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寿天气预报,常德汉寿邮政编码多少
大家好,由投稿人吴琴凝来为大家解答常德汉寿天气预报,常德汉寿邮政编码多少这个热门资讯。常德汉寿天气预报,常德汉寿邮政编码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常德汉寿旅游
汉寿县委办公区,已没有院子和围墙。(南方周末记者李桂|摄)
2025年春天,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汉寿县,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了。
包括县委、县政府在内,38家机关事业单位拆除了单位的围墙,向群众开放院内的绿色空间。一时之间,关于此事的探讨,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
在汉寿,这项工作被概括为“拆围透绿”,是汉寿打造“最美城市客厅”的核心工作之一。
包括“拆围透绿”在内,汉寿给老百姓办的民生实事有“七张名片”。另六张是公共车位免费停车、涉企政务服务全程代办、为精神病等特殊患者送医送药上门、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中晚餐、为五类困境家庭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免费提供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集中供养困境儿童。
不少地区都试图通过一些公共政策,实现更加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在刻板印象中,这样的努力更容易出现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是“解决温饱之后犹有余力”的选择。
但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14.8亿元的汉寿,经济算不上“发达”。
为什么这样的经验会出现在汉寿?感到好奇的城市不在少数。2022年迄今,已经有上百个地区到汉寿考察,想要学习和复制经验。
7年后再次启动如今,进入汉寿县委办公区,几乎没有任何障碍。
沿着银水东路左转,没有大门和围墙,不需要经过抬杆的闸机,甚至没有石墩和锥形路障,行人和车辆就可以直接进入院内。
说是“院子”,但院外没有大门,院内也没有围墙,仅靠一些树和草皮,围成了院子的形状。
汉寿县县委办公场所的第一道门,出现在办公楼的一层,是一扇四开的玻璃门。大门敞开着,门内右侧的墙上贴着各个部门的办公楼层信息,县委书记的办公室就在三楼。
曾经,汉寿县委大院也是有大门和实体墙的,拆除可以追溯到2015年。
2016年7月,汉寿县林业局在汉寿县政府官网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自2015年6月起,汉寿县打响了一场“拆围透绿”攻坚战,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率先拆除围墙,还绿于民。
经过三个多月施工,拆除围墙三百多米、商铺门面四十多个,种植各类树木一千八百多株,还绿地于民近五十亩,提供绿荫停车位一百三十多个。
多名长期在汉寿县委工作的干部都记得那次“拆围透绿”行动。不过,实体墙拆除后,部分单位在临街的位置,加上了通透式的铁艺护栏。2022年之前,汉寿县委办公楼和县委食堂所在的建筑之间,在挨着马路的一侧,也有铁艺护栏。
彼时的“拆围透绿”并未从“四大家”延伸到其它部门。
汉寿更大范围的“拆墙”,是在7年后。汉寿县的多名干部都表示,此次“拆围透绿”的工作是由县委书记周功表提出并主导的。
2022年1月,周功表从汉寿县县长一职升任汉寿县委书记。汉寿县政府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3月,汉寿召开了城区“拆围墙”工作调度会。
“2022年,我们提出要打造最美城市客厅。当时的立意是,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要直接面对老百姓,要接地气,首先要把各单位的围墙拆掉。”2025年4月15日,在汉寿县委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周功表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起当初的设想。
汉寿县城管执法局规划监察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涂洪瑜记得,在前述调度会召开前,周功表在县委的一次工作会议中,已经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我们城管执法局先进行摸底,哪些机关事业单位是有围墙的?有哪些地方有违建,是需要拆除的?包括一些无人管理的空地,也要进行摸底。”
“摸底”后的数据显示,汉寿县共有38家机关事业单位存在需要拆除的围墙。
“保密一定要围墙吗?”生于1977年的周功表在常德多个县(市)工作过。2020年4月,他从常德市工信局局长一职转任汉寿县县长。
周功表对2015年的那次拆除有印象。但使用铁艺护栏的后续,让他觉得,拆得不彻底,“决心不大”。这一次,他要求实体围墙拆除后,各家单位也不能再有铁艺护栏,是“完全敞开”。
在周功表的印象里,从提出“拆围透绿”的设想到正式执行,中间有一段时间,用来给各单位“做思想工作”。
“很多单位还是有阻力,他们用各种理由推脱。”周功表回忆,一家单位不愿意拆墙的理由是“保密性比较强”。周功表反问:“县委机要室的保密性强不强?”
