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扫黄活动叫什么,全国扫黄打非举报电话是多少
大家好,由投稿人彭一明来为大家解答全国扫黄活动叫什么,全国扫黄打非举报电话是多少这个热门资讯。全国扫黄活动叫什么,全国扫黄打非举报电话是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扫黄打非举报官网
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了解到,经过3年时间,中国“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全面铺开,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阶段。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共建立“扫黄打非”基层站点51万余个,先后创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两批次400个。
四川在城乡划分基层“扫黄打非”管理网格6万余个,已配备网格员近7.2万名,4000多个村的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在电视遥控器上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实现“扫黄打非”一键报警。在河南、广东、山西、北京、辽宁、宁夏等省(区、市),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起基层“扫黄打非”管理网格,将辖区内企业、学校、书店等重点场所和车站、闹市广场、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部位“一网揽尽”。浙江、甘肃等地还将“扫黄打非”管理模块嵌入综治监管网络平台,实现基层“扫黄打非”线索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网上全流程跟踪,借助大数据实现基层“扫黄打非”管理全覆盖、自动化、科学化。
据悉,基层文化安全隐患问题发现难、查处难的情况从而大力缓解。今年前三季度,浙江、江苏、湖北、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基层群众举报的涉“黄”涉“非”线索同比上升均超10%,由此破获了一批案件。浙江、福建、安徽、上海、内蒙古、河南等地“扫黄打非”部门,根据基层网格员、书店信息员、行政村“扫黄打非”信息员、快递公司快递员等提供的线索,先后破获邪教宣传品案、散发有害气功宣传品案、寄递销售非法出版物案等多起案件,及时抓获涉案嫌疑人,有效阻止有害宣传品及非法出版物的传播。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今年9月,随着“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扫黄打非”在基层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新京报记者 倪伟 见习编辑 于音 校对 柳宝庆
全国扫黄最严的是哪几个大城市
2025年全国范围内的扫黄行动范围广泛,涉及多个地区和多种场所。具体来说行动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地区方面:扫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包括上海、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这些地区被列为重点打击区域,显示了对扫黄工作的高度重视。
·场所方面:扫黄行动的重点场所包括校园周边的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如中小学校周边的出版物、零售商店、文具店等。此外按摩店、足浴店、养生馆、洗浴会所、spa会馆、ktv、台球、助教、私人影院、私人公寓等娱乐休闲场所也是重点排查对象。
·内容方面:行动针对的内容包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印刷品、商品、玩具、非法儿童绘本和中小学盗版教材教辅。
综上所述,2025年扫黄行动在地区、场所和内容三个层面上全面展开,旨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国扫黄日是几月几号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年轻人在路上遭遇车祸,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也要强撑着先把手机浏览器里的历史记录给删掉。段子调侃的,无非是手机里都藏着一些色色的东西。
不过,现在因为有大数据的存在,即使人们删除了手机端的内容,大量的浏览记录还是会被适时的保存到云端节点。不管有没有必要,只要分析这些数据就能知道你上网看过什么。
也有网友说,依照现在大数据扫黄的技术措施,大半夜的浏览颜色网站有可能就会被查,实际的情况真是如此吗?先来看一起乌龙事件吧。
浏览颜色网站被学校通报?2021年9月,网上出现一则传闻,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学生利用校园网浏览颜色网站被发现,学校通报批评,并且让这位学生做了检讨。
