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骗几十万,老人被骗200万
大家好,由投稿人孟美来为大家解答老人被骗几十万,老人被骗200万这个热门资讯。老人被骗几十万,老人被骗200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被骗2.5亿
近年来,老年人上当受骗案件频发。仔细分析,基本都是些老掉牙的套路——亲情牌、养生牌、免费牌等。各种媒体和消费者协会纷纷发布“老人防骗指南”,子女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仍有一些老人屡屡上当。
为何?近期美国拉什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称,老人总被骗,或是老年痴呆作怪。
拉什大学阿尔茨海默病中心的神经心理学家帕特丽夏·博伊尔,对935名老年人进行了研究,其中大多数人年龄在70~80多岁。他们都是芝加哥一个长期记忆和衰老项目的参试者,且没有发现任何脑部问题。
在博伊尔的研究中,他们接受了一份防诈骗意识问卷调查,然后每年进行一次大脑测试。
项目为期6年,其间151名老年人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另有255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有些人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先兆。结果显示,那些防诈骗意识较弱的参与者,比那些意识强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患上述疾病。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有264名参试者在研究过程中去世,对其大脑的解剖结果显示,防骗意识较低的人,大脑中黏性斑块的集聚相对多,而这正是老年痴呆的一大特征。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
(东方新闻)
老人被骗几百万
陈师傅的老年生活,比寻常人忙碌了些。祖籍山东的陈师傅今年已经67岁了,早年一直在南方发展,退休之后还做点小本生意,因此经常是浙江山东两头跑。陈师傅和老板都喜欢杭州的山水,这几年甚至还在萧山宁围租了房,时不时来一趟。
不过,8月底这趟来杭州,就不是出自陈师傅的本意了。
事情起源于8月24日,67岁的陈师傅在山东烟台住处接到一通电话。
电话那头,自称是中国移动公司的,表示陈师傅手手机号码上捆绑着一个上海的固定电话存在账号异常,“上海警方”正在进行核实查处。
有这么个开头,熟悉的读者估计已经猜测出了,这是一起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案吧?没错,以这么一通电话开始,骗子最终把陈师傅骗到了杭州萧山,将其255万积蓄全部转出!
骗子下本钱买了机票 让陈师傅回杭州取银行卡
这位上头提到的“上海警方”,很快给陈师傅来了电话,告诉他涉嫌一起全国的诈骗案。诈骗案中,一名嫌疑人指控他卖了一张招商银行的银行卡给他,并且获利上万元。
陈师傅将信将疑。
不过,对方随后就发来一个网址,让陈师傅自己确认。打开一看,里头就有一张带有陈师傅照片及个人信息的“逮捕令”,住址、职业等信息个个没错。
本来还在怀疑的陈师傅,一下子慌了神。
骗子随即语带威胁告诉陈师傅,如果想要“洗清”自己,应该好好配合,否则26日要进行逮捕行动。
怎么“配合”呢?
首先呢,自然是不能告别他人,一定要将此事保密了,否则定会牵连家人。其次呢,“警方”要对陈师傅的银行账号进行安全检查,需要陈师傅告知银行卡账号和身份证号码。
陈师傅一找,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居然没在身边的时候,而是落在了杭州的住处。
这下怎么办?
这回,骗子也是下血本了。竟干脆帮陈师傅订了返回杭州的机票,以及入住的酒店,催促着陈师傅当晚就回去了!
银行监控画面截图
黑屏下的远程操作 陈师傅255万元全被转走
显然,骗子们也是害怕夜长梦多。
当天晚上,陈师傅就急急忙忙赶回了杭州,入住了骗子预定的酒店。第二天一大早,骗子就让陈师傅回家取卡,并去银行开通网上银行。
陈师傅这次走得急了,萧山家中的钥匙没带,骗子立即就让他联系开锁公司来。总之呢,就是越快越好。
拿了卡,办了网银,骗子以安全的名义让陈师傅回到酒店。
陈师傅有些疑惑,我在萧山有租住的房子啊,干嘛一直要住酒店?骗子一听便大怒,难道你还不相信公安?!