“县委机要室有单独上锁的铁门,你一定要围墙吗?”周功表说,彼时,县委已经拆掉了院内仅存的铁艺护栏,“很多事情只要你自己带头了,怎么都好办。”有了县委的示范,以保密为由的推脱,也就站不住脚了。
拆除围墙后,各单位将实现物理意义上的“开门办公”。有人担心,会有群众频繁到访,影响单位日常工作。但在周功表看来,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你把门关着,也是要解决问题的。”
在周功表看来,老百姓是可以面对的,有什么事都是可以说得明白的。
“这是法治社会,如果有人无理取闹,你可以依法打击,但是他的问题你还是要解决。”他补充,“我觉得当前社会治理更重要的是直面群众,要解决面对群众的问题。有的干部他不愿意面对群众,就很麻烦。”
事实上,围墙拆除后,预期中“群众频繁到访干扰正常工作”的现象,并没有出现。
还有一些人担心围墙拆除后的安全问题。涂洪瑜记得,有单位担心小偷和有人砸车。但在他看来,这些事情和围墙关系不大,“以前也出现过砸车的,也不是拆了围墙后才出现的。”
为了加强安保,各单位在拆除围墙后,都加装了全覆盖的监控系统。
推行过程中,汉寿县委组织部部长还给部分单位“一把手”做了思想工作。
在涂洪瑜的印象里,正式的拆除工作大约是2022年夏天开始的,“当时成立了一个工作领导小组,一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具体实施工作由县城管执法局负责”。
此后,按照“一个单位、一个方案、一名牵头领导、一名责任干部”的工作机制,各单位开始自行拆除围墙。约50天后,38个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围墙全部拆除。出于安全和保密需要,中小学校园、公检法系统的围墙保留。
汉寿县城老城区,过去的空地如今变成了免费停车场。(南方周末记者李桂|摄)
阻力和压力拆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关注。一些言论来自互联网,也有一些议论,来自当地干部。“主要的阻力就是传统的习惯和思维。”汉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吕孝胜说,“因为这么多年,围墙一直都在。”
但周功表觉得有看法“很正常”:“我把它拆好了,拆通了,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是革我们自己的命,革干部的命,所以干部当时是有情绪的。”
不过,在吕孝胜看来,相较于“拆围透绿”,在打造“七张名片”中,阻力最大的是免费停车。
“拆围透绿主要是面对机关事业单位,是体制内的干部,阻力可以在体制内化解。”吕孝胜说,但免费停车,面向的是更广大的群众,要扭转大家多年来乱停乱靠的陋习。
和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进程类似,汉寿在上个世纪初步完成了县城主城区的建设。随着居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量的小轿车进入原本狭窄的老城区道路,拥堵成了常态。
汉寿县城管执法局市容大队大队长施昌海表示,现在五六分钟车程的距离,在2020年之前,最堵的时候,至少要开半个小时。“路上两边停满了车,中间就剩两个车道了。遇上一辆要掉头的车,路就彻底瘫痪了。”
为了治堵,汉寿县也曾做过一些尝试,比如通过城区综合秩序整治,对违停车辆进行处罚。
汉寿古称索县,近几年,因为对违停车辆进行锁车处罚,被网民调侃为“锁县”。
周功表知道“锁县”的外号,在他看来,解决城市拥堵,需要“疏堵结合”,“要先解决‘疏’的问题,就是在什么地方停车。”
汉寿县城面积约21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约为19.5万,目前登记的小轿车数量为2.1万辆。其中,小区约有6000个停车位,商场约有4000个停车位。也就是说,理论上,汉寿至少还需要1.1万个公共停车位。
施昌海记得,2020年前,通过棚户区、老旧小区、危房改造等政策,汉寿在老城区拆出了部分空地。
2020年4月,周功表担任汉寿任县长后不久,就提出要进行城区综合秩序大整治。
在这个过程中,汉寿将此前的空地“边角余料综合利用起来”,陆续新建了34个停车场。综合测算后,如今,汉寿县有超1.2万个机动车公共停车位,总停车位达2.2万个。
“这么一算,总共2.1万辆车,2.2万个停车位。车是流动的,也不可能全部停在车位上,乱停车的问题就解决了。”周功表说。
施昌海在汉寿县城管执法局工作了24年,他记得,过去,县里的一些领导也提出过要整治拥堵。但很多时候,牵头的是一个分管的县领导,“把交通、交警、城管喊来开个会”,做一项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事情就结束了。
但始自2020年的城区综合秩序大整治,一直持续至今。
在互联网上,依然能见到对“锁车”的调侃。不过,在评论区,更多的网友开始理解并支持锁车,比如:“汉寿的停车位都不要钱,你不停在车位里面,那也不能怪人家锁车”。