相关的截图内容在网上到处传播,甚至还有一张学校提醒该学生的短信内容,但经过查证以后却发现这是一起乌龙事件。电子科技大学方面表示,那条短信内容实则是诈骗短信,学校没有发布过相关信息。
虽然是假消息,但这件事还是告诉大众,浏览网站内容,实际上通过后台,甚至都不用大数据分析都能知道你看过什么。
也就是说,使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更能轻松发现某个人在某个时间段浏览了什么内容,现在的大数据扫黄也正是利用的这种方式。
你是不是担心自己看了颜色网站后也会遭到查处?法律界的人士明确表示,成年人如果只是观看颜色网站,按照目前的规定并不违法。
但是,如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传播,则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如果你只是偶尔看一下颜色网站的话,不用担心自己违法了。
有人还是会感到疑惑,既然观看这些内容不违法,为什么大数据扫黄还是能揪出不少违法人员呢?那是因为有些人通过颜色网站还做了其他事情,而且不仅仅是传播的违法举动。
2022年9月,李易峰在北京戴上了一副“银手镯”,原因是他在夜晚私下里跟失足妇女“切磋外语”。
不同的是,陈清泉院长在学外语的时候被抓了现行,李易峰是被警方用大数据顺藤摸瓜揪来的。
根据后来的消息透露,李易峰光顾的这位失足女,原本就是一位老工作者了,在警方那边留有案底。警方在调查中先是盯上了失足女,接着通过转账记录,顺藤摸瓜找到了李易峰。
很显然,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男子应该有多位,只不过李易峰是名人,所以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不光是李易峰,2021年10月,李云迪在北京也因为同样的事情被行政拘留。显然,李云迪也是踩了同样的雷。
浙江省2022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则显示,嫖娼被抓的人员是卖淫被抓的4倍之多,其中的绝大多数还是在事发后被追查到的。
有意思的是,当接二连三的名人因为这种事儿被抓以后,网上围绕和失足女切磋外语的讨论中,有此爱好的人都在说,以后做这种事情还是应该现金交易,而不能进行网络转账。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网络转账正是可以被大数据利用的一个切点。也就是说,你或许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很安全。可实际上个人的一切行为,在大数据面前都暴露无遗。
关于嫖娼这种事,根据国内的法律规定,不属于犯罪行为,但是违法,一旦被确认,至少要行政拘留15天。
过去没有大数据,所以事后调查比较难定罪,因为当事人如果一口咬定自己没做过,有些证据也不容易找。现在的情况则不一样了,多数人都是在事后被揪出来的,而且证据确凿。
这个确凿的证据,基本上都是当事人向女方的转账记录或者其他转账凭证。如果是女方先被警方抓获,女方承认了的话,警方只要调取转账记录,就能顺藤摸瓜揪出一大串。
从此前警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有些当事人害怕事后调查,转账之后还刻意删除了记录,有的人做这种事情已经过去了四五个月,可最终还是会被揪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嫖娼案件的追诉期为半年,半年内如果被警方查到,不管你人在哪里,基本上都得去吃15天的牢饭。
很多人想象中的大数据很复杂,可实际上相当简单,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像人与人转账这种资金交付行为,不管是支付平台还是银行,基本上是一直保留着交易记录信息的。
除此之外,当事人和失足女“学外语”的这种交流行为,他们之间的资金交易也表现出了一种十分显眼的特征。
首先可以锁定嫌疑对象,这类女性在晚上会收到大量的转账,而且这里转账是经常发生。转账金额相对固定,单次的金额通常是数百元到1000元左右。
凭借这一点,警方可以初步确立嫌疑目标,接下来进行进一步的筛查,就能确认对方究竟是不是失足女。
至于筛查的方式,同样不用在线下调查,在网上利用大数据分析也能勾勒出一个人的活动和消费轨迹。
因为现在其他消费也都是通过网络转账进行的,这类女性消费的地方,较多的是酒店、足疗店、按摩店等等。
除此之外,这部分群体中,还有很多女性有着大量的美容和整容消费,比如说隆胸、打玻尿酸、割双眼皮等等。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如果被调查的女性年龄在20岁到35岁之间,并且没有固定的职业和工作,基本上就成了警方的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是对重点嫌疑人进行监控,主要监控对方的转账交易记录以及活动情况,警方一旦收网的话,有时候能够抓到现行,不过大多数还是要事后调查。
从大数据的角度看,每一个失足女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的数据节点,因为所有的交易以及记录都会在她这里汇总。