“从昨天开始,这么长的时间,从给你订飞机票到后来订酒店,你一直都在我们监控下面,只有我们公安机关才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够监控一个人。”
骗子时不时地恐吓,总算又将陈师傅给镇住了。于是,便要求陈师傅进行下一步的动作,让他在酒店电脑上的浏览器上,输入了一串网址。
回车键一按,黑屏了!陈师傅一惊,骗子却说,黑屏没有关系,他们这是在采集陈师傅的指纹。
连个指纹采集器都没有,在一个浏览器上怎么采集指纹?事实上,这是对方在陈师傅打开银行界面后,进行了远程控制,并用之前获取的信息进行转账操作。
自动取款机监控画面截图
不过心慌之下,陈师傅也就没追问这一细节。不过,大笔额度的转账,是需要U盘来进行确认操作的。很快,陈师傅的U盾上显示来了要求确认的消息。
对方要求陈师傅将U盾插入电脑,并点击U盾上的确认。
就这样,卡里的255万,被骗子席卷一空。
得知真相 陈师傅抑郁症复发一度入院
“银行卡是有短信通知的,我的手机也办了一个。”陈师傅的老伴张阿姨,此时收到了转账通知。由于夫妻俩的积蓄都在这一张卡里,为了方便,银行的短信通知张阿姨也办理了一份。
此时的张阿姨,正和老年朋友们去烟台度假。这短信一来,张阿姨也是看傻了,“一条短信就说转账了几十万,这样的短信连续来了三条,卡里钱都转没了!”
张阿姨说,自己两口子从没买过房,花了一辈子,才攒下了这么些钱。收到短信后,张阿姨急忙给陈师傅打电话,但始终忙音。等到电话终于打进去了,也已经晚了。
“父亲很喜欢杭州,所以常年在这里居住。”儿子陈先生说,那天下午,母亲打通电话后,听父亲一说就觉得不对劲,赶忙打给了陈先生,陈先生一听就觉得糟糕了,连说肯定是被骗了。
接到了张阿姨的电话,陈师傅才知道自己卡里的255万元就在刚刚全部被转出去了。当天下午6点半,陈师傅就急冲冲赶到了萧山宁围派出所报案。
然而陈师傅损失的不仅仅是一辈子的积蓄。张阿姨说,陈师傅原本就有抑郁病史,因为积极治疗病情已经稳定很多年,但这一次被骗,让陈师傅的病情再度复发,甚至一度晕倒,在上海的张先生赶来后急忙将父亲送到医院急救。
“我一直劝他,积蓄没了就没了,我们退休工资生活还是很足够的。但他一直很自责。现在骗术厉害,我们之前又从来没留心过这些事,一点防备都没有。”张阿姨叹气道,陈师傅一直是有些书生气的,不太懂什么尔虞我诈的情况,加上骗子一直没提转账两个字,只说要做资产调查,需要输卡号密码。陈师傅虽有疑惑,却始终觉得这也许真的是“办案必要”,没把这事和骗钱给联系到一块儿。
唯一线索就是骗子转账的银行卡 侦查员广州、成都开展调查
案件发生后,萧山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立即组成了专案组,在杭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的大力协助下,迅速开展案件的侦查工作。
可是骗子留下的线索极少。电话经查证,是从境外转入,唯一的线索是骗子转移款项的银行卡,侦查员发现这些银行卡在广州、成都都有有取款记录。
专案组根据线索制定了侦查方案,兵分两路分别赶往广州、成都开展相关侦查。因为线索少,想要突破案情必须撒“天罗地网”,工作量很大。
整整3个星期,侦查员们每天奔波调取监控资料,连夜分析拼接嫌疑人的轨迹。吃的是快餐加方便面,经常通宵达旦工作。
“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加上涉案银行卡的取款记录,调取所有可能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一切信息,终于明确了其中两名犯罪嫌疑人林某某(男、28岁、中国台湾人)、黄某某(男、29岁、中国台湾人)的真实身份。”傅警官说。
通过对两人的行踪分析,侦查员发现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及另一名取款嫌疑人目前落脚地广州番禺区,而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林某某目前落脚上海。
经历37天奔波劳碌 3名嫌疑人终于落网
确认黄某某的落脚点之后,侦查员立即赶往广州番禺区,在番禺区刑大及辖区派出所的大力配合下,结合取款监控,开展细致侦查。