两本账在施昌海的印象里,免费停车的工作推行约半年后,开始陆续有城市到汉寿学习经验。
考察团关心一个共同的问题:这需要花多少钱?汉寿的“账本”显示,即便是民生实事“七张名片”都算上,也“不要很多钱”。
有一部分工作,来自上级部门部署,本身就有专项资金。
比如,34个停车场的地块原属于老旧小区、棚户区或危房,拆除的费用来自国家专项资金;医保基金和大病救助基金承担了给精神病等特殊患者送医送药上门的支出;为五类困境家庭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免费提供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的支出则来自慈善基金的捐赠……
真正需要县财政兜底的,是集中供养困境儿童的爱心学院。不过,其运行的资金本就有部分来自教育基金会定向捐赠、社会各界捐赠和职能部门资助等。每年需要县财政兜底的部分,不足百万元。
停车场免费,看起来放弃了部分收入,但却是“算了一个大账”之后的主动选择。
周功表介绍,34个停车场,再加上主次干道路段停车位的管理,差不多有60余处。倘若每处配一名工作人员,再加上管理团队。这意味着,每年至少需要给70个人发工资。70个人的工资加上运行的行政成本,每年的开销需要约500万元。
“一年收停车费能收多少钱?500万元不得了了,甚至都还不够。”周功表补充,“那我收这个钱干吗?不如让它敞开。”
抛开经济账,汉寿还有一本“社会治理账”。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这些民生实事不仅惠及了普通群众,也有助于县委、县政府推进其他工作。
比如,爱心学院不仅实现了困境儿童的救助,还能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和有效规避部分未成年人犯罪。
朱国权是爱心学院生活副院长。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到爱心学院的孩子家庭情况大都比较复杂,有的是孤儿,有的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还有的是重度残疾或重度精神病人家庭的子女。
因为监护人难以有效履行监护责任,有些孩子在进入爱心学院前,已经染上了抽烟、吃槟榔等不好的习惯;还有的孩子自卑、内向,甚至自残。来到爱心学院后,他们在县城龙池实验中学读书,日常也有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照顾,孩子们的习惯慢慢被纠正,性格也更开朗了。
把空地用来建免费的停车场,不仅解决了城区道路拥堵的“老大难”问题,还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过去5年间房地产行业急剧下滑造成的“烂尾楼”等地方发展带来的危机。
为精神病等特殊患者送医送药上门,在帮助困难家庭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概率;汉寿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给城区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中晚餐,成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益尝试……
2025年4月11日,汉寿县爱心学院的老师在给孩子们统一辅导作业。(南方周末记者李桂|摄)
怎样才能做成?作为地方主官,除了推行之初受到质疑,周功表也要面对事情做好了之后因夸奖带来压力,“中国讲中庸之道,你干好了,枪打出头鸟,也会有非议。”
“但你管不了那么多。”周功表认为,“也肯定会有人理解的,只是时间问题。”
汉寿的民生实事“七张名片”推行至今,已经有上百个地区来考察学习过。
2021年夏天的一次到访,至今仍被汉寿县的领导提及。彼时,汉寿推行的免费停车初见成效,就收到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发来的传真,称一名副区长要带队到汉寿考察,学习城市管理经验。
这是因为一名汉寿籍转业干部的推荐。这名干部转业后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城管执法局工作,春节回家发现“家乡变化特别大”。回去后,他就向自己的分管领导汇报了相关情况,促成了这次考察。
此前,汉寿经常派干部到粤港澳、长株潭等地区学习社会治理经验。当有地区开始向汉寿学习经验,周功表觉得,这也代表着对工作的认可。
作为政策的执行者,施昌海也向不少考察团介绍过具体工作。他最近的一次“接待”,是2025年3月25日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考察团的到访;最远的考察团队,来自西藏山南市。
除了钱,不同城市的考察团都很关心另一个问题:汉寿是怎么把事情做成的?
