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号码是不是身份证号码都一样,社会保障卡查询个人账户查询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汪可美

社会保障号码是不是身份证号码都一样,社会保障卡查询个人账户查询

大家好,由投稿人汪可美来为大家解答社会保障号码是不是身份证号码都一样,社会保障卡查询个人账户查询这个热门资讯。社会保障号码是不是身份证号码都一样,社会保障卡查询个人账户查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保障号码是不是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中的小秘密:地区差异与信息蕴含


最近,一则国安部曝光四名“台独”网军头目分子身份信息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林钰书,1979年1月28日生,台湾身份证号P122635546;蔡杰宏,1993年12月23日生,台湾身份证号C121530051 ;粘孝帆,1982年12月6日生,台湾身份证号B121925951;王浩铭,1990年5月20日生,台湾身份证号T123822994。令人好奇的是,台湾身份证号与大陆的大不相同,它是九位数,且无法从中直接看出出生日期。这一差异也引发了人们对不同地区身份证号码规则的兴趣。


大陆身份证号是18位,其中第7到14位明确对应着持证人的出生年月日,简单直观。而台湾地区的身份证号,前一位是大写英文字母,代表初次登记户籍所在地,后续八码是数字。比如此次曝光人员身份证号开头字母不同,就代表着不同的登记地。


同为中国领土的香港,身份证一般是一个字母加上6个数字,再加上一个括号及括号内数字(校验码)。香港身份证上也不会直接在号码里体现出生日期,出生日期是单独标注在证件上的。澳门的居民身份证则分为蓝色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绿色的澳门特别行政区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号码由8位数字组成,同样不包含出生日期信息。


放眼世界,不同国家的身份证号规则也各有特色。

在日本,过去没有全国统一的身份证,虽有驾照、医保卡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但格式和编码规则不统一。如今引入的“我的号码”制度,每个人会有一个12位数字编码,不过这个号码也不直接体现出生日期。


美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全国统一身份证,常用的社会安全号码(SSN)由9位数字组成,主要用于税务和社会保障等事务,也不显示出生日期。


韩国的居民登记号码由13位数字组成,前6位代表出生日期,与中国身份证类似,能直接从号码中知晓出生年月日,后7位则包含性别等其他信息。


泰国的身份证号由13位数字组成,前5位表示区域,接着6位表示出生年月日,最后2位是顺序码和校验码,能直观获取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码的规则差异反映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管理需求。无论是能否直接从号码中看出出生日期,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人口管理,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此次国安部曝光“台独”分子身份信息,也彰显了维护国家安全,打击分裂行径的决心 ,哪怕是在虚拟网络世界,任何危害国家的行为都将无所遁形。

社保个人参保证明查询

社保缴费记录关系着我们的养老、医疗、失业等权益,但很多人对“每月交了多少”“单位是否按时缴费”一头雾水。

别慌!这份**超详细查询攻略**,手把手教你查清每一分钱,建议收藏备用!

---

**一、查询前必备!先搞懂社保账户“身份证”**

**1. 社保卡号**

社保卡正面印有“社会保障号码”(一般是身份证号),是登录查询系统的关键。

**2. 密码**

初次登录需用初始密码(如“123456”或身份证后6位),建议首次登录后修改密码。

---

**二、4种常用查询方式,总有一种适合你**

**方法1:手机APP一键查**

**推荐平台**:

- **“掌上12333”**(人社部官方APP)

- **当地社保APP**(如“北京通”“浙里办”“粤省事”)

**操作步骤**:

1. 下载APP,注册/登录账号(需实名认证)。

2. 点击“社保查询”→“缴费明细”,选择查询年份即可。

3. **重点核对**:缴费单位名称、缴费基数、个人和单位缴纳金额是否匹配工资条。

---

**方法2:微信/支付宝“10秒速查”**

**微信操作**:

1. 打开微信→“我”→“服务”→“城市服务”(需定位到参保地)。

2. 搜索“社保查询”,输入个人信息后即可查看明细。

**支付宝操作**:

1. 搜索“社保查询”→“社保查询服务”。

2. 刷脸认证后,可查养老、医保等各险种缴费记录。

---

**方法3:电脑端官网查询(适合打印存档)**

**推荐网站**:

-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http://si.12333.gov.cn)

- 参保地人社局官网(如“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操作步骤**:

1. 注册账号并登录,绑定社保卡信息。

2. 点击“个人权益记录”→“参保缴费明细”,下载PDF文件保存或打印。

---

**方法4:线下查询(适合不擅长手机操作的人)**

1. **社保局柜台**: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到当地社保局窗口打印缴费清单。