通过三天三夜的视频筛查和现场搜索,侦查员在番禹区某公寓楼下,发现了取款嫌疑人驾驶的套牌摩托车,并连夜开展蹲点守候,静待嫌疑人出现。
很快,嫌疑人黄某某出现在了公寓门口,侦查员沿途跟踪准备对黄某某实施秘密抓捕。
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将黄某某抓获之后,侦查员果断控制了公寓,通过房东明确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童某某(男、51岁、中国台湾人)的身份,但是此人已经在之前一天通过拱北口岸回到台湾。
侦查员立即将黄某某押解回萧山,并对其余两人网上追逃。
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童某某很可能再次回到广州从事老本行,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林某某继续潜伏在上海,萧山警方与广州和上海警方加强了对接,通报了有关情况和线索。
10月1日,犯罪嫌疑人林某某在上海被警方抓获,同一天,童某某刚刚到达广州就被当地警方抓获。
当天晚上,二名嫌疑人均被顺利押解回到萧山,经历37天奔波劳碌, 3名嫌疑人终于落网。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
截止今年9月底,杭州市共受理通讯案件6005起,网络案件11629起,合计17634起,涉案金额3.8亿元。
20万元以上案件立案245起,50万元以上立案83起,100万元以上立案29起。而在涉案金额5000元以上的案件中,我们老生常谈的冒充公检法的案件占了28.7%的比例。
9月下旬以来,杭州萧山、上城、江干、西湖等地已连续发生多起以孩子被绑架为名的诈骗案件。
骗子掌握了学生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以18岁左右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孩子被绑架,通过发绑架视频、求救声音给学生父母、“撕票”等进行威胁诈骗,并要求学生把手机设置呼叫转移至骗子手机,就此隔断孩子与父母的联系。
警方提醒,上述几种诈骗手段,无非利用了我们恐惧和贪小便宜的心理,近期此类诈骗多发,希望广大市民口口相传,提高防范意识,接到自称公检法、以任何理由要求你转账、汇款、索要账号密码的情况,不听、不信,如有疑虑,随时拨打110进行询问。
无论骗子骗术如何变化,目的都是一个钱字!遇到陌生来电请留个心眼儿,主动进行当面核实,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在电话里提出的汇款请求。
8旬老人被骗270万
近年来,老年人上当受骗案件频发。仔细分析,基本都是些老掉牙的套路—— 亲情牌、养生牌、免费牌等。各种媒体和消费者协会纷纷发布“老人防骗指南”,子女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仍有一些老人屡屡上当。
为何? 近期美国拉什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称,老人总被骗,或是老年痴呆作怪。
拉什大学阿尔茨海默病中心的神经心理学家帕特丽夏·博伊尔,对935 名老年人进行了研究,其中大多数人年龄在70~80 多岁。他们都是芝加哥一个长期记忆和衰老项目的参试者,且没有发现任何脑部问题。
在博伊尔的研究中,他们接受了一份防诈骗意识问卷调查,然后每年进行一次大脑测试。
项目为期6 年,其间151 名老年人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另有255 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有些人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先兆。结果显示,那些防诈骗意识较弱的参与者,比那些意识强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患上述疾病。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有264 名参试者在研究过程中去世,对其大脑的解剖结果显示,防骗意识较低的人,大脑中黏性斑块的集聚相对多,而这正是老年痴呆的一大特征。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郑飞 编译)