“我跟他们讲,最主要是领导关注。”施昌海说。
在汉寿工作多年,吕孝胜直接参与了“拆围透绿”、免费停车等多项工作。如今再次回溯这些工作的推进,他觉得:“万事开头难。经过时间的检验,这些事情能够被群众认可,它就是能够推行且可以复制的。”
在一名汉寿县委领导看来,除了“一把手”力推,汉寿打造“七张名片”涉及的是“得民心的小事”,不需要花很多钱去搞大工程,自然在推行上的阻力也要小一些。
南方周末记者 李桂
责编 钱昊平
常德汉寿野生动物园
#湖南##湖南常德# #常德##常德汉寿##汉寿# 感恩遇见[祈祷],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地理概况
汉寿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位于湘西北、洞庭湖西滨,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县域总面积广阔,东临沅水,西接澧水,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洞庭湖区重点垸之一,沅南垸大堤的保护面积达69.4万亩,保护人口25万,是汉寿县防洪的重要屏障。
历史沿革
汉寿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属楚地,东汉时期置县,曾名“索县”“龙阳”,北宋政和年间定名“汉寿”,寓意“汉室长寿”。境内文化遗存丰富,如城头山遗址(位于常德市澧县,但属同一文化圈)展现了距今约6500年的稻作文明,印证了洞庭湖区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地位。近代以来,汉寿在水利建设上成就显著,如2008年的沅南垸大堤培修工程,提升了防洪标准,保障了区域安全。
人文特色
汉寿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囊萤夜读”的车胤便是汉寿人,其勤学故事流传千古。此外,当地还流传“刘海砍樵”的浪漫传说,展现了常德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民俗方面,汉寿保留着传统节庆习俗,如端午赛龙舟、春节舞龙舞狮等,融合了农耕文化与水乡特色。
旅游景点与路线规划
1. 自然与生态景观
汉德大道油菜花田:春季金黄花海如画,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龙珠湖公园:湖水清澈,绿树环绕,可泛舟游湖或徒步赏景。
常德野生动物世界: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可近距离观赏非洲狮、长颈鹿等珍稀动物。
2.历史文化景点
青阳阁公园:古迹与自然融合,春季樱花、桃花竞放,是赏花与探古的胜地。
寅虎公园:生态公园,湖光山色中可观察水禽,感受自然野趣。
推荐路线
一日游:汉德大道油菜花田 → 龙珠湖公园(游船、徒步) → 青阳阁公园(赏花、古迹) → 常德野生动物世界。
两日游:首日同上,次日探访沅南垸水利工程(结合生态教育) → 寅虎公园 → 体验当地农家乐。
特色文化:
汉寿是“龙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端午期间举办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此外,传统渔歌、洞庭湖号子等民间艺术体现了水乡生活的独特韵味。
特色美食:
汉寿甲鱼:肉质鲜美,以红烧或炖汤闻名,是洞庭湖区的代表性水产。
腊味合蒸:选用本地腊肉、腊鱼,风味醇厚。
常德米粉:以鲜辣汤底和软滑米粉著称,早餐必选。
名胜古迹:
青阳阁公园内的古建筑群、沅南垸水利工程(现代水利遗产)均为代表性景观。
汉寿县集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与现代生态于一体,既有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又有千年文化的积淀。从春季油菜花海的绚烂,到龙舟竞渡的热烈;从车胤的勤学精神,到现代水利工程的智慧,汉寿展现了水乡的灵动与坚韧。无论是追寻历史足迹,还是享受田园之乐,这里都是值得探访的湘北明珠。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祈祷]