接下来,只要看她的收款记录,就能找到和她进行过“技术交流”的男人。基本上,只要确认了一个失足女,就能查出多个男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数据的分析上,不光能从失足女的角度进行入手查处,也能从嫖客的角度进行查处。
人们总是说,世界上只有没嫖和嫖过的区分,从来没有嫖过一次这种情况。有些男人只要嫖过娼,基本上这个爱好就会伴随终身,而且还会和不同的失足女交流。
所以,从大数据的角度去看,只要确认了一个老嫖客,从他身后又能揪出一群失足女。因为转账记录一直保留,且他们的这种转账特征极其明显,一旦被警方盯上的话,是很容易被查出来的。
此外,有些网站本身是色情网站,或者是存在大量失足女的信息,如果你频繁浏览这一类的网站,尤其是在网站填写过个人信息,也很容易被大数据盯上。
从技术的角度看,你用什么网络节点上网,上网的浏览记录都会被后台或者是网络提供商保存,而且这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在后台看的话都能看到。
警方利用大数据扫黄,就是根据网络的流量数据,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和筛选。像颜色网站这样的特定类型网站,原本就在警方的重点监控范围之内,频繁的访问自然就能被发现。
除此之外,如果个体使用搜索引擎以及其他社交媒体检索成人内容信息,很多关键词会被大数据记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也能确认这个人嫖没嫖过。
更不要说现在大量的失足女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在展示,有固定的颜色网站、个体访问这些网站,尤其是进行过账号注册后,也会永久的留下使用痕迹。
利用大数据分析浏览行为,包括使用痕迹,就能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准备找失足女。所以说,那些事后被警方找上门的,不仅仅只是在网上看过成人内容。最关键的是,他们在线下找失足女“切磋技艺”了。
此外,有些上网用户喜欢在社交网络上传播颜色内容,哪怕利用相对隐晦的方式,现在也容易被大数据分析并捕捉到。
还有的人利用颜色内容来牟利,这其中也涉及到了内容的传播、复制以及分享,一旦被警方追踪调查,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从大数据的角度看,上述涉黄信息,其传播的时间段相对集中且固定,比如在午夜到凌晨期间,再比如一些资金交易频繁而且数额固定。
通过分析,寻找很多典型的特征,就能确认用户在网上看什么或者干了什么,以及准备在线下干什么。
难怪有网友调侃说,以后要是在线下找,还是应该恢复传统的现金交易模式,最好是不要去酒店。
大数据扫黄很厉害,但很多网友也敏锐地意识到,网站,尤其是颜色网站,多数时候都会泄露浏览着的个人信息,相关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很多成人网站都泄露过数以亿计的用户敏感记录,更不要说有些网站表面上提供成人内容,私下里就是在采集用户的私人信息,用于其他犯罪活动。
除此之外,在大数据越来越运用广泛的情况下,个人隐私的边界也越发模糊,被侵犯已经是家常便饭。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在保护好隐私数据的同时,还应该洁身自好。尤其是明确的违法行为最好不要去碰。
毕竟,即使侥幸没有被抓,在网络和大数据时代,这些痕迹也会长期存在。
参考资料:
《大学生浏览色情网站被通知检讨,一查问题大了》 中国新闻网 2021年9月24日
《成人网站泄露超百亿条用户敏感记录,逾 53万受害者来自中国》 安全内参 2020年5月6日
《再考大数据环境下的个人隐私权保护》 中华合作时报 2024年9月24日
《2021年扫黄打非十大数据发布》 新华网 2022年1月10日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1月20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扫黄打非”战线牢记职责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强化底线思维,全力推进系列专项整治,深入打击非法出版传播活动,全面净化网上网下文化环境,有力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着力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扫黄打非”领域治理能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敏锐感知新情况新动向,有力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加强技术风险防范和技术赋能,根据形势新发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增强“扫黄打非”执法效能。要完善“扫黄打非”长效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1日 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全国扫黄活动叫什么,全国扫黄打非举报电话是多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