2020年老人被骗
近半个月又有两位退休大学老师上当
一个被骗253万,一个差点被骗93万
昨天上午10点,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58岁的陈女士默默走进了办公室,背对着我们坐下。
上周四下午,她遭遇了一场通信诈骗,差一步就被骗走93万元积蓄,千钧一发之际,民警冲进屋里,阻止了这一切。
扯进了一起“极其凶残”的拐卖儿童案? 退休大学老师瞬间吓蒙
陈女士短发,戴眼镜,说话轻声细语,一身书卷气。她退休前是省内某知名大学老师,现在住在城西。
今年11月24日上午,陈女士在家接到一个尾号为“110”的手机来电,对方自称是杭州市公安局民警。
“他说话的语气很严肃的,我真以为是民警了。而且背景里还不停传出对讲机之类的声音,还能听到其他警察跟他汇报工作、讲什么案子之类的。警察局里我是没有进去过,但想象中,应该就像这个样子。”这个“民警”先跟陈女士核对了她的基本信息。陈女士的名字、身份证号码,对方报得很确切。至此,陈女士已经确信他就是民警了。
“对完身份,他口气严厉地说,现在他们正跟上海警方一起合办一个全国特大拐卖儿童案,这是团伙案件,规模特别大、手段极其凶残,他们前不久刚解救了一批被拐的孩子,40几个人一起被关在一间小地下室里,有的还被打断了手脚……我听了很害怕。他说他们刚查到,上星期有一个团伙成员带着一个断了手脚的孩子,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去看过伤,这个人用的银行卡,就是以我的名字开的。”
陈女士听完差点要晕过去,为自己辩解,这几年她根本没去过上海,银行卡也都在手边,不可能跟这个犯罪团伙有瓜葛。
“他说现在身份信息泄露的很多。你的身份多半是被犯罪分子冒用了。想洗清嫌疑,就要看你配合的程度了。”对方让陈女士马上找个清静的地方藏起来,因为办案流程涉密,不能联络任何人。对方还特别强调,让她选择有电脑、能上网的地方。
“我家在城西,但在滨江有一套酒店式公寓,那边平时没人住,但配备很齐全,也没人想到我会去那边,蛮合适的。到了公寓,他们就发给我一个网址叫我登录,我发现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网站(实际为骗子假造),他们又发一个案件编号给我,我输进一查,我的通缉令已经挂在上面了,名字、身份证号、照片,全部有。”
对方接着跟她说,为防止外部干扰,让她马上把手机开到飞行模式,然后连接Wi-Fi,用微信接受警方的下一步指示。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说的,我统统照做。他叫我登录网银,把U盾插到电脑上,等他指令就按下U盾上的‘OK’键。他说这是一个资产验证的过程,他们是跟银监会一起行动的,所以不需要我输入银行卡密码,在电脑前等着就可以。不过因为这个操作涉密,我不能看,一定要找块布把电脑屏幕遮起来。”
就在陈女士找遮挡用的布时,有人敲门。陈女士不敢应门。“布盖起来一会儿,对方叫我好按‘OK’键,我就按了。刚按下去,我女儿、我几个亲戚朋友,和好多警察一起冲了进来,是我女儿用钥匙开门了……”
陈女士说,后来,民警解释她才明白。原来骗子让她下载、查看检察院网站上的通缉令时,就已经在她电脑里植入了木马程序,对她的电脑实现了远程操控。她登录网银后,骗子不许她看屏幕,其实就是在进行转账操作,而最后按下U盾上的确认键,就是转走账户里钱的。她账户里有93万元。
警方全力监测拦截 但反诈骗最终还是得靠预防
虽然陈女士完完全全中了骗子的圈套,但万幸的是,杭州警方比骗子抢先了一步。