常德汉寿甲鱼
编者按:涉企政务服务全程代办、启动“拆围透绿”工程、集中供养困境儿童……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探索打造民生实事“七张名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幸福生活触手可及。央广网湖南频道推出《民生温度 情暖汉寿》系列报道,记录这场民生行动绘出的“幸福图景”。
央广网常德4月22日消息(记者黄珂岚 通讯员王斌 余青)车流有序穿行,车辆整齐停驻……走进湖南常德汉寿县,主干道两侧统一朝向的停车泊位、商业区周边敞开的机关大院停车场,共同勾勒出一幅文明和谐的城市图景。这场始于2020年6月的“停车革命”,通过1.2万个免费公共车位的持续供给,正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汉寿县1.2万个免费车位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央广网发 汉寿融媒 供图)
破局:从“堵心”到“舒心”的治理突围
曾经的汉寿城区饱受停车乱象困扰——高峰时段主干道拥堵超半小时,背街小巷“见缝插针”的违停车辆屡见不鲜。
为根治这一“城市顽疾”,2020年6月,汉寿县打响城区综合秩序整治攻坚战,公安、城管、交通、文明办等30多个部门协同作战,从源头上遏制车辆违停。
治堵重在疏。相关部门为车辆寻找合适停放处也下足了功夫。充分挖掘城市空间,利用棚改闲置地块和边角、零星地块,新、改建34处停车场。重新规划13条城区主次干道停车泊位,让停车布局更合理高效。全县30多个机关单位也响应号召,敞开院门供社会车辆免费停放。通过这些举措,县城区机动车停车位增至1.2万个,且全部免费。
免费停车泊位的充足供应极大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题,有效改善交通状况。帅孟奇中学学生家长李先生感慨道:“以前接孩子放学,停车让人发愁,现在有免费车位,周边机关单位还开放临时停车,方便多了。”
蝶变:小车位释放大效益
汉寿县免费停车政策还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营商环境升级、消费活力迸发、城市颜值跃升……这一城市治理新举措已结出累累硕果。
福建企业家郑先生来汉创办企业后不断追加投资:“免费停车在全国都少见,让我看到了汉寿的诚意。”在汉寿经营饺子店的付先生也表示:“店旁边夜食城免费停车场方便了顾客,生意自然更好了。”
在城市景观方面,曾经的棚改荒地鸡鸣观停车场华丽变身,397个车位与绿植、法国梧桐相映成趣,成为城市新景观。
这场以车位为切口的城市治理实践,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痼疾,更推动了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民生满意度、经济吸引力的多维提升。汉寿县正以“有位”促“有为”,书写着“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答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常德汉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汉寿县委办公区,已没有院子和围墙。(南方周末记者李桂|摄)
2025年春天,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汉寿县,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了。
包括县委、县政府在内,38家机关事业单位拆除了单位的围墙,向群众开放院内的绿色空间。一时之间,关于此事的探讨,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
在汉寿,这项工作被概括为“拆围透绿”,是汉寿打造“最美城市客厅”的核心工作之一。
包括“拆围透绿”在内,汉寿给老百姓办的民生实事有“七张名片”。另六张是公共车位免费停车、涉企政务服务全程代办、为精神病等特殊患者送医送药上门、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中晚餐、为五类困境家庭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免费提供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集中供养困境儿童。