2. **自助服务机**:部分银行、社区服务中心设有社保自助机,刷卡即可查询。

---

**三、常见问题解答**

1:查询显示“未到账”怎么办?**

- 单位可能延迟缴费,可等待1-2个月再查;若长期未到账,建议联系单位人事或拨打12333咨询。

2:发现缴费金额不对咋处理?**

- 保存截图或打印记录,第一时间联系单位核对;若单位漏缴,可要求补缴。

3:换城市工作后,社保记录会合并吗?**

- 需办理“社保转移”,通过官网或APP申请,原参保地和新参保地社保局会对接处理。

---

**四、3个小贴士,守护你的社保权益**

1. **每月一查**:养成习惯,避免单位漏缴、错缴,影响未来退休金或医保报销。

2. **截图存档**:重要缴费记录可截图或下载保存,作为维权证据。

3. **绑定短信提醒**:部分地区支持社保缴费短信通知,实时掌握动态。

---

社保是老百姓的“隐形存款”,查清明细就是守护自己的钱袋子!赶紧按照攻略操作一次,从此缴费记录门儿清!转发给家人朋友,大家一起明明白白缴社保!

**(小提醒:各地社保系统略有差异,具体以参保地政策为准哦~)**

社会保障卡认证怎么认证

湖北省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湖北省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也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社会统筹部分产生的养老金,这部分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缴纳和国家的调拨。企业会按照16%的职工缴费基数为职工上缴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自己每月在工资中扣缴的个人养老保险,其比例是个人缴费基数的8%。这笔钱在你建立个人账户开始就一直归属个人,你的社会保障号或身份证号是唯一的个人账号,其不能提取,只有退休时才能按月发放。

如果是自由职业者,所缴纳的养老保险是基数的20%, 其中40%进入个人账户, 6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

缴费基数的确定是参保企业职工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8%,月平均工资超过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记入缴费基数;月平均工资低于所在市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基数。

由于湖北统账结合的建账时间是1996年一月,在此之前参加工作的还有过渡养老金。

下面谈谈各部分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

湖北的基础养老金与其它省不同,其计发基数不是全省的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而是采用当地的市平均工资。其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湖北的每个城市的养老金都不相同,因为其计发基数是各自城市的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它是规定了三个档次,比如武汉就是第一档最高,黄石等城市为第二档,咸宁等城市为第三档。

同样缴费基数也分为三档,因此在计算养老金时要确定自己属于哪一档。

每一档每年的社平工资不同,造成养老金有很大的悬殊。这点不同于用全口径的全省社平工资计算,如黑龙江,全省退休人员一视同仁。

这里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公式是: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不容易理解,它是考虑你的当年的缴费基数与上一年度当地平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之和的算数平均值。公式如下: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第一年缴费工资/上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第n年缴费工资/第n-1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年限

但湖北的指数计算不是采用建账后的实际缴费年限期间的指数,而是全程的指数,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期间的平均工资指数。其规定如下:

退休当年到2006年的实际指数, 即2006年1月1日之后的实际缴费年限指数按本人当年缴费基数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计算2005年末到1996年的一月的指数单独计算,其文件规定参保人员2005年12月31日之前的实际缴费年限指数按原办法计算。

所称的原办法,是指湖北省1996年统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以来至2005年12月31日之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然而,我没有找到相应的文件,有种说法是这个期间计算指数用的全省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还有一种说法是用的当年的社平工资。这个需要当地的朋友确认。

1996年前的指数都看作是1.

将上面三个指数相加后除以全部的有效工龄就是本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计算时,先登录当地的人社网站,下载自己逐年的缴费基数,然后找到当地的各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就可以算出自己每年的指数,然后求算数平均值。前提是要获得历年当地在岗平均工资。

有效工龄就是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职工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符合规定的连续工龄;实际缴费年限指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后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即1996年以后。

最后可以算出个人的指数:

个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视同缴费的年限+1996年到2005年的缴费期间的年指数和+2006年到退休时的年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含视同)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一样, 没有争议, 其公式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存储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国家文件的统一规定,与个人退休年龄有关, 如下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50

195

51

190

52

185

53

180

54

175

55

170

56

164

57

158

58

152

59

145

60

139

61

132

62

125

63

117

64

109

65

101

66

93

67

84

68

75

69

65

70

56

个人账户存储额与自己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有关,还有每年滋生的利息相关。这个数据在当地的人社app上可以查到。

过渡养老金

只有在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人才有过渡养老金,因为在此之前职工并没有缴费,因此被称为视同缴费。

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养老金的公式: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前历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这里的指数与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指数是同一个。

了解了上面的算法,我们可以假定一位咸宁的职工即将退休,我们怎么推算他的养老金呢? 他的基本情况是:

出生日期

1965年08月

参加工作

1983年10月8日

建账时间

1996年1月1日

退休时间

2025年08月2日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算出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以及全部工龄,假定该职工没有中断过工龄和缴费。

