按揭还款或是信用卡账单已经超出了自己月收入的50%以上,就需要考虑自身有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首先评估了自身风险之后再与公司协商达成一个合理的方案,合理范围内的需求可以支持,但建议不要过度的超前消费,以免陷入未知的风险。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虚开收入证明犯法吗
●虚开收入证明对个人的危害
●虚开收入证明,企业承担什么责任
●虚开收入证明要承担多久风险
●虚开工资收入证明
●开具虚假的收入证明违法吗
●单位虚开收入证明怎样规避风险
●开虚假收入证明承担法律责任
●虚开收入证明对个人的危害
●开虚假收入证明对公司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