不少地区都试图通过一些公共政策,实现更加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在刻板印象中,这样的努力更容易出现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是“解决温饱之后犹有余力”的选择。
但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14.8亿元的汉寿,经济算不上“发达”。
为什么这样的经验会出现在汉寿?感到好奇的城市不在少数。2022年迄今,已经有上百个地区到汉寿考察,想要学习和复制经验。
7年后再次启动
如今,进入汉寿县委办公区,几乎没有任何障碍。
沿着银水东路左转,没有大门和围墙,不需要经过抬杆的闸机,甚至没有石墩和锥形路障,行人和车辆就可以直接进入院内。
说是“院子”,但院外没有大门,院内也没有围墙,仅靠一些树和草皮,围成了院子的形状。
汉寿县县委办公场所的第一道门,出现在办公楼的一层,是一扇四开的玻璃门。大门敞开着,门内右侧的墙上贴着各个部门的办公楼层信息,县委书记的办公室就在三楼。
曾经,汉寿县委大院也是有大门和实体墙的,拆除可以追溯到2015年。
2016年7月,汉寿县林业局在汉寿县政府官网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自2015年6月起,汉寿县打响了一场“拆围透绿”攻坚战,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率先拆除围墙,还绿于民。
经过三个多月施工,拆除围墙三百多米、商铺门面四十多个,种植各类树木一千八百多株,还绿地于民近五十亩,提供绿荫停车位一百三十多个。
多名长期在汉寿县委工作的干部都记得那次“拆围透绿”行动。不过,实体墙拆除后,部分单位在临街的位置,加上了通透式的铁艺护栏。2022年之前,汉寿县委办公楼和县委食堂所在的建筑之间,在挨着马路的一侧,也有铁艺护栏。
彼时的“拆围透绿”并未从“四大家”延伸到其它部门。
汉寿更大范围的“拆墙”,是在7年后。汉寿县的多名干部都表示,此次“拆围透绿”的工作是由县委书记周功表提出并主导的。
2022年1月,周功表从汉寿县县长一职升任汉寿县委书记。汉寿县政府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3月,汉寿召开了城区“拆围墙”工作调度会。
“2022年,我们提出要打造最美城市客厅。当时的立意是,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要直接面对老百姓,要接地气,首先要把各单位的围墙拆掉。”2025年4月15日,在汉寿县委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周功表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起当初的设想。
汉寿县城管执法局规划监察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涂洪瑜记得,在前述调度会召开前,周功表在县委的一次工作会议中,已经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我们城管执法局先进行摸底,哪些机关事业单位是有围墙的?有哪些地方有违建,是需要拆除的?包括一些无人管理的空地,也要进行摸底。”
“摸底”后的数据显示,汉寿县共有38家机关事业单位存在需要拆除的围墙。
“保密一定要围墙吗?”
生于1977年的周功表在常德多个县(市)工作过。2020年4月,他从常德市工信局局长一职转任汉寿县县长。
周功表对2015年的那次拆除有印象。但使用铁艺护栏的后续,让他觉得,拆得不彻底,“决心不大”。这一次,他要求实体围墙拆除后,各家单位也不能再有铁艺护栏,是“完全敞开”。
在周功表的印象里,从提出“拆围透绿”的设想到正式执行,中间有一段时间,用来给各单位“做思想工作”。
“很多单位还是有阻力,他们用各种理由推脱。”周功表回忆,一家单位不愿意拆墙的理由是“保密性比较强”。周功表反问:“县委机要室的保密性强不强?”