视同缴费年限

12.25年

实际缴费年限

29.58

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

41.83

上面的三个数,会用于下面的指数计算。

我们假定这个职工在咸宁工作,他的缴费基数都是按照这类地区缴费。首先要登录当地的智慧人社, 可以查到自己建账后历年的缴费基数,然后假定查到对应年份的当地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这样利用这个公式:

本人缴费工资指数和=本人第一年缴费工资/上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第n年缴费工资/第n-1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可以算出两段的指数和, 分别是1996年到2005年的, 以及2006年到2025年的指数和。假定这两段的指数和分别是12.5632和19.3317,将其带人下面的公式:

个人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视同缴费的年限+1996年到2005年的缴费期间的年指数和+2006年到退休时的指数和)/缴费年限(含视同)

=(1*12.25+11.5632+19.3317)/41.83

=1.0314

这样就算出了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0314。对于这样的指数,根据我的经验,对于咸宁这类地区的缴费基数来说,可以假定其个人账户存储额为109771元, 由于2025年咸宁的计发基数没有公布,暂时用2024年的计发基数6470, 等公布2025年的计发基数(即2024年当地的社平工资)后会有补发。因此现在有计算养老金的输入如下:

个人账户存储额

109771

视同缴费年限

12.25

缴费年限(含视同)

41.83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1.0314

个人60岁退休计发月数

139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6470*1.0314

=6673.16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6470+6673.16)/2*41.83*1%

=2748.89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存储额/计发月数

=109771/139

=789.72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前历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6470*1.0314*12.25*1.2%

=980.95

因此这位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是: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2748.89+789.72+980.95

=4519.56

对于一个工龄42年的老职工,退休金拿这么多在咸宁对于大多数人是否正常呢?

如果这个工人在武汉工作,假设有同样的缴费指数,但由于缴费基数的提高,他的个人账户会提高,对于1.0314的指数,估计是14万左右,我们来计算若是同等条件,武汉的退休金是多少。由于2025年武汉的计发基数也没有出来,我们同样用2024年武汉的8880元,可以算出。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8880+8880*1.0314)/2*41.83*1%

=3772.8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存储额/计发月数

=140000/139

=1007.19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前历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

=8880*1.0314*12.25*1.2%

=1346.35

因此他若在武汉退休,退休金是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3772.82+1007.19+1346.35

=6126.36

这样同等条件,在武汉退休会比在咸宁退休高出1606元。

总结湖北的退休金有以下几个特点:

采用全程指数,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指数计算偏于复杂,一般人很难算准,因为存在三个档位的不同社平工资,并且还要分段。采用各地独立,过于分散,不利于公平。 有的省,如辽宁只把沈阳和大连单独计算,但其它城市都是用全省的上年的全口径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这个是一个较好的方法。由于视同缴费期间的指数都是1, 对于后期缴费指数很低的职工, 如0.6135的, 可以被拉高一些。但对于实际缴费指数高的,比如2的人会被平摊降低。打算到湖北工作的大学生,毕业首选一定是武汉,退休的时候就知道差距了。

用身份证查社保卡号


日常生活里,大家在处理各类证件、办理业务时,常常会和身份证号码打交道。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人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是个“X”。这神秘的“X”,到底代表什么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身份证号码,可不是简单的一串数字,它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信息。前6位数字,精准地告诉我们户籍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能具体到省、市、县(区)。接着的8位数字,记录的是我们的出生日期,年、月、日一目了然。再往后的3位数字,是顺序码,用来区分同一地址码所标识区域范围内,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

而最后1位数字,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它是校验码。校验码可不是随意生成的,它有着严格的计算规则,是根据前面17位数字,按照特定公式计算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身份证号码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重点来了,这个校验码的取值范围是0 - 10。但如果直接用10作为校验码,身份证号码就会变成19位,这不符合国家标准。这时候,罗马数字就派上用场啦!在罗马数字里,“X”代表10 。所以,当计算出来的校验码是10时,就用罗马数字“X”来代替。


罗马数字是欧洲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它的基本字符有7个:I(1)、V(5)、X(10)、L(50)、C(100)、D(500)、M(1000)。通过这些基本字符的组合和特定规则,能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数字。比如,小数字在大数字左边,就表示用大数字减去小数字,像IV就是4(5 - 1);小数字在大数字右边,就表示相加,如VI就是6(5 + 1)。

现在,你知道身份证号码最后的“X”代表什么了吧!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是保障身份证号码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关键。下次再看到身份证号码里的“X”,可别再一头雾水啦,还可以把这个小知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增长见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社会保障号码是不是身份证号码都一样,社会保障卡查询个人账户查询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