民警介绍,现在警方跟各大运营商都有技术合作。绝大多数通信诈骗里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骗子走海外端口,用网络电话打过来的,只是他们有改号软件,可以把很长一串的网络电话号码,改成他们想要的普通手机号码,“对这类可疑的、改过号的号码,我们都在努力进行监控,一旦系统在监测中发现这样的号码跟人通话中,出现了‘警察’、‘涉嫌犯罪’、‘安全账户’、‘资产验证’这些关键词组合,就会被我们抓包。”
民警说,24日中午,他们就是这样发现了陈女士正在被骗的情况,但当时她手机打不进去,警方判断她已经被深度诈骗,于是一面找她本人,一面联系银行,对她的个人账户进行了临时止付。
“这个动作直接挽回了陈女士93万积蓄。因为她亲戚朋友,包括她女儿都联系不到她,最后是我们先大致确定她人在滨江一带,她一个朋友才想起来,她可能是躲在滨江那套单身公寓里,大家这才分了好几路赶过去。然而我们冲进屋里阻止的时候,还是晚了一步,幸亏临时止付,她用网银转出的钱都没有转账成功。”
警方表示,虽然他们全力对这些骗子的行动进行监测、拦截,但诈骗团伙繁多,只靠警方一己之力,不可能百分百制住诈骗案件的发生。比如在陈女士的案子发生一周之前,陈女士的老同事、住在同一个小区、也是省内那所知名大学退休老师的周女士,就遭遇了一场手法大同小异的骗局,被骗253.2万元。
民警说,骗子第一次给周女士打电话时,周女士根本不信,可是一星期后,骗子再次来电,这下她信了。“第二次打来,骗子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了,他说这个案子是北京跟杭州合办的,他是主办民警,现在拘留证已经批下来了,他要上门来‘请’周女士去杭州市公安局走一趟。完了他也让周女士上网,去看自己的拘留证、通缉令,本来不相信的周女士也信了。”
今年杭州案值50万以上的 通信网络诈骗有98起
据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统计,今年1月到11月,全杭州已发生通信网络诈骗案件20500多起,总案值超过4亿元,其中单起案件案值超过50万元的,有98起之多。
民警说,“虽然受害人涉及的群体跟职业没有多大关系,但从日常办案的经验来看,教师这个群体遭遇通信网络诈骗的数量确实是比较多的,尤其是近年来一些被骗数额特别巨大的案子,不少受害人都是在职或退休的老师。我们分析,可能不少老师身处教学岗位,平时接触的都是学生,活动范围又都在校园里,信息接收量、接收渠道相对小一些、单一一些。而且老师忙于教学工作,对教育领域以外的信息,主动接触得也不多。”
此外民警觉得,不少老师为人都非常正气,也更尊重法律,在不了解骗子套路的情况下,听闻自己涉嫌犯罪等等,急于辩白的程度可能是比其他人要高一些。当然这都是一些民警的个人观察,并不能一概而论。
近年来杭州发生的、数额特别巨大的通信诈骗案例我们全都报道过,翻阅了一下,受害人中也确实有好几位都是教师——
今年8月24日,萧山的一位67岁老人,被骗255万元,懊丧之下,多年前的抑郁症复发,一度住院。这位陈大伯退休前,就是国内某高校的老师。
2013年7月15日,望江门的陈女士在朋友陪伴下到派出所报警,说自己接到冒充公安的电话说她涉嫌贩毒,害怕之下她把积蓄接连汇入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总计被骗102万元。这位陈女士,也是省内某知名大学的老师。
杭州警方再次提醒:
冒充公检法的骗局虽然传统,但其发案数量,近年来稳定占据我市通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数量最大、案值最高的一类通信网络诈骗手法。以往的案例之中,骗子往往冒充的外地公安机关居多,可近两周来杭州市刑侦支队发现,全市已接到20起冒充“杭州市公安局民警”诈骗的报案。
“冒充本地警方,迷惑性可能比冒充外地公检法机关更强。”民警说,希望市民接到电话自称是公检法,并以任何理由,要求进行转账、汇款操作,或有索要银行账号、密码行为的,能切记不听、不信。如有疑虑,可随时拨打110询问。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老人被骗几十万,老人被骗200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