“县委机要室有单独上锁的铁门,你一定要围墙吗?”周功表说,彼时,县委已经拆掉了院内仅存的铁艺护栏,“很多事情只要你自己带头了,怎么都好办。”有了县委的示范,以保密为由的推脱,也就站不住脚了。
拆除围墙后,各单位将实现物理意义上的“开门办公”。有人担心,会有群众频繁到访,影响单位日常工作。但在周功表看来,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你把门关着,也是要解决问题的。”
在周功表看来,老百姓是可以面对的,有什么事都是可以说得明白的。
“这是法治社会,如果有人无理取闹,你可以依法打击,但是他的问题你还是要解决。”他补充,“我觉得当前社会治理更重要的是直面群众,要解决面对群众的问题。有的干部他不愿意面对群众,就很麻烦。”
事实上,围墙拆除后,预期中“群众频繁到访干扰正常工作”的现象,并没有出现。
还有一些人担心围墙拆除后的安全问题。涂洪瑜记得,有单位担心小偷和有人砸车。但在他看来,这些事情和围墙关系不大,“以前也出现过砸车的,也不是拆了围墙后才出现的。”
为了加强安保,各单位在拆除围墙后,都加装了全覆盖的监控系统。
推行过程中,汉寿县委组织部部长还给部门单位“一把手”做了思想工作。
在涂洪瑜的印象里,正式的拆除工作大约是2022年夏天开始的,“当时成立了一个工作领导小组,一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具体实施工作由县城管执法局负责”。
此后,按照“一个单位、一个方案、一名牵头领导、一名责任干部”的工作机制,各单位开始自行拆除围墙。约50天后,38个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围墙全部拆除。出于安全和保密需要,中小学校园、公检法系统的围墙保留。
汉寿县城老城区,过去的空地如今变成了免费停车场。(南方周末记者李桂|摄)
阻力和压力
拆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关注。一些言论来自互联网,也有一些议论,来自当地干部。“主要的阻力就是传统的习惯和思维。”汉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吕孝胜说,“因为这么多年,围墙一直都在。”
但周功表觉得有看法“很正常”:“我把它拆好了,拆通了,是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是革我们自己的命,革干部的命,所以干部当时是有情绪的。”
不过,在吕孝胜看来,相较于“拆围透绿”,在打造“七张名片”中,阻力最大的是免费停车。
“拆围透绿主要是面对机关事业单位,是体制内的干部,阻力可以在体制内化解。”吕孝胜说,但免费停车,面向的是更广大的群众,要扭转大家多年来乱停乱靠的陋习。
和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进程类似,汉寿在上个世纪初步完成了县城主城区的建设。随着居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量的小轿车进入原本狭窄的老城区道路,拥堵成了常态。
汉寿县城管执法局市容大队大队长施昌海表示,现在五六分钟车程的距离,在2020年之前,最堵的时候,至少要开半个小时。“路上两边停满了车,中间就剩两个车道了。遇上一辆要掉头的车,路就彻底瘫痪了。”
为了治堵,汉寿县也曾做过一些尝试,比如通过城区综合秩序整治,对违停车辆进行处罚。
汉寿古称索县,近几年,因为对违停车辆进行锁车处罚,被网民调侃为“锁县”。
周功表知道“锁县”的外号,在他看来,解决城市拥堵,需要“疏堵结合”,“要先解决‘疏’的问题,就是在什么地方停车。”
汉寿县城面积约21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约为19.5万,目前登记的小轿车数量为2.1万辆。其中,小区约有6000个停车位,商场约有4000个停车位。也就是说,理论上,汉寿至少还需要1.1万个公共停车位。
施昌海记得,2020年前,通过棚户区、老旧小区、危房改造等政策,汉寿在老城区拆出了部分空地。
2020年4月,周功表担任汉寿任县长后不久,就提出要进行城区综合秩序大整治。
在这个过程中,汉寿将此前的空地“边角余料综合利用起来”,陆续新建了34个停车场。综合测算后,如今,汉寿县有超1.2万个机动车公共停车位,总停车位达2.2万个。
“这么一算,总共2.1万辆车,2.2万个停车位。车是流动的,也不可能全部停在车位上,乱停车的问题就解决了。”周功表说。
施昌海在汉寿县城管执法局工作了24年,他记得,过去,县里的一些领导也提出过要整治拥堵。但很多时候,牵头的是一个分管的县领导,“把交通、交警、城管喊来开个会”,做一项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事情就结束了。
但始自2020年的城区综合秩序大整治,一直持续至今。
在互联网上,依然能见到对“锁城”的调侃。不过,在评论区,更多的网友开始理解并支持锁车,比如:“汉寿的停车位都不要钱,你不停在车位里面,那也不能怪人家锁车”。
两本账
在施昌海的印象里,免费停车的工作推行约半年后,开始陆续有城市到汉寿学习经验。
考察团关心一个共同的问题:这需要花多少钱?汉寿的“账本”显示,即便是民生实事“七张名片”都算上,也“不要很多钱”。
有一部分工作,来自上级部门部署,本身就有专项资金。
比如,34个停车场的地块原属于老旧小区、棚户区或危房,拆除的费用来自国家专项资金;医保基金和大病救助基金承担了给精神病等特殊患者送医送药上门的支出;为五类困境家庭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免费提供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的支出则来自慈善基金的捐赠……
真正需要县财政兜底的,是集中供养困境儿童的爱心学院。不过,其运行的资金本就有部分来自教育基金会定向捐赠、社会各界捐赠和职能部门资助等。每年需要县财政兜底的部分,不足百万元。
停车场免费,看起来放弃了部分收入,但却是“算了一个大账”之后的主动选择。
周功表介绍,34个停车场,再加上主次干道路段停车位的管理,差不多有60余处。倘若每处配一名工作人员,再加上管理团队。这意味着,每年至少需要给70个人发工资。70个人的工资加上运行的行政成本,每年的开销需要约500万元。
“一年收停车费能收多少钱?500万元不得了了,甚至都还不够。”周功表补充,“那我收这个钱干吗?不如让它敞开。”
抛开经济账,汉寿还有一本“社会治理账”。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这些民生实事不仅惠及了普通群众,也有助于县委、县政府推进其他工作。
比如,爱心学院不仅实现了困境儿童的救助,还能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和有效规避部分未成年人犯罪。
朱国权是爱心学院生活副院长。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到爱心学院的孩子家庭情况大都比较复杂,有的是孤儿,有的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还有的是重度残疾或重度精神病人家庭的子女。
因为监护人难以有效履行监护责任,有些孩子在进入爱心学院前,已经染上了抽烟、吃槟榔等不好的习惯;还有的孩子自卑、内向,甚至自残。来到爱心学院后,他们在县城龙池实验中学读书,日常也有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照顾,孩子们的习惯慢慢被纠正,性格也更开朗了。
把空地用来建免费的停车场,不仅解决了城区道路拥堵的“老大难”问题,还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过去5年间房地产行业急剧下滑造成的“烂尾楼”等地方发展带来的危机。
为精神病等特殊患者送医送药上门,在帮助困难家庭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概率;汉寿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给城区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中晚餐,成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益尝试……
2025年4月11日,汉寿县爱心学院的老师在给孩子们统一辅导作业。(南方周末记者李桂|摄)
怎样才能做成?
作为地方主官,除了推行之初受到质疑,周功表也要面对事情做好了之后因夸奖带来压力,“中国讲中庸之道,你干好了,枪打出头鸟,也会有非议。”
“但你管不了那么多。”周功表认为,“也肯定会有人理解的,只是时间问题。”
汉寿的民生实事“七张名片”推行至今,已经有上百个地区来考察学习过。
2021年夏天的一次到访,至今仍被汉寿县的领导提及。彼时,汉寿推行的免费停车初见成效,就收到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发来的传真,称一名副区长要带队到汉寿考察,学习城市管理经验。
这是因为一名汉寿籍转业干部的推荐。这名干部转业后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城管执法局工作,春节回家发现“家乡变化特别大”。回去后,他就向自己的分管领导汇报了相关情况,促成了这次考察。
此前,汉寿经常派干部到粤港澳、长株潭等地区学习社会治理经验。当有地区开始向汉寿学习经验,周功表觉得,这也代表着对工作的认可。
作为政策的执行者,施昌海也向不少考察团介绍过具体工作。他最近的一次“接待”,是2025年3月25日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考察团的到访;最远的考察团队,来自西藏山南市。
除了钱,不同城市的考察团都很关心另一个问题:汉寿是怎么把事情做成的?
“我跟他们讲,最主要是领导关注。”施昌海说。
在汉寿工作多年,吕孝胜直接参与了“拆围透绿”、免费停车等多项工作。如今再次回溯这些工作的推进,他觉得:“万事开头难。经过时间的检验,这些事情能够被群众认可,它就是能够推行且可以复制的。”
在一名汉寿县委领导看来,除了“一把手”力推,汉寿打造“七张名片”涉及的是“得民心的小事”,不需要花很多钱去搞大工程,自然在推行上的阻力也要小一些。
来源:南方周末记者 李桂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常德汉寿天气预报,常德汉寿邮政编码多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